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09年1月份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自考真题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根据谈话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基本思路,以“我喜欢的糖果”为话题,设计一个中班谈话活动(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和活动过程的主要环节)。

  2. 简述早期阅读活动对儿童阅读能力发展的作用。

  3. 试述用整合教育的观念指导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

  4. 简述讲述活动中凭借物的主要作用。

  5. 简述认知相互作用论的语言学习模式的主要观点。

  6. 简述在现有条件下我国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

  7. 儿童早期阅渎能力发展

  8. 简述谈话活动的特点。

  9. 规范语言

  10. 前语言现象

  11. 活动教育观

  12. 编构故事活动

  13. 关于听说游戏,表述正确的是()

    • A.听说游戏是儿童自发组织的游戏
    • B.听说游戏是一种语言游戏
    • C.听说游戏是语言教学的游戏
    • D.听说游戏是一种规则游戏
  14. 自闭症儿童情感交往障碍在语言上的症状不包括()

    • A.经常沉默寡言,偶尔自言自语
    • B.经常重复一个词或词组、单句
    • C.缺少介词和连词
    • D.说话过于主动
  15. 幼儿园文学活动设计与组织的最后一个层次是()

    • A.创造性想象与语言表述
    • B.迁移作品经验
    • C.理解体验作品
    • D.学习文学作品
  16. 出生后大约一年半的时间内,儿童前语言感知能力的三种层次水平依次为()

    • A.辨音一辨调一辨义
    • B.辨调一辨音一辨义
    • C.辨调一辨义一辨音
    • D.辨音一辨义一辨调
  17. 将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介辅助语言教育活动,可以更完美地体现()

    • A.认知相互作用论
    • B.整合语言教育观
    • C.活动教育观
    • D.完整语言教育观
  18. 儿童早期阅读能力的研究发现,两三岁儿童最初的阅读行为是()

    • A.注意图画,但未形成故事
    • B.注意图画并形成故事
    • C.注意图画、阅读和讲故事
    • D.注意文字
  19. 听说游戏兼具的双重性质是()

    • A.学习和游戏
    • B.活动和游戏
    • C.练习和游戏
    • D.工作和游戏
  20. 需要说话的人独自构思和表达对某一内容的完整认识的语言活动是()

    • A.独自
    • B.交流
    • C.发码
    • D.倾听
  21. 在幼儿园文学活动中,向幼儿展示成熟的语言,可提高幼儿()

    • A.对语言层次性的认识
    • B.对语言多向性的认识
    • C.对语言多样性的认识
    • D.对语言功用性的认识
  22. 谈话活动不利于创设自由宽松氛围的做法是()

    • A.幼儿可以根据个人感受发表意见
    • B.幼儿语言必须规范
    • C.幼儿谈话内容不要求统一
    • D.幼儿可以说自己想说的话
  23. 听说游戏所包含的教育目标有具体的特点、练习的特点和()

    • A.含蓄的特点
    • B.直接的特点
    • C.激励的特点
    • D.控制的特点
  24. 在基本语言教育活动中,不符合让学前儿童积极活动的原则的做法是()

    • A.谈话活动应关注知识
    • B.重视学前儿童在活动中的操作
    • C.明确活动的对象
    • D.激发学前儿童活动的动机
  25. 儿童语言学习的四范畴包括语言规则范畴、语言内容的认知范畴、语言操作范畴和  ()

    • A.语言交际环境范畴
    • B.语法范畴
    • C.语言感知范畴
    • D.语言表征范畴
  26. 能够实现非面对面的交流,并可以满足有语言障碍儿童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是()

    • A.生活语言
    • B.口头语言
    • C.书面语言
    • D.文学语言
  27. 不属于表述行为培养的做法是()

    • A.重点培养有意识倾听能力
    • B.由简到繁地提高表述水平
    • C.逐步掌握口头语言
    • D.提高语言交际与语言运用能力
  28. “不一不行、不、不一行。”这种语言表述障碍属于()

    • A.构音障碍
    • B.言语流畅度障碍
    • C.情感性交往障碍
    • D.丢音障碍
  29. 完整语言教育观的基本内涵不包括()

    • A.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是完整的
    • B.学前儿童语言发展有赖于社会知识、认知知识和语言知识的整合习得
    • C.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完整的
    • D.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是真实的、形式多样的
  30. 早期阅渎活动提倡整合的阅读活动,整合的角度不包括()

    • A.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整合
    • B.语言和其他学习内容的整合
    • C.静态学习和动态学习方式的整合
    • D.识字和书写的整合
  31. 幼儿应学习的谈话规则不包括()

    • A.用适合角色的语言进行交谈
    • B.用轮流的方式进行交谈
    • C.有中心、有顺序、有重点地谈话
    • D.用修补的方法延续谈话
  32. 不属于双语教育的情形是()

    • A.幼儿园开设英语课
    • B.幼儿园两位带班教师使用两种不同语言组织活动
    • C.在幼儿园园内所有教师在不同时间使用两种不同语言组织活动
    • D.有的科目使用母语,有的科目使用第二语言
  33. 围绕文学作品教学开展的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

    • A.谈话活动
    • B.讲述活动
    • C.早期阅读
    • D.文学活动
  34. 违背屏幕呈现原则的做法是()

    • A.显示信息越丰富越好,图形越复杂越好
    • B.文字和图象清晰完整、布局合理
    • C.演示内容生动形象
    • D.注重艺术性和趣味性
  35. 将讲述活动分为叙事性讲述、描述性讲述和议论性讲述的分类依据是()

    • A.按凭借物特点
    • B.按编码特点
    • C.按对象特点
    • D.按发码特点
  36. 关于讲述活动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讲述活动有相对正式的语境
    • B.讲述活动一般不需要凭借物
    • C.讲述活动有一定的凭借物
    • D.讲述活动旨在锻炼一种独自语言
  37. 在谈话活动中,帮助幼儿与他人进行交谈的语言是()

    • A.口头语言
    • B.书面语言
    • C.独白语言
    • D.文学语言
  38.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可分解为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和活动目标三个不同的层次,这一分类的根据是()

    • A.分类结构
    • B.层次结构
    • C.内部结构
    • D.外部结构
  39. 制定的评价标准要有依据,这属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评价的()

    • A.教师参与评价原则
    • B.参照性原则
    • C.客观性原则
    • D.全面性原则
  40. 作为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将对整个活动设计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是()

    • A.活动内容的选择
    • B.活动结构的研究
    • C.活动目标的制定
    • D.活动过程的展开
  41. 前语言发音阶段大致可分为单音发声、音节发声和()

    • A.语义发声
    • B.语调发声
    • C.前词语发声
    • D.语气发声
  42. 儿童语言中的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和系列规则是指()

    • A.语言内容
    • B.语言形式
    • C.语言运用
    • D.语言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