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25年云南省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能力提升网络培训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 A.对
    • B.错
  2.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反对“四风”方面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已经成为党的建设的一张亮丽的金牌。

    • A.对
    • B.错
  3. 思政课程不适合开发虚拟仿真的教学资源。

    • A.对
    • B.错
  4. 为实现新使命要求,思政课内涵式发展需要在正视现实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教学关系,确保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同频共振。

    • A.对
    • B.错
  5. “大思政课”只是思政课教师的任务,不需要各学科教师的共同参与。

    • A.对
    • B.错
  6.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间断的过程。

    • A.对
    • B.错
  7. 必须把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 A.对
    • B.错
  8.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为贯彻落实、指导基层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提供了更好的指引。

    • A.对
    • B.错
  9. 教育关乎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A.对
    • B.错
  10.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

    • A.对
    • B.错
  11. 动手能力和实践仅是对学生素养的要求,对教师无要求。

    • A.对
    • B.错
  12. 如果一个学生政治考了高分,说明这个学生在政治上、道德上、价值观上达到了更高水平。

    • A.对
    • B.错
  13. 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我国发展具备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 A.对
    • B.错
  14. 新时代的伟大成就为思政课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教师应不断搜集和整理新时代各领域的成功案例和感人事迹,将其融入课堂教学。

    • A.对
    • B.错
  15. 从教师教学和教师本人认知发展来看,综合能力培养、跨学科的素质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 A.对
    • B.错
  16. 科研领域更需要高层次人才,因此我国只需集中力量培养高层次人才。

    • A.对
    • B.错
  17. 党的教育方针是党领导教育工作的经验总结,既体现党领导教育工作的目的性质,也体现党领导教育事业的内在要求。

    • A.对
    • B.错
  18. 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 A.对
    • B.错
  19. 当老师在学科教学中超越教材有更深入探索的时候,他的水平就会有很大提高,在教学中更自如。

    • A.对
    • B.错
  20. 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认知水平存在差异,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 A.对
    • B.错
  21.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A.党的十四大
    • B.党的十五大
    • C.党的十六大
    • D.党的十七大
  22. ()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有高质量的(),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

    • A.教师、教师队伍
    • B.人才、设备
    • C.设备、人才
    • D.人才、科技
  23. ()肩负着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任务,其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 A.语文课教师
    • B.政府
    • C.学校
    • D.思政课教师
  24. 教育大计,()为本。

    • A.设施
    • B.科技
    • C.教师
    • D.学校
  25. 《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于()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

    • A.2010年12月4日
    • B.2012年12月4日
    • C.2014年12月4日
    • D.2016年12月4日
  26. ()是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

    • A.思想建设
    • B.组织建设
    • C.纪律建设
    • D.作风建设
  27. 中央八项规定是改进作风的切入口、动员令,但并非长期有效的铁规矩。

    • A.对
    • B.错
  28. 教育关乎人才培养,而()则是确保人才德才兼备的重要保障。

    • A.思政课建设
    • B.语文课建设
    • C.数学课建设
    • D.外语课建设
  29. ( )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 A.改革
    • B.创新
    • C.发展
    • D.政治
  30. 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最高( )。

    • A.管理原则
    • B.制度原则
    • C.领导原则
    • D.政治原则
  31.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 A.启智润心
    • B.激扬斗志
    • C.立德树人
    • D.沟通心灵
  32. 在教育目标上,思政课建设更加注重()。

    • A.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 B.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 C.人的全面发展
    • D.为人民服务
  33. 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教育引导学生坚定(),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 A.“文化自信”
    • B.“制度自信”
    • C.“四个自信”
    • D.“两个维护”
  34. 我们深入贯彻( )的发展思想,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

    • A.以经济为中心
    • B.以人民为中心
    • C.民主集中制
    • D.以改革为中心
  35. ()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

    • A.教育
    • B.财富
    • C.资源
    • D.竞争
  36. 党在不同历史阶段完成使命任务,都离不开()的支持、参与和奉献。

    • A.政府
    • B.军队
    • C.人民群众
    • D.国际组织
  37.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 )。

    • A.根本力量
    • B.重要力量
    • C.主要力量
    • D.核心力量
  38. ()是要以“大思政课”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推动学生更好了解国情民情,坚定理想信念。

    • A.创新课程教材
    • B.创新教学格局
    • C.创新教学内容
    • D.创新教学体系
  39. 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要坚持以()为指导。

    • A.毛泽东思想
    •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D.科学发展观
  40. ()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接班人和未来主力军,要立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

    • A.大学生
    • B.少年儿童
    • C.精英人才
    • D.科研中坚力量
  41.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 A.伟大复兴
    • B.改革开放
    • C.解放思想
    •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4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

    • A.教育法治化
    • B.教育个性化
    • C.教育系统化
    • D.教育数字化
  43. ()围绕教学的主导者与教学的主体对象展开,是思政课教学的基本要素和前提基础。

    • A.教学关系
    • B.教学内容
    • C.教学渠道
    • D.教学评价
  44. 教育的民生属性主要体现在教育与国家意识形态、政治体制和国家治理的紧密联系上。

    • A.对
    • B.错
  45. 教学渠道是思政课教学开展的必要场域空间和方式手段,缺少了教学渠道,思政课教学关系的互动、教学内容的实施也可以展开。

    • A.对
    • B.错
  46.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 A.对
    • B.错
  47. ()是思政课创新的关键。

    • A.创新教学方式
    • B.增强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互动性
    • C.丰富教学案例和素材
    • D.编写科学系统的教材
  48. 《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建构了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和教育教学的()知识体系。

    • A.全面
    • B.协同
    • C.线上
    • D.自主
  49.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 A.对
    • B.错
  50. ()是学校培养时代新人的极其重要内容,更是学校思政课建设的极其重要内容,旨在构筑价值底色。

    • A.爱国奉献
    • B.让党放心
    • C.担当民族复兴重任
    • D.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