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保管员考试题库初级选择题(1)
-
使用散粮火车卸车装置时,应先启动除尘系统,再进行()作业。
- A.卸车
- B.输送
- C.装车
- D.清理
-
面粉储藏,可根据面粉水分大小,采取不同的储藏方法,水分在13%以下,可用()储藏,水分在13-15%的采用通风垛储存。
- A.散装
- B.露天
- C.实垛
- D.化学
-
当油罐起火时,应用消火栓或消防水炮对储油罐()进行冷却降温。
- A.罐壁
- B.周边空气
- C.地面
- D.罐外储油
-
转仓、转堆时,要组织好所用的()。
- A.方案
- B.机械设备
- C.方法
- D.计划
-
职业道德对员工在职业活动中规范自己的言行及调节行为习惯起着()作用。
- A.一般
- B.多余
- C.无效
- D.重要
-
药材甲长椭圆形,暗褐色,略有光泽;触角11节,3~8节念珠状,9~11节扁平膨大;前胸背板中央明显隆起,后缘比鞘翅基部宽;鞘翅上()。
- A.无明显细毛
- B.有明显黄斑
- C.无明显纵沟纹
- D.有明显纵沟纹
-
粮食仓储从业人员“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集中反映了企业职工的()精神。
- A.遵纪守法
- B.爱岗敬业
- C.团结协作
- D.保守秘密
-
磷化氢气体检测仪内装有印刷电路板、声光报警器、充电电池、()等部件。
- A.气传感器
- B.电传感器
- C.充电传感器
- D.电化学传感器
-
入库粮油堆放要做到“五分开”,即不同品种分开、质量好次分开、()、新粮与陈粮分开、有虫粮与无虫粮分开。
- A.不同产地分开
- B.不同收割方式分开
- C.干粮与湿粮分开
- D.不同车次分开
-
()和心白的形成与稻谷的品种以及稻谷生长过程中的气候、雨水、肥料不适宜有关。
- A.腹白
- B.胚
- C.腹沟
- D.背沟
-
安全生产是指保护劳动者在()、经营活动中的人身安全、健康和财产安全。
- A.生产
- B.生活
- C.考察
- D.所有行为
-
黑菌虫成虫体长5.5~7mm,椭圆形,漆黑色,有光泽;触角从第5节开始向内侧逐渐扩张呈锯齿状;前胸背板();前足胫节末端向外侧明显扩张。
- A.两侧缘呈弧形
- B.两侧缘,前半部较直,后半部弧形
- C.后半部弧形,前半部较直,与前缘呈直角
- D.两侧缘,前半部弧形,后半部较直,与后缘呈直角
-
用水泥砂浆粘贴板状保温材料时,水泥、石灰膏、同类保温材料的碎料的配合比为()(体积比)。
- A.1∶1∶10
- B.1∶2∶10
- C.1∶3∶10
- D.1∶4∶10
-
职业道德具有()。
- A.职业性和成熟性
- B.职业性和间断性
- C.非职业性和非成熟性
- D.非职业性和成熟性
-
如果粮食堆垛内水分普遍过高,靠自然通风达不到理想的通风效果时,可采用()方式强制通风,避免因水分过高出现坏粮事故。
- A.干燥
- B.机械通风
- C.谷冷
- D.环流熏蒸
-
要想做到合理通风,不仅要求能把握有利的条件,同时还要求必须根据气温、气湿、仓温、仓湿、粮温、粮油水分以及粮油种子()原理等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加以判断和确定。
- A.热平衡
- B.吸湿平衡
- C.解吸平衡
- D.温度平衡
-
粮食入仓后的水分变化,除了仓房漏雨、仓墙、地坪渗漏等原因外,都是空气()变化引起的。
- A.气体成分
- B.气流速度
- C.温度
- D.湿度
-
散粮火车卸车装置卸粮开始时,先开启()系统,待除尘系统的风机和除尘器状态稳定后再开始卸粮。
- A.除尘
- B.输送
- C.提升
- D.称重
-
液压翻板的液压系统如发生故障,应先检查电磁换向阀的电磁铁工作是否正常,检查各个滤油器和()是否堵塞,发现问题及时更换或清理。
- A.开关
- B.阀门
- C.空气滤清器
- D.油路
-
经常参加熏蒸的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 A.每年
- B.2年
- C.3年
- D.5年
-
黑毛皮蠹身体呈椭圆形,黑色,触角11节(),雄虫末节特长,牛角形,约为9、10两节之和的3~4倍;雌虫末节较长,约等于9、10两节之和;前胸背板边缘及鞘翅基部密被金黄色毛。
- A.叶片状
- B.鳃片状
- C.棍棒状
- D.长丝状
-
一般低货位的火车散粮卸载方式,输送机常设在卸粮坑下的地下廊道内,粮食由车厢流入卸粮坑,再进入()。
- A.斗式提升机
- B.地下通廊
- C.输送机
- D.卸粮口
-
道德和法律所起作用的范围是()的。
- A.随时间变化
- B.不相同
- C.相同
- D.无穷
-
黑粉虫幼虫体长(),身体呈半圆筒形,黑褐色,体壁显著骨化;腹末臀叉纵轴线与虫体背面呈明显钝角;各足转节腹面近末端有一根刺。
- A.32~35mm
- B.3.2~3.5mm
- C.32~35cm
- D.0.32~0.35cm
-
“一符四无”粮仓的“四无”是指粮仓无虫害、无霉变、()、无事故。
- A.无家禽
- B.无家畜
- C.无鼠雀
- D.无活虫
-
磷化氢熏蒸完成后应对粮堆中的害虫死亡情况进行检查,方法与熏蒸前虫情检查方法基本相同,()。
