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自考历年真题及答案2017年10月
-
试述组织发展的特点。
-
试联系实际分析团体决策的弊端,并论述如何做到团体决策的科学化。
-
案例: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着空前激烈的全球竞争与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企业的生存环境正处在一个由相对稳定向相对不稳定转变的过程之中。企业自身亦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否则就会遭到无情的淘汰。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通用电气(GE)改革,是迄今为止取得巨大成功的典范。l980年韦尔奇(Welch)接任总裁时,GE是一个非常保守的机构,有值得骄傲的历史,被公认为美国企业的领导者。面对变化日渐迅速的环境,官僚制度捉襟见肘。GE的官僚制度似乎无法针对顾客的需求,然而顾客却是企业的生命。在这种体制下,创新如同旱地行舟,有志难伸。公司精细的管制,从每月详细的预算审核,到耗时六至八个月的前期研究分析和策略规划审查,层层节制。如此烦琐的程序,使得原本不论多好的创意,在完成这一长串正式报告的考验之前,都会被视为一文不值。一旦提案的创意通过这种层层考验,通常它的最佳商机已经错过了,这种结果非常令人沮丧,甚至GE自己的创业产品灯泡也在逐渐失去市场份额。而在消费性电子市场和小家电方面,GE也不再是制造及技术的领导者。强劲的国际竞争对手,如日本的东芝和日立,正在蚕食GE部分关键事业的地盘。问题:(1)简述组织变革的含义。(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通用电气在改革中会遇到什么样的组织变革阻力以及如何克服阻力。
-
简述管理的现代职能。
-
简述人的气质的定义及内涵。
-
简述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局限性。
-
简述对员工忠诚管理的策略。
-
简述平衡与协调心理健康的原则。
-
行为组织理论的主要贡献是( )
- A.认为机械组织可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 B.系统地研究了非正式组织形态
- C.确立现代组织理论
- D.确立古典组织理论
- E.对古典组织理论的修正和补充
-
不同态度的决策人,在非确定条件下决策,可以选择的决策准则有( )
- A.“大中取大”的“极大化最高准则”
- B.“小中取大”的“极大化最低准则”
- C.“极小化最高准则”
- D.机会均等准则
- E.稳妥准则
-
理智感是人对认识活动的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态度体验,人的理智感的类型主要包括( )
- A.好奇心和新异感
- B.喜悦感
- C.怀疑与惊讶情感
- D.不安情感
- E.自信和确信不疑情感
-
随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组织结构呈现的趋势有( )
- A.高耸化
- B.团队化
- C.虚拟化
- D.网络化
- E.边界模糊化
-
韦伯是著名的古典管理学家之一,也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其主要著作有( )
- A.《一般经济史》
- B.《社会学论文集》
- C.《车间管理》
- D.《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
- E.《新教理论和资本主义精神》
-
按照领导生命周期理论,下属成熟度不同,领导风格也各异。当下属有能力,却不愿意干领导者希望他们做的工作时,领导者应采取低工作一高关系的( )
- A.命令型领导风格
- B.说服型领导风格
- C.参与型领导风格
- D.授权型领导风格
-
心理学家经过大量测验研究基本上得到一个共同的结论:人的智力水平的个别差异在一般人口中测量是两头小中间大,呈常态曲线分布。约占全部人口的80%左右的人智力水平中等、IQ在( )
- A.70以下
- B.70~79之间
- C.80~120之间
- D.120以上
-
具备金科玉律、生杀予夺、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有违必罚特点的组织行为模式是( )
- A.独裁专制型
- B.经济保健型
- C.支持帮助型
- D.协同合作型
-
在意见沟通的程序中,把意见转化为信息的环节称为( )
- A.信息发送
- B.信息接收
- C.信息储存
- D.信息编码
-
以推行国家公共事务为主要目标,执行政治与业务决策型的领导是( )
- A.行政领导
- B.业务领导
- C.政治思想领导
- D.学术领导
-
组织文化作为组织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能感召组织成员,将组织成员的行为引导到组织的目标上去,最终引导成员去实现组织目标,这属于组织文化作用中的( )
- A.行为协调作用
- B.行为激励作用
- C.行为导向作用
- D.社会辐射作用
-
认为组织在进化过程中一般会经历五个阶段:创业管理、个人管理、职业管理、行政性组织管理和矩阵式管理的组织理论是( )
- A.古典组织理论
- B.“交叠群体”组织理论
- C.组织生命周期论
- D.行为组织理论
-
某企业的王总,常常维护自行发展起来的外部接触和联系网络,向人们提供恩惠和信息。王总在企业中充当的角色是( )
