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23. 儒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是【 】

  • A.圣贤
  • B.隐士
  • C.君子
  • D.忠臣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24.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家人鸡鸣而起,“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这种民俗活动说的是【 】

    • A.端午节
    • B.中秋节
    • C.春节
    • D.清明节
  2. 25. 宋代出现了以广阔的社会生活为描写对象的风俗画,典型代表为【 】

    • A.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 B.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
    • C.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 D.阎立本的《步辇图》
  3. 22. 夏朝的文化崇尚【 】

    • A.文
    • B.武
    • C.忠
    • D.义
  4. 23. 儒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是【 】

    • A.圣贤
    • B.隐士
    • C.君子
    • D.忠臣
  5. 21. 古代识字课本《百家姓》出现于【 】

    • A.唐代初年
    • B.北宋初年
    • C.明代初年
    • D.清代中期
  6. 19. 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是隋唐确立的【 】

    • A.孝廉制度
    • B.九品中正制
    • C.科举制度
    • D.官吏选拔制度
  7. 20. 唐代以后科举制的主要形式是【 】

    • A.民间推选制
    • B.官员举荐制
    • C.面向社会的公开考试
    • D.门阀世族世袭制
  8. 17. 古希腊人称中国为“赛利斯”。其意译为 ( )

    • A.“瓷器之国”
    • B.“产丝之国”
    • C.“青铜之国”
    • D.“黄金之国”
  9. 18. 《诗经》编成于【 】

    • A.春秋时期
    • B.战国时期
    • C.汉朝
    • D.唐朝
  10. 16. 孔子是山东人,但他在读《诗经》《尚书》时使用的是 ( )

    • A.方言
    • B.书面语
    • C.“雅言”
    • D.文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