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统计概论2019年4月真题(00065)
-
试述我国货币供应总量统计的三个层次。
-
已知收入和消费支出(单位:千元)的统计资料及相关计算结果如下表:
要求:(1)绘制散点图;
(2)计算收入与消费支出之间的相关系数,说明相关方向与程度;
(3)若估计的回归方程为
,说明回归系数0.44的含义;
(4)估计收入为35千元时消费支出的水平。
【注】x与y的相关系数计算公式:
-
某企业职工2009~2016年的平均年收入资料如下:
计算:(1)该企业职工2015年和2016年平均年收入的逐期增长量;
(2)该企业职工2013年和2014年平均年收入的环比增长速度;
(3)该企业职工在2009~2016年期间均年收入的平均增长量;
(4)该企业职工2016年平均年收入的定基增长速度(以2009年为基期)。
-
从某批产品中按重复抽样方式随机抽取了100件作为检测的样本,测得样本产品的平均重量为63克,标准差为8克,计算平均重量的标准误。
-
简述估计量优劣的评价标准。
-
已知9名职工某日的产量(件)为:10、15、20、25、30、35、40、45、50。
计算:(1)平均日产量;(2)日产量的极差。
-
简述相关分析的主要内容。
-
发展速度
-
简述拉氏指数与帕氏指数的区别。
-
时距扩大法
-
现场调查
-
抽样估计
-
次数分布表
-
下列属于第三产业的有()
- A.零售业
- B.餐饮业
- C.房地产业
- D.交通运输业
- E.金融业
-
下列属于相对指标的有()
- A.职工工资总额
- B.经济发展速度
- C.男女性别比
- D.国内生产总值
- E.存款总额
-
下列属于离散型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的有()
- A.两点分布
- B.超几何分布
- C.二项分布
- D.泊松分布
- E.指数分布
-
下列可用于测度变量分布中心的指标有()
- A.四分位全距
- B.标准差
- C.算术平均数
- D.中位数
- E.众数
-
CPI指的是()
- A.生产者价格指数
- B.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C.股票价格指数
- D.经济产量指数
-
下列属于离散变量的有()
- A.家庭人口
- B.身高
- C.设备台数
- D.体重
- E.职工人数
-
某地区人均收入2011年为4000元,2016年为50000元,则该地区这一时期人均收入平均发展速度的算式为()
- A.
- B.
- C.
- D.
- A.
-
用收入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不需要但包括的项目是()
- A.劳动者报酬
- B.营业盈余
- C.投资总额
- D.生产税净额
-
已知商品价格总指数是110%,销售量总指数是105%,则其销售额总指数是()
- A.5%
- B.15%
- C.15.5%
- D.115.5%
-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 A.小于-1
- B.大于1
- C.-1到1之间
- D.0到1之间
-
若估计且通过检验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则y和x之间的相关关系一定是()
- A.正相关
- B.负相关
- C.不相关
- D.完全相关
-
某企业的产值2015年是1000万元,2016年是1210万元,则该企业产值2016年与2015年相比的增长速度是()
- A.21%
- B.79%
- C.100%
- D.121%
-
从100个产品中随机抽取一个登记后将其放回,再抽取第二个登记,放回后再抽取第三个,如此反复。这种抽样方法是()
- A.重复抽样
- B.不重复抽样
- C.非随机抽样
- D.主观抽样
-
数据:3、7、8、12、12、12、14、15、18、20、23的中位数是()
- A.12
- B.13
- C.14
- D.15
-
在职工工资(单位:元)分组表中,工资最高一组为“10000以上”,其邻组为“9000~10000”,则最高一组的组中值是()
- A.9500
- B.10000
- C.10500
- D.11000
-
先将职工按收入水平进行分组,然后在各绝中随机抽取一部分职工,这种抽样方式是()
- A.整群抽样
- B.简单随机抽样
- C.等距抽样
- D.分层抽样
-
将我国家庭按人口数分组并编制次数分布表,适宜采用的是()
- A.等距分组次数分布表
- B.异距分组次数分布表
- C.组距分组次数分布表
- D.单值分组次数分布表
-
将产品按质量划分为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这种划分使用的测度尺度是()
- A.定类尺度
- B.定序尺度
- C.定距尺度
- D.定比尺度
-
职工的性别属于()
- A.数字变量
- B.属牲变量
- C.连续变量
- D.顺序变量
-
若在10000中随机抽取1%人进行调查,则样本容量是()
- A.1%
- B.10%
- C.100
- D.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