- A.结果相对独立
- B.与熏蒸前检查结果无关
- C.不用与熏蒸前的虫害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 D.并与熏蒸前的虫害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
储粮害虫的检查期限规定:()低于15℃时,检查期限由各地自定。
- A.地温
- B.粮温
- C.仓温
- D.墙温
-
在正常情况下仓温总是比储粮温度()。
- A.变化快
- B.低
- C.变化辐度小
- D.高
-
低水分粮食的变质,几乎都是由()活动所致。
- A.根霉
- B.交链孢霉
- C.曲霉
- D.青霉
-
粮食发热初发阶段可能生长的霉菌是()。
- A.棕曲霉
- B.白曲霉
- C.杂色曲霉
- D.局限曲霉
-
磷化氢环流熏蒸过程中,气体取样点深度在粮面下()。必要时可在其它部位增设气体取样点。
- A.10cm~20cm
- B.20cm~30cm
- C.30cm~50cm
- D.50cm~70cm
-
定期清理散粮火车卸车装置中()上的杂物,保证粮食流通。
- A.输送机
- B.提升机
- C.各部分
- D.大杂格栅
-
昆虫的取食器官称为口器,各种昆虫因食性和取食方式不同,口器的类型也不同。取食固体食物的口器为()。
- A.刺吸式
- B.虹吸式
- C.舔食式
- D.咀嚼式
-
用于磷化氢熏蒸环境中的安全监测的仪器是()。
- A.毒气检测仪
- B.磷化氢检测管
- C.磷化氢检测仪
- D.磷化氢报警仪
-
本岗位的操作规程,()岗位操作。
- A.只适用于本
- B.不适用于任何
- C.不适用于本
- D.不能指导本
-
磷化氢气体报警仪的测量范围为:()。
- A.0-20ml/m3
- B.0–20l/m3
- C.0-1000ml/m3
- D.0-1000l/m3
-
职业道德对员工在职业活动中规范自己的言行及调节行为习惯起着()作用。
- A.重要
- B.多余
- C.无效
- D.重复
-
静止角与散落性的关系是:散落性差,静止角()。
- A.小
- B.大
- C.不变
- D.相同
-
启动计算机粮情检测系统时,应按顺序启动工作电源、计算机、()。
- A.检测分机
- B.系统软件、检测分机
- C.检测主机、系统软件
- D.检测主机、系统硬件
-
在下列要求中,()不是对粮食仓房结构的要求。
- A.隔热性
- B.采光性
- C.气密性
- D.防漏性
-
磷化氢熏蒸开始之前不用填写记录卡的内容是()。
- A.施药情况
- B.气候
- C.仓情
- D.粮情
-
对于磷化氢环流熏蒸,要求小功率的风机,其风扇边缘的线速小于40m/s和管道作业的压力降小于()。
- A.1000Pa
- B.1500Pa
- C.2000Pa
- D.2500Pa
-
()是谷类粮食养分的储存场所。在谷类粮食籽粒萌动发芽时提供生长的养料。它是人类食用的主要部分。
- A.皮层
- B.胚
- C.胚乳
- D.子叶
-
用低温抑制霉菌在粮堆中的发展必须配合控制(),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 A.粮堆温度
- B.粮堆湿度
- C.粮食的含水量
- D.粮堆气体成分
-
下列关于粮油感官检验场所的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感官检验场所要固定,需设置专门的房间并配备相关的设备
- B.感官检验场所要避免有大面积刺眼的颜色存在
- C.感官检验场所要保持安静,不要过于嘈杂
- D.感官检验场所的空气要清新
-
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规定,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动用中央储备粮。
- A.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
- B.国务院
- C.国家粮食局
- D.省级粮食局
-
下列对粮食霉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粮食霉变是否发生及发展快慢,主要决定于粮食种类
- B.微生物在高于RH65~70%等有利的环境中,便开始代谢活动,粮食也开始霉变
- C.作为发生“粮食霉变事故”的起始标志是生霉阶段
- D.粮食霉变过程是分为三个阶段的依据是粮堆温度
-
烟草甲身体呈椭圆形,暗赤褐色,有光泽;触角11节锯齿状;前胸背板半圆形,后缘与鞘翅基部等宽;鞘翅()。
- A.表面不光滑,无纵刻点纹
- B.表面不光滑,有纵刻点纹
- C.表面光滑,有纵刻点纹
- D.表面光滑,无纵刻点纹
-
除包装粮通风垛之外,自然通风降水能力是非常()。
- A.经济的
- B.优越的
- C.良好的
- D.有限的
-
当粮食水分较低时,粮食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受到()。
- A.促进
- B.抑制
- C.发展
- D.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