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自考模拟试题卷6
-
47. 试述黄土高原地区及山西高原地区的地位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
48. 试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
-
46. 简述庶族平民礼俗的规范性。
-
45. 简述“家天下”的政权模式。
-
44. 简述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
42. 简述我国古代丧服“五服”服制。
-
43. 简述我国传统的饮食文化观念。
-
41. 简述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文化的特征。
-
40. 普通话
-
38. 什伍里甲制度
-
39. 中庸之道
-
37. 本草之学
-
35. 19世纪末以来,影响重大而深远的中国文化思潮有【 】
- A.“东方文化论”
- B.“全盘西化论”
- C.“综合创新论”
- D.“儒学复兴论”
- E.“中体西用论”
-
36. 法家
-
34. 汉字在造字之初的手段主要有【 】
- A.象形
- B.指事
- C.转注
- D.形声
- E.会意
-
33. 下列属于我国现代汉语七大方言的有【 】
- A.北方话
- B.吴语
- C.蒙古语
- D.粤语
- E.客家话
-
32. 中国古典舞蹈的特点主要有【 】
- A.民族性
- B.民俗性
- C.融合性
- D.娱乐性
- E.地域性
-
31. 古人关于知行关系的观点主要有【 】
- A.“知易行难”
- B.“知轻行重”
- C.“行先知后”
- D.“知先行后”
- E.知行“并进互发”
-
30. 现代新儒学的鼎盛时期是【 】
- A.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
- B.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 C.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 D.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
-
27. 在构成民族的诸特征中,最重要的是【 】
- A.文字
- B.语言
- C.服饰
- D.饮食
-
28. 现今世界上最古老、最有严密系统的表意文字是【 】
- A.古埃及文字
- B.汉字
- C.楔形文字
- D.苏美尔文字
-
29. 唐代以后,通行的文字是【 】
- A.大篆
- B.小篆
- C.隶书
- D.楷书
-
26.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反映的中国古代艺术的审美观念是【 】
- A.“尊崇自然”
- B.“尚意追求”
- C.“诗言志”
- D.“中和之美”
-
25. 中国古典舞蹈的发展基本上达到顶峰是在【 】
- A.南北朝
- B.唐朝
- C.宋朝
- D.元朝
-
22. 在传统伦理道德规范方面,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董仲舒,列为众德之首的是【 】
- A.孝
- B.仁
- C.义
- D.礼
-
23. 董仲舒说:“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这说明,他认为教育应【 】
- A.因材施教
- B.学思结合
- C.德育和智育并重
- D.教学相长
-
24. 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过渡到了诗人独立创作的新阶段的标志是【 】
- A.骚体诗的出现
- B.《诗经》的出现
- C.赋的出现
- D.乐府诗的出现
-
21. “五斗米道”的创始人是【 】
- A.葛洪
- B.张道陵
- C.寇谦之
- D.丘处机
-
20. 社稷祭祀属于【 】
- A.天神祭祀
- B.地神祭祀
- C.人神祭祀
- D.星辰祭祀
-
19. 《礼记·曲礼》说:“天子死日崩,诸侯日薨,大夫日卒,士日不禄,庶人日死。”这反映了古代丧葬礼仪的【 】
- A.规范性
- B.调和性
- C.等差性
- D.延续性
-
18. 中国最早的国家法律是【 】
- A.《九刑》
- B.《汤刑》
- C.《吕刑》
- D.《刑书》
-
15. 指南针被用于航海贸易是在【 】
- A.明清时期
- B.西汉时期
- C.唐朝末年
- D.北宋末年
-
16. 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中的六部隶属于【 】
- A.中书省
- B.尚书省
- C.门下省
- D.皇帝直接管理
-
17. 科举制的成熟时期是【 】
- A.唐宋时期
- B.明清时期
- C.隋唐时期
- D.魏晋时期
-
13. 在我国手工行业传说中,发明了指南车和乐器的人是【 】
- A.黄帝
- B.伏羲
- C.后稷
- D.鲁班
-
14. 《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明代医学家【 】
- A.王叔和
- B.孙思邈
- C.华佗
- D.李时珍
-
11. 北方的贸易场所称作【 】
- A.市
- B.集
- C.庙市
- D.墟
-
10. 我国先民发明观察星象物候的方法是在【 】
- A.夏代
- B.商代
- C.秦代
- D.汉代
-
12. 我国古代,寺庙建筑在选址时所取的朝向是【 】
- A.正东
- B.正南
- C.东南
- D.西南
-
9. “杯酒释兵权”的典故发生在【 】
- A.唐代
- B.宋代
- C.明代
- D.清代
-
8. 隋唐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是【 】
- A.太师、太傅、太保
- B.尚书、中书、门下
- C.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 D.太尉、太常、太仆
-
6. 百家争鸣中的阴阳家代表是【 】
- A.邓析
- B.邹衍
- C.惠施
- D.墨翟
-
7. 魏晋最重要的学术现象是【 】
- A.理学
- B.玄学
- C.般若学
- D.涅槃学
-
4. 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东汉、三国直到南北朝这一时期属于寒暖交错期中的【 】
- A.第一个寒冷期
- B.第二个寒冷期
- C.第三个寒冷期
- D.第四个寒冷期
-
5.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更像学者、教师,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更像【 】
- A.教师
- B.官吏
- C.说客
- D.辩士
-
3. 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大陆即亚欧大陆的东部,地势最高的是【 】
- A.青藏高原
- B.黄土高原
- C.帕米尔高原
- D.太行山
-
1. “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出自【 】
- A.《说苑·指武》
- B.《礼记·大学》
- C.《论语·述而》
- D.《荀子·不苟》
-
2. 文化传统除了延续性的特点外,还具有【 】
- A.规范性
- B.调和性
- C.稳定性
- D.等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