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人力资源管理自考公共关系学综合模拟测试(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一消费者在食用当地一家颇有影响的食品企业所生产的食品时,发现食品中有异物,于是,他与该企业进行了交涉。企业接待人员同意研究后给予答复,但此后便没了下文。无奈之下,消费者把有异物的食品拿到当地一家颇有影响的报社,该报社遂派记者到企业进行现场采访。记者们在企业拍摄到许多违反国家食品生产规定的生产画面。企业负责人发现后强行索要记者所拍资料,未果后,将记者扣留,记者报案后,在公安人员解救下得以安全返回。事后,该报以系列报道的形式将消费者反映的问题以及记者在企业中所拍摄的资料、经历公诸于众,企业经营一时陷入困境。

    问题:(1)该企业经营陷入困境的原因是什么?

    (2)如果你是该企业的负责人,你将如何处理此事?

  2. 试述马斯洛需要理论的要点。

  3. 简述公共关系领导人员及其日常工作?

  4. 试述组织形象策划的基本特性。

  5. 新闻发布会应具体做好哪些工作?

  6. 与非正式团体相处时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7. 简述广告主题的构成要素?

  8. 举办展览会的准备阶段应做好哪些工作?

  9. 简述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区别?

  10. 信息监测系统的建立旨在对危机信息进行()

    • A.收集
    • B.分析
    • C.整理
    • D.预测
    • E.加工
  11. 根据公众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可将公众分为()

    • A.非公众
    • B.受欢迎公众
    • C.潜在公众
    • D.知晓公众
    • E.行动公众
  12. 新闻发布会的主要用于()

    • A.维护组织形象
    • B.传播领导意见
    • C.信息反馈
    • D.协调公共关系
    • E.引导舆论倾向
  13. 因特网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包括()

    • A.兼容性
    • B.互动性
    • C.针对性强
    • D.全球性
    • E.即时性
  14. 拉斯韦尔的“5W”模式将传播学的研究内容分为

    • A.控制分析
    • B.内容分析
    • C.媒介分析
    • D.对象分析
    • E.效果分析
  15. 写好新闻稿需要掌握的要点有()

    • A.新闻稿的结构
    • B.导语的写作
    • C.新闻背景材料的运用
    • D.综合性评述
    • E.选择好媒体
  16. 根据表现的热情程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流行可以分为()

    • A.流言
    • B.舆论
    • C.时髦
    • D.时狂
    • E.盲从
  17. 根据公共关系工作的业务类型,可将公共关系活动划分为()

    • A.宣传型公共关系
    • B.交际型公共关系
    • C.服务型公共关系
    • D.建设型公共关系
    • E.维系型公共关系
  18. 公共关系策划的原则包括()

    • A.利益性原则
    • B.客观性原则
    • C.系统性原则
    • D.可行性原则
    • E.灵活性原则
  19. 组织机构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相互交往和共处的情形与状况指的是()

    • A.社会舆论状态
    • B.公共关系活动
    • C.公共关系观念
    • D.社会关系状态
  20. 大中型公共关系公司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

    • A.宣传部门
    • B.行政部门
    • C.规划审计部门
    • D.专业技术部门
    • E.国际和地区部门
  21. 组织形象管理调查的第一个具体环节是()

    • A.组织实际形象分析
    • B.组织形象差距分析
    • C.组织自我形象分析
    • D.组织形象评估
  22. 在美国开设第一所公共关系学院的大学是()

    • A.纽约大学
    • B.斯坦福大学
    • C.波士顿大学
    • D.哈佛大学
  23. 建立在“个人或组织最重要的资产是它的声誉”的假设之上的理论是()

    • A.阶段分析理论
    • B.形象修复理论
    • C.焦点事件理论
    • D.卓越理论
  24. 有关产品形象的各因素中,影响组织形象的关键因素是()

    • A.产品质量
    • B.产品品种
    • C.产品性能
    • D.产品价格
  25. 在下列组织实际形象状态中,具有良好的形象推广基础的是()

    • A.高知名度/高美誉度
    • B.高知名度/低美誉度
    • C.低知名度/低美誉度
    • D.高美誉度/低知名度
  26. 行为识别系统简称()

    • A.DIS
    • B.CIS
    • C.BIS
    • D.IC
  27. 组织中主要负责提出公共关系活动目标、计划和方案,设计公共关系项目的专职人员是

    • A.分析人员
    • B.技术人员
    • C.传播人员
    • D.计划人员
  28. 撰写新闻稿、广告稿工作归属于()

    • A.专门技术人员
    • B.传播人员
    • C.文秘人员
    • D.调查分析人员
  29. 市场跟进者的定位思想是()

    • A.先人为主
    • B.寻找空隙
    • C.挑战对手
    • D.喧宾夺主
  30. 属于非官方、非盈利的群众性组织是()

    • A.公共关系部
    • B.公共关系协会
    • C.公共关系策划部
    • D.社区关系部
  31. 廉政建设、社会治安在舆论对象中属于()

    • A.社会事件
    • B.社会问题
    • C.社会冲突
    • D.社会运动
  32. 公共关系学正式成为一门科学的时间是()

    • A.20世纪初
    • B.20世纪20年代
    • C.20世纪30年代
    • D.20世纪40年代
  33. 新闻发布会是一种()

    • A.人际传播
    • B.两级传播
    • C.组织传播
    • D.大众传播
  34. 组织识别系统的核心与原动力是()

    • A.MIS
    • B.BIS
    • C.VIS
    • D.CI
  35. 议题设置论最杰出的研究者是()

    • A.拉斯韦尔
    • B.拉扎斯菲尔德
    • C.库尔特·卢因
    • D.麦库姆斯
  36. 人们在认识事物或人的时候,往往把认识对象的某些突出的特征或品质推广为对象的整体印象和看法,从而掩盖了对象的其他特征或品质,形成某种幻化的知觉,这一心理现象是()

    • A.首因效应
    • B.近因效应
    • C.晕轮效应
    • D.定型作用
  37. 关于危机传播模型,焦点事件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斯蒂文?芬克
    • B.威廉?班尼特
    • C.托马斯?伯克兰
    • D.格鲁尼格
  38. 公共关系的对象是()

    • A.组织
    • B.传媒
    • C.个人
    • D.公众
  39. 现代公共关系发端于()

    • A.马斯洛时期
    • B.巴纳姆时期
    • C.艾维·李时期
    • D.爱德华·伯尼斯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