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全国自主考试(教育经济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15年国务院颁发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指出:当前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存在职业吸引力不强、补充渠道不畅、优质资源配置不足、结构不尽合理、整体素质不高等突出问题,制约了乡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用师资合理流动的理论,阐述推动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的意义和途径。
-
我国教育投资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
教育规模经济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
来自农村的张光、张明系孪生兄弟。张光高中毕业后即在城市打工挣钱,同年张明考上大学。大学刚毕业的张明年收入还不如打工的哥哥高,但几年后张明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自主创业,年收入远远超过哥哥。结合上述案例,运用人力资本理论试述教育投资的经济价值。
-
市场经济体制下应该如何配置教育资源?
-
教育对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
教育收益率
-
教育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佧么?
-
教育直接成本
-
教育类别结构
-
教育投资比例
-
在兴办学校时,有些教育资源必须同时投入与使用,表明这些教育资源具有( )。
- A.有限性
- B.整体性
- C.实用性
- D.适当性
-
丹尼森所采用的计算教育经济效益的方法是( )。
- A.成本一效益分析法
- B.劳动简化法
- C.经济增长余数分析法
- D.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
-
教育社会需求
-
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处于当年发达国家相同经济发展水平时,教育投资的增长( )。
- A.低于发达国家当年水平
- B.高于发达国家当年水平
- C.等于发达国家当年水平
- D.无法与发达国家当年水平相比
-
小学在校生数占适龄儿童人数的百分比是( )。
- A.小学毛入学率
- B.小学辍学率
- C.小学净入学率
- D.小学升学率
-
小学生因为没有达到法定就业年龄,所以不需要计算( )。
- A.教育个人物质成本
- B.教育个人精神成本
- C.教育个人直接成本
- D.教育个人机会成本
-
教育培养出来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在其工作岗位上能够持久地发挥作用,表明教育投资具有( )。
- A.周期长的特点
- B.弹性大的特点
- C.长效性的特点
- D.间接性的特点
-
一个国家或地区投入到教育领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即为( )。
- A.教育投资
- B.教育投资效率
- C.教育成本
- D.教育投资效益
-
非义务教育收取学费的基本理论依据是( )。
- A.公共选择理论
- B.公共产品理论
- C.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理论
- D.劳动价值理论
-
实现劳动力结构性就业的基础是( )。
- A.劳动力的年龄结构
- B.劳动力的性别结构
- C.劳动力的民族结构
- D.劳动力的知识结构与智力结构
-
1996年第一次正式使用“知识经济”概念的国际组织是( )。
- A.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 B.亚太经合组织
- C.世界贸易组织
- D.世界卫生组织
-
认为学历或文凭是雇主挑选雇员的一种信号装置的理论是( )。
- A.经济增长理论
- B.社会化理论
- C.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
- D.筛选假设理论
-
教育供求调节手段中属于市场调节的是( )。
- A.财政转移支付
- B.提供信息服务
- C.学费调节
- D.教育规划
-
复杂劳动力的工资报酬与简单劳动力的工资报酬相比,应该是( )。
- A.等量的
- B.多倍的
- C.少量的
- D.无法比较的
-
根据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劳动力的劳动复杂程度与其教育费用( )。
- A.呈正相关
- B.量负相关
- C.不成比例
- D.完全无关
-
世界上最早用统计分析方法专门阐述国民教育经济意义的经济学家是( )。
- A.舒尔茨
- B.贝克尔
- C.斯特鲁米林
- D.罗扎诺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