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人际关系学自考2011年1月真题(0329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某小学六年级男生李某,成绩中等,性格内向,极少与人交往,害怕在人多场合说话,见人就绕着走。据了解,该同学家庭不和睦,他从小就生活在父母争吵的阴影中,父母离婚后他与母亲生活,母亲一直不准其父亲探视自己的孩子。请用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相关知识,分析该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原因。

  2. 试述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提出的健康标准。

  3. 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维度是什么?

  4. 简述梅奥等人提出的人群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

  5. 试述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技法。

  6. 简述我国婚姻法规定的确立夫妻关系的原则。

  7. 为什么说人际交往的相互影响有利于自我完善?

  8. 简述法律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9. 先决条件

  10. 剧班

  11. 竞争

  12. 兄弟姐妹关系

  13. 隐蔽的窗格

  14. 人的个性系统由动力系统、自我调节系统和特征结构三个系统组成,其中动力系统的因素包括()

    • A.需要与动机
    • B.兴趣与理想
    • C.信念及世界观
    • D.认识与情感
    • E.意志活动等
  15. 关于居住距离远近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是()

    • A.距离的远近是形成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
    • B.距离的远近并不是形成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
    • C.距离的远近只是影响人际关系的多种因素之一
    • D.在其它因素大体相同的情况下距离的远近才会表现出作用
    • E.交往的频率与距离的远近成正比例的关系
  16. 根据人际关系的内容来划分,人际关系可分为()

    • A.经济关系
    • B.政治关系
    • C.道德关系
    • D.法律关系
    • E.宗教关系
  17. 下列属于男下属与女上司相处技法的是()

    • A.勤奋好学,不断提高素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 B.自尊自重
    • C.警惕诱惑,注意自我保护
    • D.消除偏见,戒骄戒躁
  18. 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有()

    • A.文化修养
    • B.艺术修养
    • C.心理修养
    • D.交际礼仪修养
    • E.行为习惯修养
  19. 学习和掌握人际关系原则的重要意义在于()

    • A.解除困惑
    • B.有据可依
    • C.增强自信
    • D.缓解抑郁
    • E.改善关系
  20. 属于夫妻关系调适技法的是()

    • A.要坚持原则
    • B.要满腔热情,宽容礼让
    • C.互帮互让互谅
    • D.有自知之明,做到严于律己
  21. 不属于同学关系调适技法的是()

    • A.树立正确的集体观念,积极投身于班集体建设
    • B.珍惜同学友谊,处处关心他人
    • C.平等相待,相互关心,精心维护
    • D.理智思考法、志趣转移法和寻求社会支持法
  22. 中国古代《礼记·中庸》说的八个字:“莫见乎隐,莫显乎微”的基本含意是()

    • A.多读好书
    • B.内省
    • C.慎独
    • D.选择座右铭
  23. 以对某人某一特性的认知推及到尚未认知的其它特征上的心理效应是()

    • A.晕轮效应
    • B.近因效应
    • C.首因效应
    • D.刻板效应
  24. 世界卫生组织成立的时间是()

    • A.1945年
    • B.1948年
    • C.1955年
    • D.1958年
  25.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句话的内涵在诚信原则中可以归之为()

    • A.诚信原则是世界性法律原则
    • B.诚信原则是中国的传统美德
    • C.诚信原则是人际交往的基础
    • D.诚信原则是做人之本
  26. 产生自卑心理的主观因素是()

    • A.家庭环境
    • B.家庭教育
    • C.社会环境
    • D.性格孤僻
  27. 能够体现人际交往最基本的动机的原则是()

    • A.人道原则
    • B.互利原则
    • C.礼貌原则
    • D.诚信原则
  28. 关于人际需要舒兹(W·C·Sehutz)提出的是()

    • A.社会关系律
    • B.三维人际关系理论
    • C.人群关系理论
    • D.需要层次理论
  29. 人际交往的心理动力因素不包括()

    • A.需要与动机
    • B.社会地位与知识层次
    • C.理想与信念
    • D.世界观与价值观
  30. 按人际交往不同倾向把人际关系划分为八类型的是()

    • A.心理学家莫·雷诺
    • B.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
    • C.心理学家雷维奇
    • D.心理学家P·贝尔斯
  31. 交往条件和交往情境构成人际关系显性要素中的()

    • A.交往手段
    • B.交往环境
    • C.交往目的
    • D.交往内容
  32. 人际关系按好坏程度划分,由好到坏正确排序是()

    • A.亲密性→团结型→维持型→冲突型→疏离型→决裂型
    • B.团结型→亲密型→维持型→冲突型→疏离型→决裂型
    • C.亲密型→团结型→冲突型→维持型→疏离型→决裂型
    • D.团结型→亲密型→冲突型→维持型→疏离型→决裂型
  33. 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先决条件是()

    • A.人的生产、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
    • B.具有人与人的相互接触,并对接触的人加以选择
    • C.在选择交往对象的过程中相互近似,相互补充
    • D.在选择交往对象的过程中相互悦纳
  34. 影响人际关系的隐性要素主要包括()

    • A.交往主体、交往对象和交往目的
    • B.有声语言、书面语言和体态语言
    • C.交往条件、交往情况和交往过程
    • D.利益、情感和尊严
  35. 拿破仑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话:“两个马木留克兵绝对能打赢三个法国兵;一百个法国兵与一百个马木留克兵势均力敌;三百个法国兵大都能战胜三百个马木留克兵;而一千个法国兵则总能打败一千五百个马木留克兵。”这段话说明的人际交往具有的积极的正向的功能()

    • A.相互学习,促进个体社会化
    • B.交流情感,有益于身体健康
    • C.取长补短,增强整体效益
    • D.相互影响,有利于自我完善
  36. 在人际关系上表现为倾向于控制他人,好为人师,以支配他人为满足,这属于个体行为控制类型中的()

    • A.“服从型”
    • B.“拒绝型”
    • C.“独裁型”
    • D.“民主型”
  37. 戏剧交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法约尔
    • B.巴纳德
    • C.西蒙
    • D.戈夫曼
  38. 人类处于原始社会阶段时,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相处的,到了封建社会阶段,等级森严,原有的平等关系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等级关系。现代社会提倡人人平等,提倡民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以平等为基础的。这反映的是()

    • A.人际关系特点的社会性
    • B.人际关系特点的历史性
    • C.人际关系特点的复杂性
    • D.人际关系特点的变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