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概论(00040)2016年10月真题试卷及答案
-
何某(17周岁)和赵某(15周岁)合伙盗窃手机经营部的手机,何某在门外放风,赵某一人实施盗窃行为,窃得手机2部(价值约1.2万元)。两人走出经营部,碰到巡逻民警,二人神情慌张,受到民警的盘问,何某如实交代了赵某的盗窃事实。
问题:(1)何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盗窃罪?
(2)赵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盗窃罪?
(3)何某的行为是否构成自首?
(4)对何某的行为是否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
试述依法治国的必要性。
-
张某外出打工,其老家的房屋突遇台风,有倒塌的危险,邻居李某见状便请人帮忙进行维修加固,施工中,工人王某从高处摔下受伤,住进医院花费2000元。待年底张某返家,李某要求其支付房屋维修费和工人王某的医药费。
问题:(1)张某和李某之间形成何种法律关系?张某是否应支付房屋维修费?
(2)工人王某受伤住院的医药费应由谁承担?
-
简述犯罪中止的构成要件。
-
简述我国国家机关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
-
简述我国担保法规定的主要担保方式。
-
商标权
-
累犯
-
经济制度
-
职权立法
-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强制措施包括()
- A.管制
- B.拘传
- C.拘留
- D.逮捕
- E.监视居住
-
法律的价值
-
下列属于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的是()
- A.物证
- B.现场笔录
- C.被害人陈述
- D.被告人供述
- E.勘验笔录
-
下列有关主犯、从犯、胁从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共同犯罪中,主犯可能只有一人,也可能不止一人
- B.首要分子不一定是主犯
- C.在共同犯罪中不可能只有从犯而没有主犯
- D.胁从犯是指被胁迫、被诱骗参加犯罪的人
- E.对于胁从犯,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包括()
- A.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财产关系
- B.企业组织管理关系
- C.宏观经济调控关系
- D.市场规制关系
- E.社会分配调控关系
-
关于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行为是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 B.显失公平的行为是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 C.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一经撤销,自始无效
- D.当事人只请求变更民事行为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撤销该民事行为
- E.对可撤销民事行为,应当诉请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以判决或裁决的形式作出
-
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涉外民事案件时,第一审的期间是()
- A.3个月
- B.6个月
- C.9个月
- D.不受一审立案之日起6个月的限制的
-
专属经济区是指沿海国在其领海以外划定的一个从领海基线算起不超过()
- A.12海里的区域
- B.100海里的区域
- C.200海里的区域
- D.240海里的区域
-
关于我国公民的涉外婚姻案件的法律适用,表达正确的是()
- A.因离婚引起的财产分割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
- B.人民法院在处理涉外婚姻案件认定婚姻是否有效时,适用法院地法
- C.我国公民和外国人结婚,适用中国法
- D.离婚适用婚姻缔结地法
-
关于外国人在我国应承担的民事义务,表述正确的是()
- A.在我国法院被诉时,经合法传唤和通知,有按照要求提出答辩状和出庭应诉的义务
- B.根据需要,可以委托国外的律师代理诉讼
- C.不在我国境内居住的外国人,出具授权委托书需要亲笔签名,不需公证机关公证和使馆认证
- D.使用我国通用的语言、文字,需要提供翻译的,费用由法院负担
-
下列属于根据当事人意志而取得的继有国籍的是()
- A.依出生地取得的国籍
- B.依血统取得的国籍
- C.选择国籍而取得的国籍
- D.因婚姻依有关国家法律而取得的国籍
-
庇护的对象主要是()
- A.普通刑事犯
- B.政治犯
- C.宗教犯
- D.军事犯
-
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而提起的行政诉讼,有权管辖的法院是()
- A.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
- B.限制人身自由地人民法院
- C.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
- D.原告和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
-
以下不属于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的是()
- A.辩论原则
- B.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行政执行原则
- C.合法性审查原则
- D.不适用调解原则
-
下列关于诉的分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王某向法院申请确认其配偶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属于确认之诉
- B.李某向法院提起损害赔偿之诉,要求张某赔偿医药费,属于给付之诉
- C.何某向法院申请宣告自己与配偶的婚姻无效,属于变更之诉
- D.刘某代理女儿向法院起诉要求前夫将抚养费从每月1500元增加到2500元,属于给付之诉
-
关于行政诉讼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行政诉讼的被告可以是行政机关,也可以是行政机关的首长