- A.谈判者
- B.传播者
- C.发言人
- D.联络者
-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团体为了达到某种目标,齐心协力,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导向目标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活动称为( )
- A.竞争
- B.合作
- C.协作
- D.配合
-
能力的划分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按能力的倾向划分,有一般能力和( )
- A.特殊能力
- B.个人能力
- C.认知能力
- D.创造能力
-
俗话说“听其言,观其行,而知其人。”这就是说,我们认识一个人要根据他的言论和行为,这属于社会知觉中的( )
- A.自我知觉
- B.对他人的知觉
- C.角色知觉
- D.人际知觉
-
提出“理想组织机构模式”的韦伯被人们誉为( )
- A.“科学管理之父”
- B.“人事管理之父”
- C.“组织理论之父”
- D.“经营管理之父”
-
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是( )
- A.心理学
- B.普通心理学
- C.管理心理学
- D.工程心理学
-
弗洛姆的期望理论提出的激励公式M一f(E·V),其中E代表( )
- A.激励力量
- B.目标效价
- C.积极性
- D.期望值
-
人们在考察某些行为或后果的原因时,倾向于低估情境性因素,高估倾向性因素(个人或内因的作用),这属于归因偏差中的( )
- A.基本归因错误
- B.认知性归因偏差
- C.动机性归因偏差
- D.性别归因偏差
-
以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为例,业务技术能力、人际关系与协调能力、管理决策能力的要求与差异也非常明显。中层管理者偏重于( )
- A.技术能力
- B.人际能力
- C.管理能力
- D.组织能力
-
亚当斯提出的激励理论是( )
- A.需要层次论
- B.公平理论
- C.期望理论
- D.双因素理论
-
属于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是( )
- A.奖赏力
- B.法人代表力
- C.威胁力
- D.知识和个人魅力
-
在社会知觉中,人们常常受以往经验模式的影响,产生一种不知不觉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并在其头脑中形成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这种社会知觉的心理定势现象也称( )
- A.第一印象
- B.投射现象
- C.归因现象
- D.刻板印象
-
按照事物本来面目认识事物,实事求是地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环境并找出人行为结果的真正心理原因,这是管理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 )
- A.联系性原则
- B.发展性原则
- C.客观性原则
- D.具体性原则
-
20世纪30年代,管理心理学萌芽的重要标志是( )
- A.人际关系理论的出现
- B.社会关系理论的出现
- C.科学管理理论的出现
- D.人本管理理论的出现
-
最近或最后获得的信息,对人的社会知觉的影响作用更鲜明、更大,称为( )
- A.首因效应
- B.近因效应
- C.放大效应
- D.心理定势现象
-
人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它做出某种解释,使其具有一定的意义,并用词标记出来,这体现了知觉的( )
- A.理解性
- B.选择性
- C.整体性
- D.恒常性
-
在组织和员工相互关系的情境中,员工个体对于相互责任和义务的信念系统,称为( )
- A.组织责任
- B.组织承诺
- C.心理契约
- D.组织忠诚
-
在心理学中,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称为人的( )
- A.气质
- B.价值观
- C.性格
- D.态度
-
在不同类型的沟通网络中,信息传播速度最慢的网络模式是( )
- A.轮式
- B.Y式
- C.环式
- D.全渠道式
-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不同社会形态以及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时期,人们的需要是不同的,这体现了人类需要的( )
- A.多样性与复杂性
- B.社会历史制约性
- C.生存发展的相关性
- D.共性与个别差异性
-
制定目标并确定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手段、方法与策略的管理职能称为( )
- A.组织
- B.计划
- C.指挥
- D.控制
-
团体所确定的每个成员都必须遵守的行为标准与行为准则称为( )
- A.团体规范
- B.团体士气
- C.团体凝聚力
- D.团体文化
-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法、观察法、测验法、个案研究法和( )
- A.数理分析法
- B.判断法
- C.问卷法
- D.文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