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保管员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1)
-
北方地区钢筋混凝土屋盖宜做架空隔热层或采用新型隔热材料。
- 正确
- 错误
-
消防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 正确
- 错误
-
入库粮油堆放要做到“五分开”,即不同品种分开、不同产地分开、不同批次分开、新粮与陈粮分开、有虫粮与无虫粮分开。
- 正确
- 错误
-
对于大粒粮,因粒间的孔隙较大,因而杂质往往会在包装或粮堆的中下部,取样时应尽量深入到中下部。
- 正确
- 错误
-
当膳食中长时期缺乏某一种维生素时,就会引起代谢紊乱,因而产生相应的疾病,这类疾病称为“维生素缺乏症”。
- 正确
- 错误
-
道德对人们行为所干涉的范围要比法律广泛。
- 正确
- 错误
-
大豆不完善粒包括未熟粒、虫蚀粒、病斑粒、破碎粒、生芽涨大粒和霉变粒等。
- 正确
- 错误
-
手抓一把粮食,察看粮粒表面的清爽程度以及各类杂质、无食用价值粮粒和异种粮粒的数量、比例,从而估测杂质含量。
- 正确
- 错误
-
粮情检测系统控制室应到达干燥、密闭,且防虫性能良好的要求。
- 正确
- 错误
-
熏蒸人员在分药投药放气和处理残渣等过'程中,都必须佩戴具有良好防毒性能、型号合适的防毒面具,穿工作服,戴手套。
- 正确
- 错误
-
“一符四无”粮仓的“四无”是指粮仓无虫害、无霉变、无鼠雀、无事故。
- 正确
- 错误
-
开始通风记录的内容是日期、时间、大气温湿度。
- 正确
- 错误
-
储粮害虫的检查期限规定:气温低于15℃时,检查期限由各地自定。
- 正确
- 错误
-
对发热霉变粮堆通风降湿热前无需粮情检查。
- 正确
- 错误
-
校正粮情测控系统标准温度计的最小分度值为1℃。
- 正确
- 错误
-
气调储藏技术可归纳为生物降氧和人工气调两大类,人工气调以吸附、充入或置换气体为理论根据。
- 正确
- 错误
-
结合水与粮粒内的亲水物质(如蛋白质、淀粉等)紧密结合,不具有天然水的性质,不参与粮食的生化反应,不为微生物所利用,即使受热也不易除去的水分。
- 正确
- 错误
-
磷化氢环流熏蒸及施药的方式要根据的储粮情况、设施配套情况、仓房及其环境情况来确定。
- 正确
- 错误
-
定等标准以手搓籼型稻谷的整精米率为≤50.0%。
- 正确
- 错误
-
如果扦样管中油脂澄清透明,说明油中杂质含量少;如果扦样管内的油脂中颗粒状、絮状物较多,说明油中杂质含量高。
- 正确
- 错误
-
消防工作方针是“()”。
- A.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 B.预防为主,消防结合
- C.防治为主,消防并举
- D.防治第一,防消结合
-
高位仓装火车,发放量大,装车时间(),效率非常高。
- A.长
- B.较长
- C.短
- D.不一定
-
液压翻板中的液压油,工作时间超过2年应()。
- A.清洁
- B.全部更换
- C.过滤
- D.部分更换
-
装卸设备所有运动部位均应保持良好的状态,运动自如,转动、摆动、伸缩灵活,不得有()现象,及时清理杂物。
- A.卡死和阻塞
- B.灰尘多
- C.响声大
- D.运动灵活
-
镰刀菌的菌落特征是()。
- A.絮状、绒状或粉状,扩展型
- B.絮状、绒状或粉状,局限型
- C.粘稠状,扩展型
- D.粘稠状,扩展型
-
下列对粮食发热,理解错误的是()。
- A.粮食在储藏期间,粮堆温度上升的现象称为粮食发热
- B.粮食发热过程中霉菌、细菌和放线菌都参与,但以霉菌为主
- C.粮食发热是个连续的过程,包括:初发、升温和高温三个生物氧化阶段,以及最后可能发生的纯氧化自燃阶段
- D.粮食水分达到或高于RH70%的平衡水分时,微生物呼吸强度显著增高,放出热量,如在粮堆内积聚,粮食发热现象便会在粮堆发热区(点)开始出现
-
螨类从分类学上属于节肢动物门、()的动物。
- A.昆虫纲
- B.弹尾纲
- C.蛛形纲
- D.倍足纲
-
磷化氢气体检测仪的测量范围为:()。
- A.0-500ml/m3
- B.0-600ml/m3
- C.0-800ml/m3
- D.0–1000ml/m3
-
房式仓磷化氢气体检测取样点设置,要求每廒间内设置气体取样点应不少于5个,即在()。
- A.仓房的四角和中央各设置一个气体取样点
