全国自考公共关系学冲刺卷(八)
-
41. 试述在专家策划法中,个人判断策划法和集团头脑风暴法的定义以及各自的特点。
-
42. 我国于1989年9月27日,在全国省市公共关系组织第二次联席会议上提出了《(中国公共关系职业道德准则>草拟及实施方案》。这个“草案”是以我国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和我国公共关系实际为出发点,并借鉴《国际公共关系道德准则》(《雅典准则》)、《国际公共关系协会行为准则》(《威尼斯准则》)以及国外一些有参考价值的文件写成的。虽然它还不完全尽如人意,有待进一步完善,而且在文字表述上带有当时社会背景的色彩,但就其诞生而言,无疑是我国公共关系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试根据所给材料,介绍一下《中国公共关系职业道德》的总则内容。
-
40. 组织形象策划区别于其他策划的特性是什么?
-
39. 公关人员如何处理与新闻界的关系?
-
38. 影响人们价值观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
37. 简述“四要”中平等相待的含义。
-
36. 简述公共关系与营销推广的区别与联系。
-
34. 公共关系策划的客观性原则
-
35. 赞助活动
-
33. 舆论对象
-
32. 被追求公众
-
31. 游说
-
29. 测定组织的实际形象地位最基本的形象指标有( )
- A.知名度
- B.顾客满意度
- C.顾客忠诚度
- D.透明度
- E.美誉度
-
30. 危机管理的阶段划分主要包括 ( )
- A.六阶段说
- B.八阶段说
- C.五阶段说
- D.三阶段说
- E.四阶段说
-
27. 确定广告主题的成功经验有 ( )
- A.引人注目
- B.信息繁多
- C.整体统一
- D.浅显易懂
- E.独特个性
-
28. 赞助的作用有哪些? ( )
- A.促进企业销售
- B.表明自己承担社会责任
- C.通过赞助活动做广告
- D.培养与社会公众的良好感情
- E.通过赞助获得更多利润
-
26. 集团头脑风暴的形式有 ( )
- A.直接头脑风暴法
- B.间接头脑风暴法
- C.质疑头脑风暴法
- D.个人头脑风暴法
- E.组织头脑风暴法
-
25. 合理选择公共关系媒介,应当充分考虑的因素有 ( )
- A.目标受众的特性
- B.传播媒介的特性
- C.所传信息的特性
- D.相关媒体的选择
- E.传播经费
-
24. 从结构上来看,舆论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 )
- A.作为舆论对象的人或事件
- B.作为舆论主体的公众
- C.作为舆论对象的公众
- D.作为舆论现象本身的人或事件
- E.作为舆论现象本身的意见
-
23. 与媒介建立良好关系时,要坚持的“四要"原则主要包括 ( )
- A.以礼相待
- B.实事求是
- C.迫不及待
- D.平等相待
- E.以诚相待
-
22. 理公共关系部的对内关系时主要运用的方法和手段包括 ( )
- A.职工调查
- B.编印内部刊物
- C.举办职工活动
- D.撰写年度报告
- E.召开股东大会
-
21. 公共关系观念中现代的意识主要包括( )
- A.信息意识
- B.整体意识
- C.社会意识
- D.竞争意识
- E.危机意识
-
20. “没有你的信息,就是别人的信息;没有你的正面信息就可能是你的负面信息。”这句话体现了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哪条原则( )
- A.及时性原则
- B.真实性原则
- C.公众至上原则
- D.公开性原则
-
19. 传播学的代表人物是 ( )
- A.英国人
- B.日本人
- C.美国人
- D.中国人
-
17. 塑造组织形象的利器是 ( )
- A.CA战略
- B.CI战略
- C.CS战略
- D.CF战略
-
18. 一个组织的核心力量是 ( )
- A.一个组织的行政和技术业务管理阶层
- B.一个组织的财务管理阶层
- C.一个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阶层
- D.一个组织的物资管理阶层
-
16. 要想使开放参观获得成功,最重要的是什么工作( )
- A.做好各种宣传工作
- B.明确参观路线
- C.做好解说工作
- D.做好接待工作
-
15. 大型综合展览会的突出特点是 ( )
- A.展览布置较为复杂
- B.时间长,所需费用大
- C.通常由专门的单位举办、规模大、参展项目多
- D.展出商品多,展览会竞争激烈
-
12. 以概括性导语为主体,让新闻事实排列其中,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新闻稿结构属于 ( )
- A.倒金字塔结构
- B.并列结构
- C.逆时结构
- D.顺时结构
-
13. 广告信息的载体是 ( )
- A.广告主
- B.广告代理商
- C.广告受众
- D.广告媒介
-
14. 选择广告主题的最大标准是 ( )
- A.浅显易懂
- B.引人注目
- C.整体统一
- D.独特个性
-
10. 企业高层经营管理者的首要任务是 ( )
- A.确定目标
- B.追求利益
- C.公共关系管理
- D.公共关系策划
-
11. 形象成功与否取决于 ( )
- A.公共关系策划的评估
- B.公共关系实施者的自我评价
- C.公众的评价
- D.公共关系策划者的自我评价
-
8. 大规模舆论的导火线是 ( )
- A.社会事件
- B.社会问题
- C.社会冲突
- D.社会运动
-
9. 传播信息渗透性比较强的是 ( )
- A.文字传播
- B.电子媒介传播
- C.非语言传播
- D.印刷媒介传播
-
6. 知觉过程的选择性,受( )的制约。
- A.精神因素与物质因素
- B.直接因素与间接因素
- C.客观因素与主观冈素
- D.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
-
5. 组织应该采取积极主动的公共关系姿态,及时沟通,主动传播,提供信息的公众属于 ( )
- A.非公众
- B.潜在公众
- C.行动公众
- D.知晓公众
-
7. 情感形成的基础是 ( )
- A.认知
- B.情感
- C.意图
- D.兴趣
-
4. 公共关系与组织的“无形资产”直接相关,对于扩大组织的知名度、提高美誉度至关重要。这说明公共关系是一种非常特别的 ( )
- A.宣传职能
- B.促销职能
- C.传播职能
- D.管理职能
-
3. 1985年8月,美国博雅公共关系公司与中国新闻发展公司签约成立了我国第一家公共关系专业公司,即 ( )
- A.中国博雅公共关系公司
- B.中国环球公共关系公司
- C.中国新闻公共关系公司
- D.环球博雅公共关系中国分公司
-
1. 公共关系的传播活动区别于其他传播活动的特征之一就是以( )为目标。
- A.赢得公众信任
- B.塑造组织形象
- C.宣传组织形象
- D.与公众保持沟通
-
2. 公共关系学科化的旗手是 ( )
- A.爱德华.伯尼斯
- B.卡特利普和森特
- C.艾维.李
- D.雷克斯.哈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