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邮政投递员中级考试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无法投递的包裹退回时,在相关邮件接收登记簿上批注退回原因。

    • 正确
    • 错误
  2. 包裹改寄时,在包裹正面左上角粘贴改退批退。

    • 正确
    • 错误
  3. 对退回的国际邮件,应将邮件上原书收件人地址邮编划一横线划销,但不竿划销收件人姓名,且划销部分的字迹仍可看出。

    • 正确
    • 错误
  4. 无法投递的包裹按照寄件人在包裹详情单上标注的声明处理,没有标注的按无着邮件。

    • 正确
    • 错误
  5. 改寄邮件的改寄地址应批注于划销的“退回”后面。

    • 正确
    • 错误
  6. 外埠函件改寄时,按照原函件种类的发寄方式改寄,一律免收改寄费。

    • 正确
    • 错误
  7. 当班未能投出的应于下班再投的报刊,可存放在相关投递员个人格口或抽屉内。

    • 正确
    • 错误
  8. 对需要办理改寄的邮件,应在邮件封面上粘贴“改退批条”,批明改寄地址后办理相关改寄手续。

    • 正确
    • 错误
  9. 在百家姓中,“严”为“阚”姓的繁体字。

    • 正确
    • 错误
  10. 如一件邮件经多次再投,则每次班都必须粘贴再投邮件批条,后粘的批条可以覆盖住上次班批注项目。

    • 正确
    • 错误
  11. 再投邮件可直接在邮件封面上批明再投原因。

    • 正确
    • 错误
  12. 办理报刊改寄,期刊改寄到半年底、季度底。

    • 正确
    • 错误
  13. 优惠订阅的报刊也可以办理退订。

    • 正确
    • 错误
  14. 报刊改寄可从用户提出改寄申请后的任意一期起。

    • 正确
    • 错误
  15. 上缴报刊款,应填写或打印“报刊缴款单”一式三份,连同报刊款当日向出纳员缴清。

    • 正确
    • 错误
  16. 开写报刊费收据时,起止订期不按报刊的期别填写。

    • 正确
    • 错误
  17. 整订期刊的收订款计算方法为该期刊的季价(半年价)乘以定期。

    • 正确
    • 错误
  18. 长期订阅的报刊,可分月、分季、分半年开写收据。

    • 正确
    • 错误
  19. 各类灭火器均不能补救电压超过5000伏的带电物体火灾。

    • 正确
    • 错误
  20. 骑乘摩托车投递邮件时,行车途中如确需要接听移动电话,应简短应答并从速挂簖,以保安全。

    • 正确
    • 错误
  21. 商业信函包括()及其他商业信函。

    • A.有址广告信函
    • B.无址广告信函
    • C.帐单
    • D.企业明信片
  22. 国内汇兑业务按处理时限分为普通汇款和()。

    • A.电子汇款
    • B.加急汇款
    • C.特加急汇款
    • D.汇款人自行通知汇款
  23. 邮政储蓄基本业务中,人民币储蓄分为()三类。

    • A.活期储蓄
    • B.定期储蓄
    • C.存本取息定期储蓄
    • D.定活两便储蓄
  24. 以下邮件中,()可以作为国际挂号信函交寄。

    • A.航空邮简
    • B.3千克的小件包裹
    • C.4千克的印刷品专袋
    • D.盲人读物
  25. 下列属于禁止寄递的物品是()

    • A.包装不妥,可能污染其他有的物品
    • B.妨碍公共卫生的物品
    • C.容易腐烂的物品
    • D.包装不能确保内件安全,不适合邮递条件的物品
  26. 各类邮件的封面不能用()书写。

    • A.碳素笔
    • B.粉笔
    • C.铅笔
    • D.红色笔
  27. 以下有关邮件资费的选项中,()是正确的。

    • A.一件重180克的国内外埠平常印刷品应收取资费0.9元
    • B.国内明信片不分本、外埠,其基本资费为每件0.6元
    • C.重量在20克以内的国内平信不分本、外埠,其基本资费为每件0.6元
    • D.国内特快专递邮件以起重500克或其零数为计费单位
  28. 下列有关邮件重量限度的选项中,()是正确的。

    • A.国内印刷品每件的重量限度为37千克
    • B.国内普通包裹每件的重量限度为25千克
    • C.国内脆弱包裹每件的重量限度为10千克
    • D.国内信函每件的重量限度为2千克
  29. 凡在邮件封面上写明收件人的姓名,指定存留的邮局名称和寄件人的名址,并注明“××邮局存局侯领”字样的()都可以作为存局侯领邮件交寄。

