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公共关系学考前练习全真模拟试题卷二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某公司准备搞一次开业十周年庆典活动,总经理要求公共关系部拿出一个既经济又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新闻报道方案。公共关系部经理立即召集公共关系部全体人员开会讨论报道方案。小张主张用报纸报道,既全面又省钱;小赵认为还是电视广告生动直观效果好,两人展开争论,公共关系部经理也陷于沉思....如果你是公共关系部经理,如何确定报道方案并说明理由。

  2. 试述组织形象构成的各个方面及其在组织形象中的地位。

  3. 试述组织建立良好的名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

  4. 简述展览会的特点。

  5. 简述公共关系的功能?

  6. 简述构成舆论的基本要素?

  7. 简述舆论主体的特点。

  8. 公共关系策划在企业经营管理创新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9. 组织实际形象分析包括哪些步骤?

  10. VIS标志设计必须满足的要求有()

    • A.系统化
    • B.规格化
    • C.规范化
    • D.标准化
    • E.形象化
  11. 新闻稿采用倒金字塔结构的优点在于()

    • A.便于读者迅速获得最新最重要的信息
    • B.便于节省读者时间
    • C.便于编辑修改,保留重要信息
    • D.节省报纸版面
    • E.易于被编辑接受
  12. 流言内容变化经历的三个阶段是()

    • A.产生
    • B.—般化
    • C.强调
    • D.同化
    • E.扩散
  13. 通才式公共关系人才的定位是()

    • A.懂管理
    • B.善沟通
    • C.会策划
    • D.会编辑
    • E.善传播
  14. 根据组织的价值取向,可将公众划分为()

    • A.受欢迎的公众
    • B.不受欢迎的公众
    • C.被追求的公众
    • D.顺意公众
    • E.非顺意公众
  15. 流行的特点是()

    • A.快速性
    • B.时效性
    • C.两极性
    • D.周期性
    • E.新奇性
  16. C计划开发的作业程序大体上可分为()

    • A.组织实态调查阶段
    • B.组织选择研究阶段
    • C.设计开发阶段
    • D.实施管理阶段
    • E.评估效果阶段
  17.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高级需要是指()

    • A.生理的需要
    • B.安全的需要
    • C.社交的需要
    • D.尊重的需要
    • E.自我实现的需要
  18.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低级需要包括()

    • A.生理的需要
    • B.安全的需要
    • C.社交的需要
    • D.尊重的需要
    • E.自我实现的需要
  19. 使用非广告的传播形式提示消费者进行广告回忆,以提高消费者对广告信息的记忆质量的整合营销传播方法是()

    • A.同一外观法
    • B.主题线方法
    • C.供应面的策划方法
    • D.特设会议的方法
  20. 公共关系人员应具备的公共关系意识包括()

    • A.形象意识
    • B.服务意识
    • C.互惠意识
    • D.沟通意识
    • E.创新意识
  21. 下列关于流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流行涉及的范围很狭小
    • B.流行是少数人随从和追求某种生活方式
    • C.流行是一种长期不变的社会现象
    • D.时髦是流行的一种表现
  22. 组织形象管理调查的第三个环节是()

    • A.组织实际形象分析
    • B.组织自我形象分析
    • C.组织形象差距分析
    • D.组织要素构成分析
  23. 被周围的人所信赖而起着舆论指导作用的人是()

    • A.先驱者
    • B.早期采用者
    • C.前期追随者
    • D.后期追随者
  24. 任何一种态度都有其相对应的特定对象,这是指()

    • A.态度的社会性
    • B.态度的针对
    • C.态度的协调性
    • D.态度的两极性
  25. 对公共关系下定义时,强调公共关系是一种公众性、社会性的关系或活动的是()

    • A.管理论
    • B.传播论
    • C.咨询论
    • D.社会关系论
  26. 能全面的、整体的展现组织形象的是()

    • A.组织的产品形象
    • B.组织的人员形象
    • C.组织的环境形象
    • D.组织的管理形象
  27. 下列流行现象的是()

    • A.“一窝蜂”
    • B.流言
    • C.时髦
    • D.时狂
  28. 酒店宾客关系中的贵宾属于()

    • A.首要公众
    • B.目标公众
    • C.边缘公众
    • D.个体公众
  29. 以组织需要划定目标公众主要强调的是()

    • A.关联性
    • B.重要性
    • C.可行性
    • D.影响度
  30. 主体作用于态度对象的行为准备状态是()

    • A.认知
    • B.情感
    • C.意图
    • D.思维
  31. 较为稳定的、安全的组织形象管理状态是()

    • A.高知名度/高美誉度
    • B.高美誉度/低知名度
    • C.低知名度/低美誉度
    • D.低美誉度/高知名度
  32. 价值观念、职业道德是()

    • A.人员形象的内涵
    • B.人员形象的外显
    • C.文化形象的内涵
    • D.文化形象的外显
  33. 防止危机发生期间谣言传播、流言肆虐的最为有效的方式是()

    • A.及时有效地回应
    • B.信息公开
    • C.战略预防
    • D.主动出击
  34. 在倒金字塔的新闻稿中,最重要的部分是()

    • A.新闻事实部分
    • B.新闻背景材料
    • C.新闻五要素
    • D.导语部分
  35. 公共关系危机管理就是()

    • A.危机预防管理
    • B.危机传播管理
    • C.危机控制管理
    • D.危机恢复管理
  36. 在公共关系人员的素质结构中,其核心要素是()

    • A.公共关系职业心理
    • B.公共关系意识
    • C.公共关系专业知识
    • D.公共关系能力
  37. 通过胜任感和成就感来获得满足的需要是指()

    • A.安全的需要
    • B.社交的需要
    • C.尊重的需要
    • D.自我实现的需要
  38. 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公众可划分为()

    • A.临时公众、周期公众和稳定公众
    • B.顺意公众、逆意公众和边缘公众
    • C.首要公众和次要公众
    • D.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和行动公众
  39. 认识一个人不仅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这体现了非语言传播的()

    • A.传播性
    • B.情境性
    • C.可信性
    • D.隐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