- B.粮堆的上、中、下、粮面、仓底各设置一个气体取样点
- C.仓房空间、通风道内以及粮堆上、中、下各设置一个气体取样点
- D.粮堆四面和表面各设置一个气体取样点
-
玉米胚位于籽粒一侧的基部,胚中除含丰富的脂肪外,还含有(),这点与其它谷类粮食明显不同。
- A.淀粉
- B.蛋白质
- C.水分
- D.维生素
-
“一符四无”油罐的“四无”是指油罐()、无混杂、无渗漏、无事故。
- A.无变质
- B.无杂质
- C.无水分
- D.无毒害
-
有色小麦籽粒是由于种皮色素层细胞内含有()的缘故,它对小麦粉的粉色有一定的影响。
- A.水分
- B.脂肪
- C.色素
- D.蛋白质
-
采用启闭门窗控制粮油水分时,注意环境条件的()对控制粮油水分所起到的效果和不利因素。
- A.变化
- B.湿度
- C.氧浓度
- D.温差
-
粮油副产品是指粮油经加工除主产品以外的其它副产物。可以分为()副产品和油脂副产品两大类。
- A.粮食
- B.稻谷
- C.小麦
- D.大豆
-
为了正确判断通风的效果,通风前后应作好()。
- A.测试温度
- B.测试湿度
- C.测试风速
- D.详细记录
-
利用自然冷源——冷空气,通过机械设备――通风机对粮堆进行强制通风使粮温下降,增加其储藏稳定性。机械通风低温储藏仍然属于利用()的范畴。
- A.机械降温
- B.自然降温
- C.机械制冷
- D.自然冷源
-
通过定期连续测定粮温,根据粮温变化可判断粮堆发热霉变情况,下列粮温变化一般不需要考虑是粮食发热引起的。()
- A.在气温上升季节,粮温上升3.5℃/天
- B.在气温上升季节,粮温上升5℃/3天
- C.在气温上升季节,粮温上升12℃/5天
- D.进入冬季,粮温上升2℃/5天
-
对新购或维修后的机械设备,必须经过()后,方可投入使用。
- A.试车合格
- B.领导批准
- C.厂家鉴定
- D.目测合格
-
下列哪项不属于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的优点:()。
- A.改善劳动条件,减少操作人员与毒气的接触,保证环境卫生和职工健康。
- B.降低药剂用量,节省人力,降低费用。
- C.不便于进行补药。
- D.便于对仓外杀虫气体的监控。
-
掌握粮食水分与大气湿度之间的平衡关系,充分选择有利于通风降水、降温的环境条件,准确把握通风(),保证降水、降温效果明显。
- A.风量
- B.风速
- C.时间
- D.时机
-
散装平房仓仓容量等于()×装粮高度×粮食密度。
- A.仓内地坪面积
- B.仓外地坪面积
- C.仓房占地面积
- D.仓库建筑面积
-
()不是高温快速干燥的特点。
- A.受气候限制
- B.连续干燥
- C.产量大
- D.风温较高
-
下列油料中,属于木本油料的是()。
- A.芝麻
- B.葵花籽
- C.花生
- D.茶籽
-
细胫露尾甲身体呈()形,暗粟褐色,腹末二节外露。触角锤状11节,第2节略长于第3节;两鞘翅肩部及端部各有一个淡黄色斑,但不鲜明,边缘也不清晰,暗粟褐色斑延伸至鞘翅端部约5/6处;后足胫节端部不显著加宽,胫节两侧相对平行。
- A.宽椭圆
- B.长椭圆
- C.圆球
- D.扁圆
-
对油泵电机进行启动试机时应先检查()。
- A.外加电压与电机额定电压是否一致
- B.外加电压与电机额定电流是否一致
- C.外加电流与电机额定电压是否一致
- D.外加电压与电机额定电阻是否一致
-
储粮害虫的检查期限规定:粮温在15℃~25℃时,检查期限为()内至少检查一次。
- A.每天
- B.每周
- C.每15天
- D.每20天
-
粮情检测系统控制室应到达干燥、(),且防尘性能良好的要求。
- A.采光
- B.通风
- C.密闭
- D.防虫
-
消防工作方针是“()”。
- A.预防第一,消防结合
- B.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 C.防治为主,消防结合
- D.防治为主,防消结合
-
用托盘天平进行称量时,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而应盛放在容器中后再放在托盘上进行称量。下述用具中不能用作称量物品的容器是()。
- A.蜡光纸
- B.表面皿
- C.旧报纸
- D.称量瓶
-
稻米的腹白,是胚乳结构()的外在表现。
- A.紧密
- B.完整
- C.饱满
- D.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