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研究方法2012年1月自考真题试卷(03350)
-
下表为某班级《社会研究方法》课程考试成绩的统计汇总情况,请运用统计表中的资料,计算该班考试成绩的中位数。
-
试述判断问卷质量的一般性标准。
-
举例说明抽样的基本步骤。
-
撰写学术性研究报告时引证资料并注明出处的作用是什么?
-
建立指数过程中处理缺失值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
定量研究有什么优点?
-
社会研究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
二手资料审核的内容主要包括()。
- A.弄清文献的作者
- B.弄清文献的出版者
- C.注意文献编写的时间
- D.注意不真实的数据
- E.注意伪造的文献
-
计算机资料汇总的步骤包括()。
- A.编码
- B.登录
- C.录入
- D.程序编制
- E.变量分析
-
下列关于非参与观察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实验室观察是典型的非参与观察
- B.能够克服参与观察中观察者的参与对被观察者的干扰作用
- C.能够获得被观察者丰富的深层次信息
- D.最理想的非参与观察是观察者隐蔽起来进行观察
- E.非参与观察只能是结构式观察
-
下列关于实验法优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可检验因果关系
- B.实验室发生的社会过程通常会在自然的社会环境里发生
- C.易于重复
- D.较为经济
- E.控制能力较强
-
访谈调查员应具备的一般条件有()。
- A.身高与体重
- B.诚实与精确
- C.兴趣与能力
- D.勤奋负责
- E.谦虚耐心
-
社会理论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
- A.概念
- B.比较性命题
- C.变量
- D.概念或变量之间的关系
- E.理论模型
-
关于判断抽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者用判断抽样来选取很难以接近的人群
- B.判断抽样属于概率抽样方法
- C.对研究者个人的研究素质有较高的要求
- D.研究者使用对自己最为便利的方法来选取样本
- E.电视台记者的“街头拦人”调查采用的就是判断抽样
-
抽样调查的特点有()。
- A.只对总体中一定数量的个体进行调查
- B.可以直接地深入理解调查对象行为的真实意义和原因
- C.资料的标准化程度较高,可以进行较深入的统计分析和概括
- D.工作量大,所花费时间、人力和经费比普查多
- E.可以将抽样调查的结果推论到总体,从而了解总体的一般状况和特征
-
选题标准中的新颖性要求表现为()。
- A.研究团队的新颖性
- B.研究视角的新颖性
- C.研究内容的新颖性
- D.研究领域的新颖性
- E.研究方法的新颖性
-
社会研究的主体包括()。
- A.社会研究活动的组织者
- B.社会研究项目的委托者
- C.社会研究项目的承担者
- D.社会研究的资助者
- E.社会研究者个人
-
某报告的标题是《中国奶业遭遇信任危机》,这一标题属于()。
- A.直陈主题式
- B.结论展示式
- C.反问疑问式
- D.复合结构式
-
把一组数据按其大小顺序排列起来,处于最中间位置的那个数是()。
- A.算术平均数
- B.加权平均数
- C.中位数
- D.众数
-
在研究居民家庭时,根据子女人数将家庭分为单子女家庭、双子女家庭和多子女家庭三类,违反了分类的()。
- A.互斥性原则
- B.穷尽性原则
- C.目的性原则
- D.历史性原则
-
对文献资料的编码一般要经历三个步骤:①明确计数单位;②对计数单位进行编码;③建立分类体系并编制编码表。这些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 A.①②③
- B.①③②
- C.②①③
- D.③②①
-
研究者做文献研究时不需要直接接触被研究的人,避免因互动不当而导致的信息失真,这表明文献研究具有
- A.非介入性
- B.介入性
- C.时效性
- D.可重复性
-
二手资料分析的缺点是()。
- A.成本高
- B.难以进行对比研究
- C.难以进行趋势研究
- D.效度难以保证
-
下列实验中,属于较少控制的现场实验是()。
- A.齐默巴多的监狱行为模式研究
- B.米尔斯莱姆的权威服从研究
- C.啤酒偷窃案实验
- D.霍桑实验
-
下列关于观察法优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可以实时观察到现象或行为的发生
- B.能够研究行为背后的价值、意义和心理活动
- C.可以有效观察人的隐私行为
- D.在纵向研究上具有优势
-
