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研究方法2013年1月自考真题试卷(03350)
-
根据下列统计表的资料,计算该工厂工人所得加班费的平均值。某工厂发放加班费状况统计表
-
假设要从一个900人的总体中,用随机数表方法抽取一个100人的样本。请结合该案例,论述用随机数表产生随机数需要完成的步骤。
-
试述问卷设计中问题排序要遵循的一般规则。
-
简述社会测量中概念化的内涵及原因。
-
简述撰写研究报告的一般步骤。
-
简述应用性研究和理论性研究的区别与联系。
-
简述社会研究的理论性特征。
-
资料审核的原则包括()。
- A.真实性原则
- B.条理化原则
- C.标准性原则
- D.系统化原则
- E.完整性原则
-
关于文献研究的优点,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可以研究难以接近的研究对象
- B.具有非介入性特点
- C.具有反应性特点
- D.费用较低
- E.适用于纵贯研究和趋势研究
-
观察的内容一般包括()。
- A.情景
- B.人物
- C.目的
- D.社会行为
- E.频率和持续期
-
单变量实验设计包括()。
- A.后测设计
- B.前测后测设计
- C.拉丁方设计
- D.完全随机多因设计
- E.四组设计
-
关于访谈法的优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信息量大
- B.灵活性高
- C.开放式访谈标准统一
- D.隐蔽性好
- E.控制性强
-
根据各种命题所表述的理论类型的不同,可以将理论命题分为()。
- A.简单描述性命题
- B.规范性命题
- C.比较性命题
- D.解释性命题
- E.预测性命题
-
如果不考虑经费问题,关于抽样精度、总体规模、总体异质性程度和样本规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样本规模主要取决于抽样精度和总体标准差
- B.要求的抽样精度越高,则样本规模也应越大;反之亦然
- C.样本增大带来精度的线性增长
- D.一般说来,在给定抽样精度后,总体异质性程度越小,所需样本规模也越小
- E.无论如何,样本规模都是越大越好
-
下列社会研究中,属于横向研究的是()。
- A.民意测验
- B.市场调查
- C.人口普查
- D.追踪研究
- E.队列研究
-
在选题阶段需要进行的程序和工作包括()。
- A.了解社会实践和理论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 B.初步选择研究题目
- C.论证研究题目的意义
- D.确定研究的范围、层次和内容
- E.论证研究项目的可行性
-
社会研究报告的“血肉”是指()。
- A.主题
- B.材料
- C.提纲
- D.结论
-
在收集资料后集中时间进行审核,这种审核方式叫做()。
- A.实地审核
- B.系统审核
- C.多次审核
- D.抽样审核
-
现代社会研究方法的特征有()。
- A.经验性
- B.理论性
- C.规范性
- D.单一性
- E.多样性
-
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是该组数据的()。
- A.算术平均数
- B.加权平均数
- C.中位数
- D.众数
-
研究者进行文献研究时,不会因为干扰而使研究对象掩盖或夸大某方面的信息,这属于文献研究的()。
- A.介入性
- B.无反应性
- C.经济性
- D.易于量化
-
在内容分析中,对文献资料的编码一般要经过如下步骤:①建立分类体系并编制编码表;②明确计数单位;③对计数单位进行编码。正确的步骤是()。
- A.①②③
- B.②①③
- C.①③②
- D.②③①
-
实验法最大的弱点是()。
- A.样本选取的缺陷
- B.人为干涉
- C.实验人员的影响
- D.道德和法律的限制
-
下列属于官方文献的是()。
- A.信件
- B.日记
- C.企业财务报表
- D.笔记
-
在实验受试者的选择上,理论上能够最有效控制影响变量的方法是()。
- A.配对法
- B.排除法
- C.纳入法
- D.随机法
-
将受试者随机取样,并随机分为四组,两组为实验组,两组为控制组,两组中一组有前测,一组无前测的实验设计是()。
- A.后测设计
- B.前测后测设计
- C.所罗门设计
- D.拉丁方设计
-
严格界定研究问题和观察的项目,依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并采取标准化的工具进行记录的观察类型是()。