- B.行政诉讼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也可以向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
- C.行政诉讼是为了解决行政争议,而行政争议是由行政机关的抽象行政行为引起的
- D.行政诉讼的原告是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
民事诉讼当事人主要指()
- A.原告与第三人
- B.被告与诉讼参与人
- C.原告与被告
- D.原告、被告与诉讼参与人
-
犯罪嫌疑人与同伙商量犯罪计划的往来信件属于()
- A.物证
- B.书证
- C.犯罪嫌疑人供述
- D.证人证言
-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重大涉外案件的第一审法院为()
- A.基层人民法院
- B.中级人民法院
- C.高级人民法院
- D.最高人民法院
-
关于刑事案件地域管辖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刑事案件一律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 B.刑事案件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 C.刑事案件由犯罪结果发生地的法院管辖
- D.刑事案件一般由犯罪地人民法院管辖,也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
下列不属于我国刑事诉讼法所特有的原则的是()
- A.侦查权、检察权和审判权由专门机关行使
- B.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 C.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 D.未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得确定有罪
-
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各类主体,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的期限是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的()
- A.15日内
- B.20日内
- C.30日内
- D.45日内
-
关于醉酒的人犯罪的刑事责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B.醉酒的人犯罪,应当减轻刑事责任
- C.醉酒的人犯罪,应当免除刑事责任
- D.醉酒的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
纳税人应当按期缴纳或者解缴税款,纳税人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的,经批准可以延期缴纳,但最长不得超过()
- A.1个月
- B.2个月
- C.3个月
- D.6个月
-
下列不属于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的是()
- A.平衡协调原则
- B.公序良俗原则
- C.维护公平竞争原则
- D.责权利相统一原则
-
下列不必须经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的事项是()
- A.解聘董事长
- B.公司解散
- C.公司合并或分立
- D.修改公司章程
-
下列不属于商法特征的是()
- A.偏重于伦理性规范
- B.较强的技术性
- C.营利性
- D.国际相通性
-
下列属于破产债权的是()
- A.破产企业拖欠的职工的工资
- B.破产企业所欠国家税款
- C.被宣告破产的企业解除未履行的合同给相对人造成损害的损害赔偿额
- D.破产案件的受理费
-
关于公务员不得利用兼职或原职挣钱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公务员一律不得在机关外兼职
- B.原系领导成员的公务员在离职2年内,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任职
- C.非领导成员的公务员在离职3年内,不得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
- D.公务员因工作需要在机关外兼职,应该经有关机关批准,并且不得领取兼职报酬
-
申请宣告死亡的条件是公民下落不明满()
- A.2年
- B.3年
- C.4年
- D.5年
-
下列属于行政主体的是()
- A.行政机关
- B.公务员
- C.企业
- D.外国法人
-
关于我国宪法的修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1/5以上的多数通过
- B.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1/3以上的多数通过
- C.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1/2以上的多数通过
- D.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
-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 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 B.单一制
-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法律的本质是()
- A.阶级性与强制性的统一
- B.社会性与规范性的统一
- C.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 D.阶级性与规范性的统一
-
关于党的政策与社会主义法律的关系问题,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党的政策可以代替国家法律
- B.社会主义法律是实现党的政策的重要手段
- C.党的政策不能代替社会主义法律
- D.党的政策指导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和实施
-
马克思主义法学区别于一切剥削阶级法学的最根本之处是()
- A.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 B.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 C.阶级性与技术性的统一
- D.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