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自考历年真题及答案2010年1月
-
结合管理实践试述如何在管理中加强对非正式群体的引导和利用。
-
案例:吴军刚刚大学毕业来到一家钢铁公司,给张总经理作秘书。张总经理可谓日理万机,因为公司的大小事情都必须向他汇报,得到他的指示才能行事。不久张总经理因为每日太过奔波劳累,终于病倒了。这时,新上任了王总经理。他要求吴军学会分清轻重缓急,有些事情可以直接转交其他副总经理处理。这样,王总经理就有更多时间去考虑公司的长远目标,确立组织发展方向。因为业绩突出,王总经理干了一年就被调到总公司去了。之后又来了李总经理。他到任之后.先是了解一下公司的总体情况,感到非常满意,就对下面的经理说:“公司目前的运营一切顺利。我看大家都做的很到位,总经理嘛,关键时刻把把关就可以了,不是很重要的事情你们就看着办吧。”结合案例资料,请回答:(1)你认为三个领导的风格有区别吗?请按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归类。(2)你认为哪个领导的管理风格比较可取?
-
试述气质在管理实践中的地位与作用。
-
简述绩效考核的方法。
-
简述人与人之间沟通的特殊性。
-
简述在管理实践中运用强化手段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
简述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
-
简述西方国家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
-
现代组织理论中的行为组织理论的主要特点有( )
- A.在形态上倾向于高耷的组织结构
- B.在形态上倾向于扁平的组织结构
- C.在集权与分权上偏重分权
- D.在集权与分权上偏重集权
- E.在专业化分工上提倡专业化
-
构成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的因素有( )
- A.群体的目标结构对成员的吸引力
- B.群体中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吸引力
- C.群体活动对所属成员的吸引力
- D.群体对满足成员个人需求的吸引力
- E.群体规模的大小对成员的吸引力
-
人类学家霍尔根据人们接触的距离,把人际关系的范围划分为( )
- A.亲密区
- B.熟人区
- C.社交区
- D.公众区
- E.隔离区
-
态度的构成要素包括( )
- A.认知要素
- B.评价要素
- C.情感要素
- D.意向要素
- E.调节要素
-
社会心理学家勒温关于组织变革的研究中,特别重视组织变革过程中的( )
- A.人的心理机制
- B.制定组织变革的措施
- C.组织成员的行为模式
- D.组织内部的协作效率
-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应坚持( )
- A.综合性原则
- B.客观性原则
- C.联系性原则
- D.发展性原则
- E.科学性原则
-
组织开展人力资源规划以及进行各项人事管理工作的前提和依据是( )
- A.岗位分类
- B.职业培训
- C.人员激励
- D.绩效考核
-
有些人担心失去地位和职权而抵制变革,造成这种组织变革阻力的原因是( )
- A.心理原因
- B.经济原因
- C.社会群体原因
- D.政治原因
-
在考核评价一个对象时,经常会受到其对前一个对象评价的影响。绩效考核中的这种心理偏差是指( )
- A.情感偏差
- B.近因偏差
- C.趋中化的偏差
- D.对照效应偏差
-
组织文化的凝聚作用主要强调( )
- A.市场竞争意识
- B.能力至上意识
- C.知识天价意识
- D.以人为本意识
-
组织形象战略起源于( )
- A.日本
- B.法国
- C.美国
- D.英国
-
组织设计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传统组织设计阶段,应变组织设计阶段和( )
- A.系统组织设计阶段
- B.创新组织设计阶段
- C.现代组织设计阶段
- D.规范组织设计阶段
-
小型企业不大适用的组织结构形式是( )
- A.直线式组织结构
- B.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
- C.参谋式组织结构
- D.参谋职能式组织结构
-
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现代领导者应该实行( )
- A.经验性决策
- B.科学性决策
- C.主观性决策
- D.客观性决策
-
主要指有效领导者要有一定数量的品质与特征的理论为( )
- A.领导有效性的行为理论
- B.领导有效性的情景理论
- C.领导有效性的品质理论
- D.生命周期理论
-
在群体成员人际关系的研究中,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创立的人际关系参照测量法,测量的对象是( )
- A.人际交往的频率
- B.人际交往的动机
- C.人际交往的方向
- D.人际交往的层次
-
在群体或组织中,信息的自上而下的沟通叫做( )
- A.平行沟通
- B.垂直沟通
- C.上行沟通
- D.下行沟通
-
人际关系的首要和根本的特征是( )
- A.社会性
- B.自然性
- C.情感性
- D.复杂性
-
在信息沟通的流程中,发出信息的主体称为( )
- A.活动源
- B.交流源
- C.接收源
- D.信息源
-
如果群体目标和组织目标的一致性程度高,但是群体的凝聚力弱,那么它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是( )
- A.降低
- B.提高
- C.不明显
- D.显著降低
-
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在行为上与其他人保持一致,但内心坚持自己的个人意见之现象称为( )
- A.模仿
- B.从众
- C.暗示
- D.顺从
-
二人或二人以上,为了达到共同的特定目标,彼此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一个整体是( )
- A.群体
- B.集体
- C.组织
- D.工作团队
-
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固可分为两大类,心理因素与( )
- A.文化因素
- B.经济因素
- C.政治因素
- D.环境因素
-
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力和主观原因是( )
- A.需要
- B.动机
- C.兴趣
- D.信念
-
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 )
- A.由生理需要决定的
- B.由优势需要决定的
- C.由安全需要决定的
- D.由社交需要决定的
-
态度参与改变理论的提出者是( )
- A.勒温
- B.巴普洛夫
- C.费斯汀格
- D.墨菲
-
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 )
- A.凯利
- B.韦纳
- C.海德
- D.阿希
-
在态度改变的各种类型中,不改变原有态度的方向,仅改变原有态度的强度被称为( )
- A.一致性改变
- B.不一致性改变
- C.同化改变
- D.异化改变
-
从知觉的对象来看,可以把知觉划分为( )
- A.人际知觉和角色知觉
- B.对物的知觉和对人的知觉
- C.对个人的知觉和人际知觉
- D.对物的知觉和角色知觉
-
对待劳动、工作、学习,有人勤奋有人懒惰,有人认真有人马虎,这是性格的( )
- A.意志特征
- B.情绪特征
- C.态度特征
- D.理智特征
-
在个性理论中,以荣格和麦迪为代表人物的理论是( )
- A.社会学习理论
- B.心理分析论
- C.特质论
- D.个性类型论
-
在人性假设理论中,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满足自己的私利,这是( )
- A.“社会人”假设
- B.“经济人”假设
- C.“自我实现人”假设
- D.“复杂人”假设
-
产生于l8世纪下半期,其主要代表为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管理理论在古典管理理论中属于( )
- A.早期管理理论
- B.传统管理理论
- C.科学管理理论
- D.行为科学理论
-
心理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
- A.普通心理学
- B.管理心理学
- C.工程心理学
- D.社会心理学
-
勒温创立的群体动力理论被称为( )
- A.“场”理论
- B.“人群关系”理论
- C.“需要”理论
- D.“人—机”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