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现代管理学自考复习卷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43. 请从组织工作的角度说明企业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措施。

  2. 40. 简述Y理论的基本内容。

  3. 案例 某地方生产传统工艺品的企业,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逐渐发展壮大起来。销售额和出口额近十年来平均增长15%以上。员工也由原来的不足200人增加到了2000多人。企业一把手王厂长既管销售,又管生产,是一个多面全能型的管理者。最近企业发生了一些事情,让王厂长应接不暇。其一:生产基本是按定单生产,基本由厂长传达生产指令。碰到交货紧,往往是厂长带头,和员工一起挑灯夜战。虽然按时交货,但质量不过关,产品被退回,并被要求索赔;其二:以前企业招聘人员人数少,所以王厂长一人就可以决定了。现在每年要招收大学生近50人,还要牵涉到人员的培训等,以前的做法就不行了。其三:过去总是王厂长临时派人去做后勤等工作,现在这方面工作太多,临时派人去做,已经做不了做不好了。凡此种种,以前有效的管理方法已经失去作用了。分析要求:

    42. 该企业采用的是哪种组织结构形式?其优缺点是什么?

  4. 41. 论述领导权变理论。

  5. 39. 简述人事分类的发展趋势。

  6. 38. 简述决策树法的优缺点。

  7. 37. 简述理性决策模式的内容。

  8. 36. 简述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途径。

  9. 35. 坏中求好决策方法的思想基础是对客观情况持乐观态度。

    • 正确
    • 错误
  10. 33. 强化应坚持多用不定期奖励原则。

    • 正确
    • 错误
  11. 34. 任何管理活动的宗旨和出发点都是组织成员。

    • 正确
    • 错误
  12. 31. 对管理职能的概括、总结、探讨是现代管理学研究最为基本的内容。

    • 正确
    • 错误
  13. 32. 人事考评的重点是思想品德和工作态度。

    • 正确
    • 错误
  14. 30. 下列指标中,属于中性指标的是【 】

    • A.物价上涨
    • B.失业率
    • C.每万人犯罪率
    • D.国土面积
    • E.人口总数
  15. 29. 实施预防性控制法的途径主要有【 】

    • A.高等院校培训
    • B.实践锻炼
    • C.上级指导
    • D.自学提高
    • E.建立培训制度
  16. 28. 下列属于确定型决策方法的有【 】

    • A.盈亏平衡分析法
    • B.线性规划法
    • C.排队法
    • D.微分法
    • E.经济批量模型
  17. 25. 观察者对所观察的对象有一定的理解,并根据研究的目的,制定出详细的观察计划和规范的观察程序与标准,这种观察活动属于【 】

    • A.实验性观察
    • B.非实验性观察
    • C.有结构观察
    • D.无结构观察
  18. 26. 系统分析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根据系统分析的基本要求和流程,可以对系统进行【 】

    • A.系统研究
    • B.系统设计
    • C.系统量化
    • D.系统修改与简化
    • E.系统评价
  19. 27. 全面质量管理在沟通方式上主要采用【 】

    • A.下行沟通
    • B.上行沟通
    • C.平行沟通
    • D.斜向沟通
    • E.多项沟通
  20. 23. 下列不属于全面控制方法的是【 】

    • A.损益控制法
    • B.投资报酬率分析法
    • C.管理审计
    • D.内部审计法
  21. 24. 在社会指标中,反映民意,如消费者对商品的满意度的指标是【 】

    • A.客观性指标
    • B.主观性指标
    • C.肯定性指标
    • D.否定性指标
  22. 22. 能获得最为真实的第一手信息的控制方法是【 】

    • A.统计数据资料分析法
    • B.现场观察法
    • C.专题报告分析法
    • D.内部审计法
  23. 20. 头脑风暴决策方法的形式是【 】

    • A.调查
    • B.归纳
    • C.函询
    • D.会议
  24. 21. 某公司准备生产一种新产品,对未来的销售情况作出估计时得出高、中、低三种需求情况,已制定三套执行方案:A1、A2、A3,且这三种方案在不同的需求情况下最大的收益值分别为60万元、40万元、20万元,依据乐观准则,应选择的方案是【 】

