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普通心理学考研试题及答案2(专业基础综合)
-
论述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
-
容易导致初中生产生反抗行为的具体情况是( )
- A.独立意识受到阻碍
- B.自主性被忽视或受到妨碍
- C.当个性伸展受到阻碍时
- D.当成人强迫初中生接受某种观点时
-
高中生自我评价的特点有( )
- A.由他人的态度和反应折射到自身而产生的
- B.缺少内在性
- C.能认识到自己比较稳定的个性品质
- D.主要出自于对失败和挫折的反省
-
高中生自我意识高度发展的表现有( )
- A.自我分化为“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两部分
- B.评价自己时将个性成长放在首位
- C.自我评价成熟
- D.道德意识高度发展
-
少年期的心理矛盾有( )
- A.追求独立与依赖
- B.心理闭锁与需求理解、交流
- C.自以为是与自卑
- D.否定童年与留恋童年
-
初中生的心理水平呈现出( )
- A.半成熟性
- B.半矛盾性
- C.半幼稚性
- D.半开放性
-
青春期情绪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
- A.不能自我控制的情绪波动
- B.社会性情感开始发展
- C.情感内容日益具有社会化性质
- D.青春期躁动
-
进入青春期以后,初中生与父母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表现在( )
- A.与父母的情感逐渐冷淡
- B.反对父母的控制与干涉
- C.重视父母的建议
- D.父母的榜样作用减弱
-
青少年直至成年早期的个体一般处于( )
- A.阶段1
- B.阶段2
- C.阶段3
- D.阶段4
-
第二反抗期的主要表现是( )
- A.追求“成人”地位
- B.青春期烦躁
- C.情绪易波动
- D.反抗
-
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和确立是( )
- A.青少年期的重要任务
- B.动态发展的
- C.青少年期完成的
- D.毕生发展的
-
形成第二反抗期的原因包括( )
- A.心理原因
- B.生理原因
- C.社会原因
- D.人格原因
-
青少年的生理发展变化的主要表现有( )
- A.身高快速增加
- B.体重快速增加
- C.第二性征出现
- D.认知发展
-
初中生在思考、分析问题时极易钻牛角尖,经常陷入思想的死潭而不能自拔的现象与( )有关
- A.思维的全面性
- B.思维的批判性
- C.思维的片面性
- D.思维的创造性
-
青春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表现为( )
- A.对老师开始评头论足
- B.盲目崇拜老师
- C.即使不喜欢某位老师,但对其所讲授的科目却能认真听课
- D.老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权威
-
人身高的增长有两个高峰,第二高峰出现在( )
- A.幼儿期
- B.小学阶段
- C.初中阶段
- D.高中阶段
-
研究表明,( )的青少年患有过中等程度的抑郁
- A.8%~10%
- B.12%~15%
- C.15%~20%
- D.5%~6%
-
个体生长的第二个高峰是( )
- A.幼儿期
- B.童年期
- C.少年期
- D.青年初期
-
科尔伯格的研究方法是通过个别访谈对儿童和青少年提出一系列道德两难问题,要求他们做出判断和说明理由。研究者依据被试提供的理由中( )划分出不同的发展水平
- A.隐含的是非观念
- B.隐含的动机和结果
- C.隐含的对错行为
- D.隐含的内在认知结构
-
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矛盾主要来自( )
- A.心理发育快于生理发育
- B.生理发育快于心理发育,身心处于非平衡状态
- C.心理发育跟不上周围环境的变化
- D.心理发育速度过快而社会交往发展相对滞后
-
在同伴关系上,已摆脱团伙式交往为主的时期在( )
- A.幼儿期
- B.中学时期
- C.小学低年级时期
- D.小学高年级时期
-
“心理断乳期”指的是( )
- A.童年期
- B.青春期
- C.青年期
- D.青春期到青年初期
-
下列属于高中生情绪特点的是( )
- A.外露性
- B.内隐文饰性
- C.迅速性
- D.以上答案都不对
-
个体形成与社会要求相背离的同一性,形成了社会不予承认的,反社会的或社会不能接纳的危险角色,这属于( )
- A.自我同一性扩散
- B.自我同一性缺乏
- C.消极自我同一性
- D.自我同一性过剩
-
一个人过分地卷入特定团体或某种亚文化中的特定角色中而绝对地排他,坚信他的方式是唯一的方式,这属于( )
- A.自我同一性扩散
- B.自我同一性缺乏
- C.消极自我同一性
- D.自我同一性过剩
-
青少年掌握字词概念的转折点是在( )
- A.初中一年级
- B.初中二年级
- C.初中三年级
- D.高中一年级
-
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飞跃期是( )
- A.幼儿期
- B.童年期
- C.青春期
- D.青年期
-
在思维活动中善于严格地分析思维材料并精细地检查思维过程的思维品质,属于( )
- A.思维的全面性
- B.思维的批判性
- C.思维的片面性
- D.思维的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