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份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自考真题试卷
-
案例:刚上中班的菲菲可以毫不困难地数出四只小猫玩具,但却认不出数字“4”,而和她同岁的佳佳能读出数字“4”,但让他说出这个数字(指“4”)可以表示什么则感到困惑不解。 请用所学知识分析这两位儿童的表现,并谈谈如何指导幼儿认识数字?
-
试述学前儿童几何形体概念的发展。
-
请为小班幼儿设计一个“分类”的数学教育活动。
-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有哪些基本的观点?
-
如何引导学前儿童理解初步的空间概念?
-
学前儿童对物体的量的认识特点是什么?
-
为什么要对学前儿童进行数学教育?
-
学前儿童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有哪些?
-
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顺序经历了( )
- A.对应
- B.口头数数
- C.按物计数
- D.说出总数
- E.按数取物
-
中班幼儿认识几何形体教育的要求是( )
- A.认识圆形
- B.认识正方形
- C.认识长方形
- D.认椭圆形
- E.认识梯形
-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评价的一般步骤是( )
- A.确定评价目标
- B.确定评价人员
- C.设计评价方案
- D.实施评价方案
- E.处理评价结果
-
以下属于小班儿童数学教育目标的是( )
- A.认识 “1”和“许多”及其关系
- B.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 C.学习按物体的一个特征进行分类
- D.初步理解早上、晚上、白天、黑夜的含义
- E.认识10以内的数字
-
学前儿童数学操作活动的设计应考虑的要素有( )
- A.目标
- B.材料
- C.规则
- D.形式
- E.指导和评价
-
学前儿童最初认识空间方位关系的参照系统是( )
- A.客观对象
- B.空间距离
- C.自己的身体
- D.知识掌握
-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评价中以儿童为评价对象的评价是( )
- A.学前儿童课程评价
- B.学前儿童发展状况评价
- C.相对性评价
- D.绝对性评价
-
通过教育评价,我们可以对教育过程的各个方面进行科学的( )
- A.分析
- B.督査
- C.鉴别
- D.认识
-
与儿童对时间的理解密切相关的是他们的( )
- A.生活经验
- B.时间认知
- C.时间知识
- D.时间概念
-
在幼儿园进行的测量活动的主要形式是( )
- A.自然测量
- B.标准测量
- C.精确测量
- D.简易测量
-
幼儿对图形认识的难易顺序,主要与幼儿的( )
- A.知识及生活经验相关
- B.知识及教育训练相关
- C.生活经验及教育训练相关
- D.知识及思维发展水平相关
-
数的分解与组成能力的发展就其本质而言是儿童( )
- A.数概念的形成
- B.概念水平的数运算
- C.运算能力的发展
- D.部分与整体的认识
-
在认识几何形体的教育中,教师应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感知和体验几何形体的( )
- A.基本特点
- B.基本结构
- C.基本形态
- D.基本构成
-
幼儿直接运用抽象的数概念进行的加减运算是( )
- A.操作水平的加减
- B.动作水平的加减
- C.表象水平的加减
- D.概念水平的加减
-
幼儿在解答加减应用题时,常会受题目中内容和情节的影响,他们往往把应用题当作一个故事或谜语,而不注意题目中的( )
- A.结构关系和问题
- B.逻辑关系和问题
- C.数量关系和问题
- D.功能关系和问题
-
进行比较时,一般是先把一组物体摆成一行,再把另一组物体逐个一对一地重叠到前一组物体上面,比较两组物体是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的方法是( )
- A.并置法
- B.重叠法
- C.并放法
- D.对应法
-
儿童开始理解数的实际意义的标志是( )
- A.口头数数
- B.按物点数
- C.说出总数
- D.按数取物
-
儿童数概念的形成和建立,有赖于对( )
- A.一一对应关系的理解
- B.等量关系的
- C.包含关系的理解
- D.序列化关系的理解
-
观察、演示、示范、范例、现代化教学手段等以直接知觉为主的教学方法是( )
- A.直观的方法
- B.练习的方法
- C.口语的方法
- D.实践的方法
-
使两个不同的动作一一对应,在计数活动中口念数词和手点实物的动作是( )
- A.加法性协调
- B.顺序性协调
- C.操作性协调
- D.对应性协调
-
数理逻辑知识的获得涉及到对客体的动作,即由儿童对物体的( )
- A.行动而建构的
- B.知识而建构的
- C.应用而建构的
- D.感知而建构的
-
儿童持续不变的等量的逻辑观念是( )
- A.守恒的观念
- B.等量的观念
- C.对应的观念
- D.序列的观念
-
幼儿数学教育内容中起着发展思维作用的核心因素是( )
- A.结构关系
- B.数量关系
- C.逻辑关系
- D.顺序关系
-
教师“教”的作用,其实并不在于给儿童一个结果,酿于为他们提供( )
- A.学习材料
- B.学习活动
- C.学习的环境
- D.学习方法
-
数学教育目标中除重视儿童智力发展、思维的培养,而且应重视儿童良好个性等的( )
- A.整体发展
- B.优先发展
- C.顺序发展
- D.有效发展
-
有人说,儿童学习数学,是从“数行动”发展到“数概念”的过程。这句话生动地说明了 儿童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是( )
- A.从数学知识的应用到数学知识的掌握
- B.从外部的动作逐渐内化于头脑中的
- C.从数学操作活动到数学知识的获得
- D.从知识到概念
-
幼儿学习的目的是( )
- A.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
- B.为进人小学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 C.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 D.进行一定的科学探索
-
早期数学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培养儿童基本的( )
- A.数学知识
- B.数学能力
- C.数学素养
- D.数学认知
-
学前儿童数学兴趣主要表现为对具体的( )
- A.数学知识的兴趣
- B.数学游戏的兴趣
- C.数学学习的兴趣
- D.数学活动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