- A.结构式观察
- B.非结构式观察
- C.参与观察
- D.田野考察
-
心理学家通过研究课桌上的文字和图画推断大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倾向,这种研究属于()。
- A.实验室观察
- B.行为标志观察
- C.磨损测量
- D.积累物测量
-
就影响观察信度的因素而言,“失斧疑邻”典故表现的是()。
- A.观察者偏见
- B.被观察者偏见
- C.观察者效应
- D.被观察者效应
-
小组访谈参加者的规模一般为()。
- A.2~4人
- B.5~7人
- C.10~15人
- D.16~20人
-
下列关于访谈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访谈者要始终以平等的态度进行访谈
- B.访谈者可以对被访者提出忠告
- C.访谈者可以就某个问题与被访者进行争论
- D.访谈者的目光要始终目不转睛地盯着被访者
-
在测量中会产生“练习效应”的信度类型是()。
- A.复本信度
- B.折半信度
- C.再测信度
- D.内容信度
-
在问卷初稿设计中,框图法遵循的法则是()。
- A.演绎法则
- B.归纳法则
- C.抽样—推论法则
- D.假设—检验法则
-
按照访谈对象的特点,访谈可分为()。
- A.结构式访谈和无结构访谈
- B.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
- C.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
- D.一般访谈和特殊访谈
-
不仅对属性进行分类,还根据属性强度的不同对人或事件进行顺序排序,这种测量层次是()。
- A.定类测量
- B.定序测量
- C.定距测量
- D.定比测量
-
20世纪50年代发展出来的,主要用来测量人们对观念、事物和他人的感觉的量表是()。
- A.李克特量表
- B.罗森伯格量表
- C.智力测量量表
- D.语义差异量表
-
理论高度抽象,往往难以直接通过具体的经验研究来验证的是()。
- A.微观社会理论
- B.中观社会理论
- C.宏观社会理论
- D.具体行为理论
-
报社要求读者剪下报纸刊登的问卷,填写完后寄回去,这里使用的抽样方法是()。
- A.雪球抽样
- B.方便抽样
- C.判断抽样
- D.简单随机抽样
-
采用问卷调查、结构性访谈等方法取得资料,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资料进行加工分析,从而获得研究结论的研究方式是()。
- A.调查研究
- B.实地研究
- C.文献研究
- D.实验研究
-
关于定性研究的逻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定性研究一般采用“假设—检验”的研究逻辑
- B.定性研究方法强调统计性原则
- C.定性研究方法强调理解的方法
- D.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采用一致的科学逻辑
-
人们在抽象思维的领域中对外部客观现实的各种要素特征及其关系的再现,是指()。
- A.理论命题
- B.理论模型
- C.理论概括
- D.理论变量
-
在选题时,先由一些在一个领域中比较权威的学者们共同讨论一些研究题目,然后邀请研究者按照定好的研究题目来承担这些研究课题。这种选题方式是()。
- A.上级定题
- B.委托研究课题
- C.学术界选题
- D.申报研究课题
-
在研究设计中最后要解决的问题是()。
- A.明确研究目的
- B.确定分析单位
- C.确定具体的研究对象
- D.设计研究方法
-
下列社会研究方式中,对总体的代表性差、调查对象很少的是()。
- A.普查
- B.抽样调查
- C.个案调查
- D.整体调查
-
对社会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哲学论证是()。
- A.方法论
- B.研究方式
- C.社会研究的具体方法
- D.社会研究的具体技术
-
对某种社会现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属于()。
- A.横向研究
- B.同组研究
- C.趋势研究
- D.同期群研究
-
在社会调查活动中直接访问和观察的单个对象是()。
- A.社会研究对象
- B.社会研究内容
- C.社会调查对象
- D.社会研究的分析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