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研究方法2015年10月自考真题试卷(03350)
-
下列是某班级学生考试成绩的统计表。
请严格按照随机原则,用抽签法等概率地从该班学生成绩中抽取10位学生成绩作为样本,并说明抽样步骤。
-
结合下面这段材料,论述实验法的特点。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试图验证如下假设是否成立:一个有犯罪倾向的少年如果能经常得到一个成人友好热心的忠告,他就可能避免犯罪。为此,研究人员抽选了一批孩子,并对孩子们按照年龄、家庭经济状况、居住地区等进行筛选配对,以便分成两个组进行实验研究,每个组人数相同,同时在年龄、家庭经济状况和居住地区等特征上相同,并且实验调查前两个组测量到的“犯罪倾向”也是相同的。两个组各有235个少年,其中一组是控制组,一组是实验组。在4~8年的时间内,让实验组的孩子接受成年人一对一的忠告,而对控制组的孩子没有这样做。研究人员在实验结束后的若干年中对孩子进行追踪调查,发现忠告在少年犯罪中没有重大作用。实验说明,对青少年影响大的因素,不是成年人的忠告,更可能的因素是贫穷、失望、不良传媒等。
-
简述提高观察信度的措施。
-
论述资料整理过程中选择分类标志的原则。
-
简述评估测量工具再测信度的过程。
-
简述定量研究的特点。
-
简述类别概念的内涵与特征。
-
关于二手资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二手资料分析突出的优点是省钱省时省力
- B.二手资料分析比较容易做对比研究
- C.二手资料分析比较容易做趋势研究
- D.二手资料分析能够保证效度
- E.在经费较少且时间较短的情况下,使用二手资料进行社会研究可行性往往更高
-
在学术性研究报告中,相当于“画龙”之后的“点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对读者是否阅读整篇报告起到提示作用的部分是()。
- A.研究方法
- B.参考文献
- C.摘要
- D.结论
- E.附录
-
试用调查问卷初稿的方法有()。
- A.客观检验法
- B.卡片法
- C.框图法
- D.主观评价法
- E.探索性访问法
-
访谈法的优点有()。
- A.研究费用很低
- B.灵活性高
- C.适用范围广
- D.控制性强
- E.可以与其他方法结合,以获取更加丰富的信息
-
关于中观社会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中观社会理论通常是反映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
- B.中观社会理论抽象与概括程度介于宏观与微观之间
- C.中观社会理论具有高度抽象的概念,往往难以直接通过具体的经验研究来论证
- D.中观社会理论指导宏观社会理论的发展
- E.社会学中的社会分层理论、社会控制理论等都属于中观社会理论
-
在10000人中抽取100人作为样本,研究者打算用随机数表产生随机数,需要完成的步骤包括()。
- A.确定选出的随机数的位数
- B.确定抽取样本的比例
- C.确定从表中选择数字的顺序
- D.确定开始选择的5位数组起点
- E.处理大于总体规模或重复的随机数
-
调查问卷封面内容包括()。
- A.问卷编号
- B.问卷名称
- C.调查主持单位
- D.致被调查者的信
- E.填答指南
-
在具体的社会研究中,选题方式主要有()。
- A.纯自主选题
- B.申报研究课题
- C.上级定题
- D.委托研究课题
- E.学术界选题
-
下列属于横向研究的有()。
- A.趋势研究
- B.民意测验
- C.同期群研究
- D.市场调查
- E.同组研究
-
研究报告后面的有关材料,如问卷、表格、量表等,属于研究报告的()。
- A.主题
- B.摘要
- C.附录
- D.参考文献
-
在撰写学术性研究报告时,研究者在导言中一开始就必须做的是()。
- A.说明研究问题的性质和意义
- B.文献综述
- C.介绍研究目标和假设
- D.界定重要的概念
-
关于社会研究中遵守法律和社会规范的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社会研究活动中不能以违法的方式进行调查和研究工作
- B.社会研究活动中不能以不道德的方式获取调查资料
- C.社会研究者应尊重被调查者的权益和名誉
- D.社会研究者应避免研究过程受到价值判断的影响
- E.社会研究者应遵守学术规范,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
-
总体仅按一个标志进行分组的统计表是()。
- A.简单表
- B.交互分组表
- C.简单分组表
- D.标志分组表
-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属于标题表达方式中的()。
- A.结论展示式
- B.直陈主题式
- C.反问疑问式
- D.复合结构式
-
内容分析要对文献资料进行编码,编码的第一个步骤是()。
- A.建立分类体系并编制编码表
- B.信度与效度检验
- C.对计数单位进行编码
- D.明确计数单位
-
在较大规模的调查中,对于需要相互比较的材料,要审核其所涉及的事实是不是具有可比性。这遵循了资料审核中的()。
- A.真实性原则
- B.准确性原则
- C.标准性原则
- D.完整性原则
-
采用现存统计资料分析方法时,研究者常用来处理效度问题的方法是()。
- A.重复验证
- B.对比不同来源的资料
- C.研究人员收集统计资料
- D.研究人员进行数据修正
-