    • A.A1
    • B.A2
    • C.A3
    • D.不确定
  25. 19. 推行和实现目标的关键部分是【 】

    • A.制定目标实施计划
    • B.确定关键目标领域
    • C.编写有效目标
    • D.收集信息
  26. 18. 在进行系统分析时,对领导者的魅力进行的分析属于【 】

    • A.社会文化分析
    • B.可行性分析
    • C.超理性分析
    • D.确定型分析
  27. 16. 某公司为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利用周末时间举行简短的鸡尾酒会,公司上下度过了一个轻松愉快的下午,该公司采用的沟通类型属于【 】

    • A.上行沟通
    • B.下行沟通
    • C.正式沟通
    • D.非正式沟通
  28. 17. 李科长在一次工作总结会上提出,要对当前的实际工作是否符合计划进行测定,并促使下一阶段工作目标的实现,李科长的发言体现的管理职能是【 】

    • A.领导
    • B.激励
    • C.协调
    • D.控制
  29. 15. 管理需要信息沟通,而信息沟通必须具备的三个关键要素是【 】

    • A.信源、信宿、信道
    • B.信源、信宿、信息
    • C.信宿、信道、信息
    • D.信源、信道、信息
  30. 13. 根据双因素理论,对于激励需要追求者来说,以下几种激励方式中效果最佳的是【 】

    • A.提供诱人的薪水和福利
    • B.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
    • C.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 D.提供宽松的管理政策
  31. 14. 职工的工作态度与生产积极性,不仅取决于他(们)所获报酬的绝对量,而且还取决于他(们)所获报酬的相对量。这一理论是【 】

    • A.期望理论
    • B.公平理论
    • C.归因理论
    • D.强化理论
  32. 11. 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随着下属从不成熟趋于成熟,领导方式的变化顺序应该是【 】

    • A.高工作低关系—高工作高关系—低工作高关系—低工作低关系
    • B.高工作高关系—高工作低关系—低工作高关系—低工作低关系
    • C.低工作低关系—高工作低关系—低工作高关系—高工作高关系
    • D.低工作高关系—高工作低关系—低工作低关系—高工作高关系
  33. 12.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

    • A.任何人都具有五种不同层次的需求,而且各层次的需求强度相等
    • B.某一特定时期总有某一层级的需要占主导地位
    • C.越是高层次的需求,越容易得到满足
    • D.不同层级的需要不会同时存在
  34. 10. 美国行为科学家伦西斯.利克特认为,效率最高的领导方式是【 】

    • A.专制—权威式
    • B.开放—权威式
    • C.群众参与式
    • D.协商式
  35. 9. 美国行为科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提出的领导理论是【 】

    • A.人性假设理论
    • B.领导作风理论
    • C.X理论—Y理论
    • D.领导方式理论
  36. 7. 下列不属于组织机构设计的基本问题的是【 】

    • A.纵向的管理层次划分
    • B.横向的职能机构没置
    • C.职位设置与编制确定
    • D.运行机制设计
  37. 8. 克服主观好恶偏差的基本方法是【 】

    • A.考评工作公开透明
    • B.重构考评指标体系
    • C.承认考评对象的个性
    • D.不允许将功抵过
  38. 6. 科层组织理论倡导的人事任用制度是【 】

    • A.推荐制
    • B.任命制
    • C.竞争制
    • D.聘任制
  39. 4. 公共决策的核心是【 】

    • A.决策咨询系统
    • B.决策中枢系统
    • C.决策执行系统
    • D.决策信息系统
  40. 5. 如果你是一位公司的总经理,当你发现公司中存在许多小团体时,下列态度你认为可取的是【 】

    • A.立即宣布这些小团体为非法,予以取缔
    • B.深入调查,团结小团体的领导人,对其加以疏导利用
    • C.只要小团体的存在不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行,可以对其不闻不问,听之任之
    • D.正视小团体的客观存在性,允许并鼓励其存在,对其行为加以积极引导
  41. 3. 在公共管理中,注重回溯分析的决策是【 】

    • A.追踪决策
    • B.危机决策
    • C.初始决策
    • D.非程序化决策
  42. 2. 泰勒认为,工资的支付对象是【 】

    • A.职位
    • B.品位
    • C.资历
    • D.工人
  43. 1. 管理的两重性是指【 】

    • A.科学性与艺术性
    • B.自然属性和科学属性
    • C.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 D.科学属性与社会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