将实验顺序、实验对象的差异都当作自变量使用的实验设计是()。
- A.前测后测设计
- B.四组设计
- C.完全随机多因设计
- D.拉丁方设计
-
在实验中,主动造成其变化的自变量是()。
- A.因变量
- B.倚变量
- C.控制变量
- D.实验刺激
-
研究者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时间将一些写有地址的信件或物品故意丢失在街道上,然后统计这些信件被寄回或物品被送回的比率,以此来反映不同城市居民价值观的差异,这种观察属于()。
- A.实验室观察
- B.行为标志观察
- C.磨损测量
- D.积累物测量
-
人类学家研究原始部落文化时最常用的观察方式是()。
- A.结构式观察
- B.间接观察
- C.参与观察
- D.非参与观察
-
下列关于小组访谈法缺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了解情况慢,效率低
- B.保密性差,敏感性、隐私性问题不宜
- C.不利于把调查和研究结合起来
- D.不利于把认识问题和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结合起来
-
按照访谈过程的控制程度,访谈可分为()。
- A.结构式访谈和无结构访谈
- B.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
- C.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
- D.一般访谈和特殊访谈
-
借助通讯工具或翻译进行的访谈属于()。
- A.直接访谈
- B.间接访谈
- C.座谈
- D.非介入性访谈
-
测量结果与能够精确表示被测概念的标准之间的一致性程度的效度类型是()。
- A.效标效度
- B.预测效度
- C.内容效度
- D.表面效度
-
精确度最高的测量层次是()。
- A.定类测量
- B.定序测量
- C.定距测量
- D.定比测量
-
在一组密切相关、前后衔接的问题中,对于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决定着是否继续回答后面的问题,第一个问题被称为
- A.后置问题
- B.相倚问题
- C.过滤性问题
- D.暗示性问题
-
严格按照随机原则来抽取样本的抽样方法是()。
- A.雪球抽样
- B.多阶段整群抽样
- C.简单随机抽样
- D.分层抽样
-
将抽象概念转化为能够从经验上进行观察和测量的变量和指标的过程是()
- A.概念化
- B.操作化
- C.理论化
- D.指标化
-
理论建构的目标是()。
- A.形成理论结论
- B.形成理论假设
- C.形成抽样方案
- D.形成推论逻辑
-
从“所有人都是要死的”和“张三是人”这两个真实的命题来推导出“张三会死”的新命题,其中遵守的社会研究的科学逻辑是()。
- A.经验归纳原则
- B.演绎推理原则
- C.统计性原则
- D.抽样推论原则
-
研究者用来说明各个概念(变量)存在及表现的程度,以及各个概念(变量)之间关系和发展趋势的科学语句是()。
- A.理论模型
- B.理论命题
- C.理论层次
- D.理论结构
-
研究者在选题过程中要确定研究项目是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还是解释性研究,这项工作内容属于()。
- A.确定调查对象
- B.确定资料收集方案
- C.确定研究目的
- D.确定研究性质
-
研究者在选题时要考虑现有的研究方法是否能够解决所想要研究的问题,这是遵守了选题的()。
- A.重要性标准
- B.新颖性标准
- C.学术性标准
- D.可行性标准
-
由实际工作部门根据其工作的需要而提出一定的研究题目,通过招标的方式去征集研究者,这种选题方式属于()。
- A.委托研究课题
- B.学术界选题
- C.纯自主选题
- D.申报研究课题
-
对同一时期、同一类型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是()。
- A.横向研究
- B.同组研究
- C.追踪研究
- D.同期群研究
-
社会研究的结果会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学术发展等方面产生影响,这体现了社会研究特征的()。
- A.目的性
- B.社会性
- C.理论性
- D.经验性
-
研究者在社会研究过程中不受对所研究问题的价值判断的影响,是指()。
- A.事实判断
- B.价值偏好
- C.价值关联
- D.价值中立
-
对社会现象或事件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是()。
- A.探索性研究
- B.描述性研究
- C.解释性研究
- D.先导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