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质量检验技术考试复习题2
-
气相色谱仪分离混合物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
合成着色剂的薄层层析分离测定的原理
-
索氏提取法测食品脂肪含量时,如何判断抽提是否完全?
-
简述双硫腙比色法测定食品中铅含量的原理。
-
食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是什么?
-
简述酚磺酞比色法测糖精钠的原理。
-
简述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原理。
-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仪器包括哪四大部分?原子化方法有哪几种?
-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也是先分离再测定,常用的分离和检测方法有哪些?
-
什么叫食品添加剂
-
有机氯农药提取液的浓缩常在()中进行;提取食品中有机氯农药常用()有机溶剂作提取剂。
-
薄层色谱中最常有的固定相是()
-
有机磷、有机氯农药定量检测时都可用()法。检验食品中有机磷农药含量的定性实验是:()和()。
-
水俣病是因为误食()引起的。它的毒性最大的化合物是甲基汞。
-
使双硫腙比色法有特异性,常用的控制方法是控制PH值和加入掩化剂;双硫腙很易氧化,纯的双硫腙应()、()保存。
-
含砷食品经湿法消化后砷全部转化为三价砷,最终根据产生的胶状的银呈现(),可比色测定。
-
测铅时,加入氰化钾目的是掩蔽干扰离子,必须在碱性条件下加入。测铅时,加入柠檬酸铵目的是防止碱土金属在碱性条件下沉淀带走铅,加入盐酸羟胺的目的是将()还原为()。
-
测定食品中微量元素时,通常要加入哪种类型试剂:();掩蔽剂;螯合剂来排除干扰。
-
常见的有毒元素有()、()、铅、砷等。
-
测定蔬菜中VC含量时,加入()的作用是防止VC被氧化。
-
测定食品中汞含量时,一般不能用()进行预处理。
-
测定脂溶性维生素的分析方法有()和比色法。
-
费林试剂由甲、乙溶液组成,甲为()、(),乙为()、()、()
-
还原糖通常用氧化剂为()标准溶液进行测定。指示剂是()。
-
常用的糖类提取剂有()和()。
-
测定样品中糖类时,常用的澄清剂有(),乙酸锌和亚铁氰化钾,()。
-
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步骤分为(),();();()。
-
测定含磷脂较多的鱼、肉、蛋制品中脂肪含量常采用()。测定一般食品中总脂肪含量常采用酸水解法。
-
食品中的总酸度测定,一般以食品中具有代表性的酸的含量来表示。牛乳酸度以(),肉、水产品以乳酸表示,蔬菜类以(),苹果类、柑橘类水果分别以苹果酸、柠檬酸表示。
-
测定食品酸度时,要求所用的水必须为(),目的是除去其中的()。
-
糖果中水分测定应采用减压干燥,温度一般为(),真空度为()。
-
测定蔬菜中水分含量时,要求准备的仪器设备有:分析天平、常温常压干燥箱、干燥器、称量瓶。因为蔬菜中水分含量>14%,故通常采用()进行测定,恒重要求两次测量结果之差小于2mg。
-
共沸蒸馏法测定样品中的水分时,常用的有机溶剂有()、()、()。
-
测定样品中水分含量:对于样品是易分解的食品,通常用减压干燥方法;对于样品中含有较多易挥发的成分,通常选用水蒸气蒸馏法;对于样品中水分含量为痕量,通常选用()。
-
取一洁净的称量瓶在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后称得重量为3.1200g,准确称取全脂乳2.0008g放入称量瓶中,置于105℃的干燥箱内干燥至恒重,称得质量为4.8250g,则全脂乳粉的水分含量为()
-
化学试剂的等级AR、CP、LR分别代表()、()、()。
-
称取20.00g系指称量的精密度为()。
-
根据四舍六入五成双的原则,64.705、37.735保留四位有效数字应为()、()。
-
食品分析的一般程序包括()、()、预处理、()和数据记录与处理
-
食品分析与检验可以分为()、()、仪器检验、感官检验。样品的制备的目的是保证样品均匀一致,使样品其中任何部分都能代表被测物料的成分。
-
根据误差的来源不同,可以将误差分为()和系统误差。
-
均匀的固体样品如奶粉,同一批号的产品,采样次数可按()(填公式)决定,所以,200袋面粉采样()次。
-
食品分析技术常采用的分析方法有:()、()、感官分析法。
-
样品采样数量为:样品一式三份,分别供()、()、()。
-
精密度通常用偏差来表示,而准确度通常用()来表示。
-
系统误差通常可分为()、()及(),在食品分析中消除该误差的常用手段有:回收率实验、空白实验和仪器校正。
-
葡萄糖在浓硫酸的作用下能生成羟甲基呋喃甲醛,再与蒽酮作用生成一种的化合物,在()波长下有最大吸收。
-
维生素A与三氯化锑和三氯甲烷溶液反应,能形成(),在620nm波长处有吸收。
-
食品中有害物质可分为三类:一是生物性有害物质,二是();三是物理性有害物质。
-
总汞包括无机汞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