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强化训练卷六
-
47. 试述唐王朝民族政策的意义。
-
48. 试述中国制度文化对世界的贡献。
-
45.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主要有哪些?
-
46. 简述中外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的特点。
-
43. 简述自然环境中的服饰文化标志。
-
44. 简述岁时节日礼仪对民众生活的伦理规范的意义。
-
42. 简述秦汉时期边疆的开拓与文明的同步发展。
-
41. 简述中国稻作农业未在岭南形成的原因。
-
40. 避讳
-
39. 精神文化
-
37. 血缘九族制
-
38. 九品中正制
-
35. 汉字的特点是 ( )
- A.汉字属于表意文字
- B.汉字是在一个二维平面上构形的
- C.汉字属于音节一语素文字
- D.汉字相当于英语中只代表音位的字母
- E.汉字属于表音文字
-
36. 国别文化
-
33. 因海洋贸易而发展起来的一些影响一方的商业都会有 ( )
- A.广州
- B.上海
- C.福州
- D.北京
- E.明州
-
34. 中国古代建筑表现出的显著特点有 ( )
- A.结构上以木结构为主
- B.布局上左右对称
- C.外观的多样性
- D.强烈的人文性
- E.在建筑物中寄寓着浓厚的思想观念
-
30. 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是 ( )
- A.科举制度
- B.等级制度
- C.察举制度
- D.世袭制度
-
31. 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文化定义适用范围的是 ( )
- A.人类文化学
- B.民族文化学
- C.文化哲学
- D.国别文化学
- E.物态文化学
-
32. 在先秦时期的区域文化中,源于南楚的包括 ( )
- A.法家文化
- B.儒家文化
- C.道家文化
- D.楚辞文学
- E.墨家文化
-
29. 相传禅宗是菩提达摩在河南少林寺创立的,创立的时间大约是在 ( )
- A.南朝宋末
- B.南朝齐末
- C.南朝梁末
- D.南朝陈末
-
28. 周代儿童的识字教材是 ( )
- A.《急就章》
- B.《仓颉篇》
- C.《说文解字》
- D.《史籀篇》
-
25. 首先明确提出文章为“经国之大业”的是 ( )
- A.孔子
- B.荀子
- C.曹丕
- D.刘勰
-
26. 隶书成熟于 ( )
- A.战国时期
- B.秦代
- C.汉代
- D.唐代
-
27. 唐代学者颜师古所编的正字学著作是 ( )
- A.《五经文字》
- B.《干禄字书》
- C.《颜氏字样》
- D.《九经字样》
-
24. 被誉为“佛画之祖”的是 ( )
- A.吴道子
- B.顾恺之
- C.张择端
- D.曹不兴
-
23.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句名言总结的一条中国古代教学原则是 ( )
- A.“因材施教”
- B.“启发诱导”
- C.“学思结合”
- D.“教学相长”
-
22. 诚的最高境界是 ( )
- A.“真”
- B.“和”
- C.“谦”
- D.“信”
-
21. 北魏时期,创立“北天师道”,使道教由民间宗教变为官方宗教的道士是 ( )
- A.张道陵
- B.张鲁
- C.寇谦之
- D.丘处机
-
20.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 ( )
- A.荀子
- B.董仲舒
- C.刘禹锡
- D.张载
-
19. 传统社会中举行命字礼的人生仪礼是 ( )
- A.诞生礼
- B.成年礼
- C.婚礼
- D.丧礼
-
18. 汉代以来法律注释解说的集大成著作是 ( )
- A.《大明律》
- B.《大清律例》
- C.《宋刑统》
- D.《唐律疏议》
-
17. 中国科举制度的雏形是 ( )
- A.九品中正制
- B.世卿世禄制
- C.门阀士族制
- D.汉代察举制度
-
16. “列爵惟五”指按诸侯地位的轻重、封地的大小划分等级。下列选项中爵位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
- A.公、侯、伯、子、男
- B.侯、伯、公、子、男
- C.伯、子、男、公、侯
- D.男、子、伯、侯、公
-
13. 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有了正式的出家人是在 ( )
- A.西汉末期
- B.东汉早期
- C.东汉末期
- D.三国时期
-
14. 人们把地方烹饪中的精品叫“特色菜”,把乡土气浓一点的叫“名特小吃”,如北京涮羊肉、广州龙虎斗,四川的是 ( )
- A.佛跳墙
- B.灯影牛肉
- C.狗不理包子
- D.三套鸭
-
15. 伶人行的祖师是 ( )
- A.唐明皇
- B.李耳
- C.黄道婆
- D.灶君
-
11. 西晋末,匈奴贵族刘渊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史称 ( )
- A.八王之乱
- B.永嘉之乱
- C.“五胡”之乱
- D.安史之乱
-
12. 王衍问阮惰:“老庄与圣教同异?”阮惰回答:“将无同。”王衍很欣赏他的回答,就任他做掾,人称阮惰为“三语掾”。这个故事出自 ( )
- A.《搜神记》
- B.《山海经》
- C.《文心雕龙》
- D.《世说新语》
-
10. 下列观点中,属于老子的人生观的选项是 ( )
- A.为物不贰,生物不测
- B.兼相爱,交相利
- C.清虚自守,卑弱自持
- D.以杀去杀,以刑去刑
-
9. 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一带经济作物大发展,粮食多仰仗两湖一带,故有 ( )
- A.“湖广熟,天下足”之说
- B.“苏湖熟,天下足”之说
- C.“江淮熟,天下足”之说
- D.“中原熟,天下足”之说
-
6. 我国夏、商、周三代“诸侯”众多。这些所谓的“诸侯”实际上都是大大小小的 ( )
- A.方国首领
- B.部落族长
- C.村落首领
- D.封国首领
-
7. 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大势是文化中心与经济中心 ( )
- A.从东南向西北逐渐移动
- B.从南到北逐渐移动
- C.从西北向东南逐渐移动
- D.从东到西逐渐移动
-
8. 在植树方面,朱元璋有了不起的政绩,据专家统计洪武年间的植树总量约为 ( )
- A.6亿棵
- B.7亿棵
- C.9亿棵
- D.10亿棵
-
4. 有“表里山河”之称的地带是 ( )
- A.成都甲原地带
- B.华北平原地带
- C.江汉平原地带
- D.黄土高原地带
-
5.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一文的作者是 ( )
- A.高士奇
- B.钱学森
- C.茅以升
- D.竺可桢
-
2. 下列各项不属于国别文化的是 ( )
- A.中华文化
- B.华夏文化
- C.炎黄文化
- D.汉民族文化
-
3. 钟敬文提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可以分为三种干流”,即上层文化、中层文化、下层文化。又将中下层文化归纳为 ( )
- A.民俗文化
- B.市民文化
- C.宫廷文化
- D.民间文化
-
1. 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是 ( )
- A.生产工具
- B.生活器具
- C.运输工具
- D.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