    • A.邮送广告
    • B.普通邮件
    • C.普通包件
    • D.特快专递邮件
  30. 国内邮件的邮资凭证包括()

    • A.邮票
    • B.印在邮资信封上的邮票图案
    • C.邮资机打印的邮资附志
    • D.特快专递邮件上加盖的带有“EMS”字样的收寄日戳
  31. 邮政物流详情单一式五联,其中第一联为()。

    • A.收寄局存留联
    • B.寄达局留存联
    • C.寄件人留存联
    • D.收件人留存联
  32. “档案寄送清单”正份随相关档案封成专套,按()寄送档案部门,副份留底备查。

    • A.平常邮件
    • B.挂号邮件
    • C.特快专递邮件
    • D.印刷品
  33. 配送物流邮件时,应请收件人在第()联上签字。

    • A.一、三、五
    • B.一、二、三
    • C.一、二、五
    • D.二、三、四
  34. 填写进口给据邮件平衡合拢交接登记薄时,进口数据中的“上班存”栏填写上次班留存的()给据邮件数据。

    • A.改寄
    • B.再投
    • C.退回
    • D.无法投递
  35. 填写进口给据邮件平衡合拢交接登记薄时,投递数据中的“公事”栏写()邮件总件数。

    • A.投交邮政公事
    • B.投交企业
    • C.投交政府
    • D.投交学校
  36. 收件人拒收和明显无法投递的国际函件应立即退回,由于其他原因无法投递的,应保管()。

    • A.一个月
    • B.二个月
    • C.三个月
    • D.六个月
  37. 退回的包裹按()至新的投递局包裹资例(包括挂号费,但不再收取保价费)计收退回费。

    • A.收寄局
    • B.原投递局
    • C.中转局
    • D.原投递局所属中心局
  38. 无法投递的待取报刊保管时间为()。

    • A.7天
    • B.10天
    • C.半个月
    • D.一个月
  39. 无法投递的各类函件一律()。

    • A.改为局内投交
    • B.做无着邮件处理
    • C.退回寄件人
    • D.退回收寄局
  40. 无法投递的特快专递邮件一律退回原寄局,由原寄局通知寄件人到邮局领取。如无法退回寄件人,保管期满()寄件人仍不领取的,按无着邮件处理。

    • A.十天
    • B.半个月
    • C.一个月
    • D.三个月
  4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无法投递邮件.

    • A.收件人外出,又无人代收
    • B.收件人的地址书写不详或错误
    • C.收件人拒收邮件或拒翻覆应付的费用
    • D.收件人是已经撤消的单位,又无合法代收单位
  4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无法投递的邮件。

    • A.原书写地址无此单位或无此人
    • B.收件人迁移新址不明
    • C.收件人死亡,又无家属代收
    • D.收件人无证件,不能确认身份
  43. 对改寄的邮件,除将邮件上原书收件人地址、邮编双线划销以外,还应在邮件封面()加注“改”字,以引起各环节醋栗人员的注意。

    • A.左上角
    • B.右上角
    • C.左下角
    • D.任意位置
  44. 国际邮件退回时,退回,退回原因在批条的“□”内划()。

    • A.×
    • B.○
  45. 退回的()不贴改退批条,直接在邮件封面上批注并送交主管人员检查盖章后予以退回。

    • A.包裹
    • B.印刷品
    • C.特快专递邮件
    • D.保价信函
  46. 再投的特快专递邮件,要填写特快专递邮件再投批条,并粘贴在()。

    • A.邮件封面左上角
    • B.邮件背面
    • C.邮件封面右上角
    • D.邮件详情单上
  47. 对同一原因经()次投递仍未投出而改为局内投交的给据邮件,应在投递邮件清单相关歉收栏内批注“局内投交”字样。

    • A.一
    • B.二
    • C.三
    • D.四
  48. 使用再投批条,要在规定位置清晰加盖当班投递日戳和()。

    • A.支局长名章
    • B.投递局长名章
    • C.挂号员名章
    • D.投递员名章
  49. 再投邮件批条用牢固地粘贴在邮件封面的()。

    • A.左上角
    • B.右上角
    • C.左下角
    • D.右下角
  50. 办理报刊改寄,报纸改寄到()。

    • A.本月底
    • B.本季底
    • C.半年底
    • D.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