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职业技能鉴定2017年综合计量工高级技师理论知识考点精编(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无论是大型油轮,还是小型油驳,不论在什么季节,两弦侧舱内的油温较中间舱内油温偏低

    • 正确
    • 错误
  2. 对容量小于1000 油驳舱,其容积检定不确定度也取规则舱和不规则舱检定不确定度的平均值,即为±0.3%

    • 正确
    • 错误
  3. 以润滑油罐车装完后停放20min~30min为例,首末次高差平均值为2.58mm也就是说首次测量高度较末次测量高度低平均2.58mm

    • 正确
    • 错误
  4. 轻质油罐发生弹性变形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平均高差达9.6mm,引进的容积计量误差达0.43%

    • 正确
    • 错误
  5. 卸装油时间在30min内,重质油品中混合于油中的空气泡沫尚得不到全部消失,由此将引起液面高度的测量误差

    • 正确
    • 错误
  6. 罐车装油后对罐体不进行温度修正而引起的计量误差将达到±0.21%

    • 正确
    • 错误
  7. 铁路罐车由于各种原因会影响罐体实际容积与容积表的一致性,故需要进行定期检定

    • 正确
    • 错误
  8. 表面粗糙度是指零件表面宏观不平的程度

    • 正确
    • 错误
  9. 形状公差指理想要素对被测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量

    • 正确
    • 错误
  10. 保守的按估算,由于检定周期过长产生的计量误差至少在( )以上.

    • A.±0.03%
    • B.±0.04%
    • C.±0.05%
    • D.±0.06%
  11. 按国家检定规程规定岸罐容量检定周期为( )年.

    • A.三
    • B.四
    • C.五
    • D.十
  12. 一般来讲,大型油轮由于检定周期过长产生的计量误差( ),河内航运的油驳产生的计董误差相对( ).

    • A.小,小
    • B.大,小
    • C.大,大
    • D.小,大
  13. 装舱一段时间装后,( )的油品温度下降最多.

    • A.先装入中舱
    • B.后装入两舷侧舱
    • C.先装人两舷侧舱
    • D.后装人中舱试题编号:BA011
  14. 舱内温差按2.5℃计算,由此引起的计量误差为( ).

    • A.0.05%
    • B.0.105%
    • C.0.194%
    • D.0.244%
  15. 据有关资料介绍,各船舱内油温最高相差( )℃.

    • A.3~8
    • B.3~5
    • C.3~10
    • D.3~15试题编号:BA011
  16. 大型油轮与小型船舱相比,舱底残留量估算不准而引起的计量误差( ).

    • A.更大
    • B.要小
    • C.相等
    • D.A或B或C
  17. 对于大于整舱油品质量的0.1%舱的底残留量,应由船方签字确认并从卸油量中扣除,这种处理方法存在计量误差,其误差可按( )估算.

    • A.0.1%
    • B.0.12%
    • C.0.15%
    • D.0.2%
  18. 目前对船舶液货计量执行的有关标准是( ).

    • A.石化行业标准
    • B.原石油企业标准
    • C.国家标准
    • D.原国家商检局行业标准
  19. 对于大型油轮单舱液货计童,检尺允差可以达到( )mm.

    • A.±10
    • B.±20
    • C.±30
    • D.±25
  20. 对于容积大于1000m3的油轮船其容积检定不确定度按规则舱和不规则舱检定的不确定度平均值考虑即( ).

    • A.0.2%
    • B.0.3%
    • C.0.4%
    • D.0.5%
  21. 船舶液货是属于静态计量器具的一种,但是,对液货舱内油品液位高度、温度等计量参数的测量操作,与地面油罐计量操作不同的是( ).

    • A.前者是在空气符合静态条件下进行的
    • B.前者是在空气不符合静态条件下进行的
    • C.前者容器不规则
    • D.后者容器规则
  22. 按JJG 702—2005《船舶液货计量舱容量检定规程》规定,容积大于或等于1000m3,规定的不确定度不大于( );不规则舱检定的不确定度不大于( ).

    • A.0.3%,0.4%
    • B.0.2%,0.5%
    • C.0.2%,0.4%
    • D.0.4%,0.4%
  23. 经有关单位验证,现场测定的温度值+5℃,化验室内测得的密度值的误差值约在0.043%~0.31 %范围,该误差(σ8),其取平均值为( ).

