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自考(单项选择题)专项强化卷5
-
24.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家人鸡鸣而起,“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这种民俗活动说的是【 】
- A.端午节
- B.中秋节
- C.春节
- D.清明节
-
25. 宋代出现了以广阔的社会生活为描写对象的风俗画,典型代表为【 】
- A.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 B.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
- C.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 D.阎立本的《步辇图》
-
22. 夏朝的文化崇尚【 】
- A.文
- B.武
- C.忠
- D.义
-
23. 儒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是【 】
- A.圣贤
- B.隐士
- C.君子
- D.忠臣
-
21. 古代识字课本《百家姓》出现于【 】
- A.唐代初年
- B.北宋初年
- C.明代初年
- D.清代中期
-
19. 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是隋唐确立的【 】
- A.孝廉制度
- B.九品中正制
- C.科举制度
- D.官吏选拔制度
-
20. 唐代以后科举制的主要形式是【 】
- A.民间推选制
- B.官员举荐制
- C.面向社会的公开考试
- D.门阀世族世袭制
-
17. 古希腊人称中国为“赛利斯”。其意译为 ( )
- A.“瓷器之国”
- B.“产丝之国”
- C.“青铜之国”
- D.“黄金之国”
-
18. 《诗经》编成于【 】
- A.春秋时期
- B.战国时期
- C.汉朝
- D.唐朝
-
16. 孔子是山东人,但他在读《诗经》《尚书》时使用的是 ( )
- A.方言
- B.书面语
- C.“雅言”
- D.文言
-
15. 讲述历史及人世间故事的“说话”从中唐以后就兴旺起来,记录“说话”的文章叫 ( )
- A.“话本”
- B.剧本
- C.小说
- D.文本
-
14.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佛、道的融合造就了新儒学,即 ( )
- A.宋明理学
- B.阴阳五行学
- C.魏晋玄学
- D.禅宗心性学
-
12. 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农业盛世是在 ( )
- A.西周以后
- B.秦代以后
- C.汉代以后
- D.唐代以后
-
13. 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形成于中国长期的 ( )
- A.农业社会中
- B.文明社会中
- C.工业社会中
- D.原始社会中
-
11. 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是 ( )
- A.老子
- B.庄子
- C.孔子
- D.孟子
-
9. 两汉的文官制度是( )
- A.世卿世禄制
- B.军功爵制
- C.察举征辟制
- D.九品中正制
-
10. 不属于古代婚制“周公六礼”的是 ( )
- A.纳采
- B.问名
- C.加冠
- D.亲迎
-
6. 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结构具有独特的东方文化特色,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原则与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相结合,使得中国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是 ( )
- A.选举政治
- B.世袭政治
- C.伦理政治
- D.文官政治
-
7. 徐光启的名作是( )
- A.《本草纲目》
- B.《天工开物》
- C.《农政全书》
- D.《授时通考》
-
8. 我国多民族的语言文字政策的基本点是( )
- A.保障权利
- B.语文平等
- C.改革文字
- D.双语教学
-
4.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更像学者、牧师,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更像 ( )
- A.教师
- B.官吏
- C.说客
- D.辩士
-
5. 中国古代,开创考选官员的制度,而且确立了儒家思想在选官制度中的支配地位的朝代是 ( )
- A.周代
- B.汉代
- C.隋代
- D.唐代
-
2. 重农主义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 ( )
- A.政治观念
- B.经济观念
- C.国家观念
- D.文化观念
-
3. 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药学百科全书是( )
- A.《神农本草经》
- B.《伤寒杂病论》
- C.《素问》
- D.《本草纲目》
-
1. 南北朝时出现在历史记载中,到唐代变得相当强大,与唐代和平交流居多,且主要居住在今西藏地区的民族是( )
- A.羌
- B.吐蕃
- C.鲜卑
- D.回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