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1年7月学前教育原理自考真题及答案
-
联系实际,谈谈幼儿教师应该扮演的角色。
-
教师为了让一个孩子坐得端正些,不是直截了当告诉孩子“我觉得你那样坐着不好看”,而是用一种比较的方式:“你看某某坐得多好看,再看看你,简直没有骨头。”被批评的孩子斜眼看了一下某某,露出不屑一顾的神态。勉强挺了挺自己的小肚子。试分析教师的这种教育方式对幼儿同伴关系的影响。如果你碰到这种情况,你会如何处理?
-
联系实际,谈谈幼儿班级生活的特点。
-
简述NAEYC(1999)提出的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的6个因素?
-
简述幼儿园活动区创设的基本原则?
-
简述HIGH/SCOPE课程模式中PWRE的涵义及其课程的主要内容?
-
简述社区教育的特点?
-
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
-
学前公共教育
-
幼儿园教学
-
因人施教
-
整个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实施阶段工作的基础是()
- A.专家评估
- B.实地考察
- C.托幼机构的自评
- D.计划实施总结反思
-
因人施教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尊重儿童的基本权利,()
- A.提供多元智力课程
- B.采取多种教学方式
- C.从幼儿的实际出发,提供适合其接受能力和学习速度的教育活动
- D.提供多自由的、多选择的开放式教育活动
-
如果增加活动内容、活动材料、活动伙伴、活动时空等因素的自由选择性,会更易实现该模式的因人施教的目标。这针对的教学模式是()
- A.活动模式
- B.问题解决模式
- C.发现法
- D.方案设计法
-
应该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特殊需要建立新区,这体现的是()
- A.分组活动中的因人施教的策略
- B.分区活动中的因人施教的策略
- C.集体活动中的因人施教的策略
- D.个体活动中的因人施教的策略
-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研究指出,每个人至少拥有的智力有()
- A.5种
- B.6种
- C.7种
- D.8种
-
因人施教的理论基础是()
- A.智力类型的差异
- B.学习类型的差异
- C.气质类型的差异
- D.个别差异
-
要求对幼儿的教学应该以真实的经验与事件为基础,表现的是幼儿学习特点中的( )
- A.模仿性
- B.游戏性
- C.活动性
- D.直观性
-
根据教学和学习的需要。把全班幼儿分两个及以上的小组,再根据各小组的特点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这被称为()
- A.集体教学
- B.区域教学
- C.游戏教学
- D.小组教学
-
把孔子的某一教育经验概括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的学者是()
- A.孟子
- B.董仲舒
- C.朱熹
- D.王守仁
-
蒙台梭利、杜威、德可乐利以及乌索娃等相继提出了有代表性的( )
- A.幼儿园教学目标
- B.幼儿园教学方法
- C.幼儿园教学内容
- D.幼儿园教学理论
-
把幼儿园教学等同于上课,反应出()
- A.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理解误区
- B.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理解误区
- C.幼儿园课程设计的理解误区
- D.幼儿园教师角色的理解误区
-
注重如何发现、选择及组织那些从事成人事务必须具备经验的目标,这样的课程定义指的是()
- A.课程即学科
- B.课程即计划
- C.课程即目标
- D.课程即经验
-
结构主义的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基础是()
- A.维果茨基的理论
- B.皮亚杰的理论
- C.华生的理论
- D.杜威、皮亚杰、维果茨基的理论
-
幼稚园五指活动课程的提出者是()
- A.陈鹤琴
- B.陶行知
- C.张宗麟
- D.张雪门
-
教师与幼儿的关系是()
- A.人际关系
- B.社会关系
- C.师生关系
- D.上下级关系
-
注重以游戏为班级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建立值日生制度等是( )
- A.小班指导的重点
- B.中班指导的重点
- C.大班指导的重点
- D.混龄班指导的重点
-
幼儿园合理控制光线,要求窗户的面积应是地面的()
- A.1/4-1/2之间
- B.1/4-1/3之间
- C.1/3-1/2之间
- D.1/5-1/2之间
-
实施学前创造教育课程要求环境布置的内容应随季节、节日、教学任务、幼儿的兴趣爱好、需要和能力的变化而不断更新,体现了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中的()
- A.适合性原则
- B.效用性原则
- C.动态性原则
- D.主体性原则
-
以下不是现代优质师幼关系特征的是()
- A.互动性
- B.互主体性
- C.分享性
- D.权威性
-
认为“儿童发展是一个顺序模式的过程,这个模式是由机体成熟预先决定和表现的”是()
- A.弗洛伊德
- B.皮亚杰
- C.格塞尔
- D.华生
-
《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寄宿制幼儿园每日的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
- A.1小时
- B.2小时
- C.3小时
- D.4小时
-
根据美国学者Bronfenbrenner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的划分,幼儿所处的环境分为四种不同的界域,即( )
- A.微系统、中央系统、外部系统和宏观系统
- B.周围系统、中央系统、外部系统和宏观系统
- C.微系统、内部系统、外部系统和宏观系统
- D.微系统、中央系统、周围系统和宏观系统
-
幼儿园对幼儿进行体、智、德、美教育的主要手段是( )
- A.学习
- B.游戏
- C.劳动
- D.生活
-
托幼机构的教育特点具有()
- A.早期性
- B.情感性
- C.随机性
- D.计划性
-
在社会学研究中,第一次用“社区”一词的是()
- A.托马斯
- B.珍妮特
- C.滕尼斯
- D.米尼
-
早期教育首先影响孩子的发展是()
- A.智力
- B.生理
- C.性格
- D.心理
-
学前教育问题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学前教育进入飞速发展的时期是()
- A.20世纪50年代
- B.20世纪60年代
- C.20世纪70年代
- D.20世纪80年代
-
原始社会对儿童实行的是()
- A.公有私育
- B.私有私育
- C.公有公育
- D.私有公育
-
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创办了()
- A.儿童之家
- B.幼稚园
- C.性格形成新学园
- D.托儿所
-
把0-8岁儿童的教育称为幼儿教育的国家是()
- A.中国
- B.美国
- C.英国
- D.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