二手资料分析中,要搞清楚文献的作者、出版者的背景,注意文献编写的时间。这项工作属于
- A.研究主题的选择
- B.资料的审核
- C.资料的搜寻
- D.资料的加工
-
当被观察者意识到有人观察他们时,总会有意无意地改变他们的行为与表现,使其行为与表现显得“正常”,更符合社会规范。这种现象被称为()。
- A.观察者效应
- B.观察者偏见
- C.被观察者效应
- D.被观察者偏见
-
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太平洋新几内亚附近的特洛布里恩群岛上,对岛上的土著人进行了长达6年的考察,他生活在土著人中间,与他们一同吃住,参加他们的宗教活动。他使用的观察方法是()。
- A.参与观察
- B.非参与观察
- C.结构式观察
- D.间接观察
-
对观察的情境和条件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操纵,具有科学研究所要求的精确、客观和可重复验证性,可以用来研究和发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具有上述优点的观察方法是()。
- A.参与观察
- B.实验室观察
- C.实地观察
- D.问接观察
-
下列关于访谈调查员应具备的特殊条件中,属于由研究主题的性质、社区类型及调查对象的特点所规定的条件是()。
- A.诚实与精确
- B.兴趣与能力
- C.语言与社会背景
- D.勤奋负责
-
访谈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要超过()。
- A.1个小时
- B.2个小时
- C.3个小时
- D.4个小时
-
通过互联网对青年网民进行的访谈,是()。
- A.直接访谈
- B.电话访谈
- C.焦点访谈
- D.间接访谈
-
关于问卷中问题的排序设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排序设计会产生一定的顺序效应,即一定的问题顺序影响了被调查者对有关问题的回答
- B.需要回忆的问题放在前面,了解现状的问题放在后面
- C.把内容相关的问题打乱,防止这些问题相互提示
- D.被调查者感兴趣的问题放在后面,这样可推动被调查者坚持填写完问卷
-
关于三种效度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表面效度是最难评估的效度类型
- B.表面效度的随意性比内容效度小
- C.表面效度和内容效度都是通过主观判断来测定
- D.测定效标效度时,所选择的效标是非常客观的
-
社会测量的第一步是()。
- A.将概念操作化成指标
- B.对测量对象形成一定的概念
- C.判断测量质量并评估
- D.将指标设计成调查中可以用语言表达的提问
-
信度指的是测量的()。
- A.正确性
- B.可靠性
- C.完整性
- D.标准性
-
在总体规模或范围很大的情况下,会遇到无法获取抽样框和样本过于分散的问题,实地调查的成本极其昂贵,这时需要采用
- A.简单随机抽样
- B.统抽样
- C.层抽样
- D.多段整群抽样
-
人们在抽象思维的领域中,对外部客观现实的各种要素特征及其关系的再现,属于理论基本形式中的
- A.理论模型
- B.理论命题
- C.变量
- D.概念
-
抽样调查中,评估样本的目的是()。
- A.防止样本偏差过大
- B.防止样本规模过小
- C.防止统计有误
- D.检验抽样方案
-
现代社会研究中的“理解方法”最初来源于社会学家
- A.韦伯的经典论述
- B.涂尔干的经典著述
- C.齐美尔的社会思想
- D.孔德的经典论述
-
在选题过程中,考虑研究题目是否可以对前人已经研究过的问题补充不同的研究内容,从而进一步挖掘出前人尚未发现的问题,并丰富人们对有关问题的知识。这遵循了选题的
- A.重要性标准
- B.可行性标准
- C.新颖性标准
- D.多元性标准
-
用于提供对普遍性命题进行经验检验的条件,并且将经过检验的命题扩展到更广泛和具体的应用领域的社会研究科学逻辑是
- A.经验归纳原则
- B.演绎推理原则
- C.假设一检验原则
- D.统计性原则
-
任何一个社会研究项目都开始于()。
- A.抽样
- B.选题
- C.资料分析
- D.理论建构
-
某种研究方式最突出的特点是可以获得标准化的数据资料,并且可以进行大面积的抽样调查,能够较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这一研究方式是
- A.调查研究
- B.实验研究
- C.文献研究
- D.实地研究
-
关于横向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调查面窄
- B.多采用统计调查的方式
- C.资料的标准化程度较低
- D.可以直接论证社会变迁
-
对于社会现象或事件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是()。
- A.批判性研究
- B.描述性研究
- C.解释性研究
- D.规范性研究
-
在一定范围内对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无一例外地逐个进行的调查,是()。
- A.普查
- B.抽样调查
- C.典型调查
- D.重点调查
-
通过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实而获得对社会的认识,这体现出社会研究的()。
- A.目的性
- B.经验性
- C.理论性
- D.社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