    • A.±0.17%
    • B.±0.16%
    • C.±0.18%
    • D.±0.15%
  24. 按JJG 702—2005《船舶液货计量舱容量检定规程》规定,容积小于1000m3,规则舱检定的不确定度不大于( );不规则舱检定的不确定度不大于( ).

    • A.0.3%,0.3%
    • B.0.3%,0.5%
    • C.0.5%,0.5%
    • D.0.3%,0.4%
  25. 罐车内油品温度测量误差如按1℃估算,由此引起的容积计量误差(σ7)约为( ).

    • A.±0.11%
    • B.±0.10%
    • C.±0.20%
    • D.±0.22%
  26. 液体油品密度测定按GB/T1884-200《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实验室测定法(密度计法)》规定:“使试样完全浸没在恒温液体表面以下,在试验期间能保持试验温度在( )℃以内”.

    • A.±0.15
    • B.±0.25
    • C.±0.35
    • D.±0.05
  27. 罐车内油品温度测量误差是指( ).

    • A.是不按罐车测温技术规范测温
    • B.每批车只在罐车中间测温一次
    • C.是测温时间不足
    • D.A和B和C
  28. 测量罐车油品温度产生的测量误差主要有( )种原因.

    • A.两
    • B.三
    • C.四
    • D.五
  29. 按JJF1014—1989《罐内液体石油产品计量技术规范》和《散装油品计量规程》规定:铁路罐车内油品液面稳定时间是轻质油( )min,重质油( )min方可计量.

    • A.15,30
    • B.10,30
    • C.15,20
    • D.20,20
  30. 润滑油在罐车装完后停放20~30min,末首次高差平均值为2.58mm,产生的容积误差达( ),内混合于油中的空气泡沫不能完全消除.

    • A.0.08%
    • B.0.089%
    • C.0.05%
    • D.0.04%
  31. 重质油品罐车比轻质油品在油品液面稳定时间未达到要求而产生的误差( ).

    • A.相等
    • B.要小
    • C.要大
    • D.不确定
  32. 当铁路油罐车两轨道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时,如高差范围在50m~125m/m之间,由此引进罐车内液面高差为( )m/m.

    • A.0.4~4.0
    • B.0.6~4.0
    • C.0.6~5.0
    • D.0.4~6.0
  33. 当铁路油罐车两轨道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时,如高差范围在50~125m/m,由此引起的容积计量误差估计为( ).

    • A.0.06%
    • B.0.07%
    • C.0.08%
    • D.0.09%
  34. 按铁路罐车检定规程规定,“罐车应停放在( )的轨道上”方能进行检定和计量.

    • A.平直
    • B.平行
    • C.水平
    • D.沿轨道微倾
  35. 罐车对容积检定中,可以对( )进行修正,但没有予以考虑.

    • A.横向弹性变形
    • B.径向弹性变形
    • C.永久性变形
    • D.其他的弹性变形
  36. 罐车装油后,由于液体压强作用,使罐体发生弹性变形,即竖直减小,横直径增大,其变形最大部分在装油高度的( )处.

    • A.1/2
    • B.1/3
    • C.2/3
    • D.3/4
  37. 罐车装油后对罐体不进行温度修正与进行温度修正相比,油品的体积( ).

    • A.减少
    • B.增加
    • C.不变
    • D.不确定
  38. Vt=V表[1+0.000036×(t油+t气)/2-20]公式中,Vt表示( ).

    • A.考虑罐体钢板温度修正后的油罐容积
    • B.根据检尺油高,从相应的容积表号查得的油品体积量
    • C.考虑罐体钢板温度修正后的油品体积
    • D.根据检尺油高,从相应的容积表号查得的油罐容积
  39. 罐体对进行温度修正是指对( )进行热胀冷缩修正.

    • A.罐体钢板
    • B.罐内油品
    • C.检尺
    • D.罐内气体空间
  40. 一些罐车投入营运后,由于各种原因使罐体变形、紧固件松动、罐体检位等都会影响罐体实际容积与容积表的一致性,继续使用原容积表,就会造成较大的误差,此类误差(σ2)为约±( )左右.

    • A.0.15%
    • B.0.10%
    • C.0.25%
    • D.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