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4年10月自主考试《教育管理心理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
校长为了提高每个教师的教学水平,使学校整体教育水平上一个新台阶,于是成立教学团队,把科任老师按学科分配在同一团队中,团队成员集体备课、相互听课,课后反思总结。并组织团队之间的竞赛,教学效果评定由同行、学生打分,结果教师热情高涨,学校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重教、爱教的局面。请你结合以上的例子,回答下面的问题。
(1)教育群体合作的意义和作用。
(2)教育管理者应如何促进教育群体中各成员之间的合作。
-
试论述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
-
试论述教育领导集体心理优化的途径。
-
试论述教育工作者几种不同类型的需要,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如何处理个人需要与管理目标的关系。
-
简述教育组织变革的症候。
-
简述影响群体合作的主要因素。
-
简述影响教育领导集体团结的心理因素。
-
简述产生挫折的原因。
-
置客观条件的变化而不顾,沿着死路走到底,这属于意志品质的()
- A.果断性
- B.草率性
- C.顽固性
- D.自觉性
-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下属的各个企业设立“出气室”的目的是()
- A.化解挫折心理
- B.培养危机意识
- C.激发人的斗志
- D.产生模仿行为
-
提出有限理性决策理论的学者是()
- A.儒索
- B.迈尔
- C.梅耶
- D.西蒙
-
主张个人的行为与态度主要是通过外界的强化作用而形成的心理学家是()
- A.海德
- B.斯金纳
- C.班都拉
- D.霍夫兰德
-
被西方心理学界公认为科学心理学的奠基人,被称为“心理学之父”的是()
- A.华生
- B.冯特
- C.桑代克
- D.皮亚杰
-
在教育行政机关采用的领导负责制是()
- A.校长负责制
- B.首长负责制
- C.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 D.党委领导下的首长负责制
-
教育组织的变革与其他组织的变革不同的特征是()
- A.周期长、见效慢
- B.周期长、见效快
- C.周期短、见效慢
- D.周期短、见效快
-
人事考核、晋升、表彰、选拔进修等管理措施满足的是()
- A.生理需要
- B.尊重需要
- C.安全需要
- D.爱和归属的需要
-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一种机械性反应,其公式是()
- A.R-S
- B.S-R
- C.S-O-R
- D.S-O-B-A
-
在教育系统中,对教育目标确定时常采用的一种从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来预测今后发展的预测技术是()
- A.特尔裴法
- B.趋势外推法
- C.回归分析法
- D.经验综合法
-
在管理幅度上,第一线生产班组所管理的下级人数最多不超过()
- A.40人
- B.30人
- C.20人
- D.10人
-
管理者集中注意对职工的支持和体谅,对职工的需求相当关注,企业中气氛轻松友好,但生产任务得不到关心。这是()
- A.贫乏管理
- B.任务管理
- C.中间型管理
- D.俱乐部式管理
-
冲突双方都必须放弃部分利益以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对方需要。这是()
- A.逃避
- B.顺应
- C.妥协
- D.合作
-
群体内多数人对社会生活、群体活动、个人行为等事实所做出的内容一致的判断和评论,是()
- A.群体整合
- B.群体压力
- C.群体动力
- D.群体舆论
-
社会心理学家李雷的研究认为,教育群体中由反抗、疲倦、怀疑、异样等行为,可导致的心理反应是()
- A.尊敬和服从
- B.信任和接受
- C.协助和温和
- D.惩罚和拒绝
-
根据马斯洛的估计,能满足自我实现需要的人,大约是()
- A.10%
- B.15%
- C.20%
- D.25%
-
1964年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提出()
- A.期望理论
- B.公平理论
- C.需要层级论
- D.激励-保健理论
-
个体把自己的行为失当,工作失误,推诿于别人身上,以减轻自身的不安,从而维护自尊,称为()
- A.投射作用
- B.表同作用
- C.反向作用
- D.代替作用
-
俗语“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这是()
- A.第一印象
- B.光环效应
- C.情感效应
- D.社会刻板印象
-
根据霍桑实验总结,梅奥提出()
- A.人际关系理论
- B.行为科学理论
- C.管理方格理论
- D.敏感性训练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