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的核算
甲企业为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的10%计提盈余公积。2010年发生有关收入的经济业务如下:
(1)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前发生一笔销售退回,退回上年销售的商品。商品货款为50 000元,税款为8 500元,成本为30 000元。款项尚未收到,该企业对此项应收款按2%计提坏账准备。
(2)1月20日,向乙公司销售商品一批,该批商品的成本为750 00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1 000 000元,税款为170 000元。销售时已知乙公司发生财务困难,但为了减少商品积压,将商品销售给乙公司,乙公司作为原材料核算。5月10日,得知乙公司经营情况逐渐好转,乙公司承诺近期付款。12月16日,乙公司由于缺少现金,经与甲企业协商,以其土地使用权抵偿债务,土地使用权的公允价值为1 053 000元(不考虑转让过程中的相关税费),甲企业取得该土地使用权后作为无形资产核算(不需要安装)。
(3)销售商品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1 530 000元,税款为260 100元。货款的现值为1 346 271元,成本为1 200 000元。双方签订的合同约定货款分5年付清,税款一次付清。
要求:根据上述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销售业务的核算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发生下列商品销售的业务:
(1)2010年1月20日,向乙公司销售商品一批,该批商品的成本为750 00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1 000 000元,税款为170 000元。销售时已知乙公司发生财务困难,但为了减少商品积压,将商品销售给乙公司,乙公司作为原材料核算。
(2)2010年5月10日,得知乙公司经营情况逐渐好转,乙公司承诺近期付款。
(3)2010年12月16日,乙公司由于缺少现金,经与甲公司协商,以其生产的商品抵偿债务。商品的成本为800 000元,公允价值为900 000元(等于计税价格),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900 000元,税款为153 000元。甲公司取得该批商品后作为固定资产核算(不需要安装),抵债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为900 000元。
(4)2011年1月20日,甲公司将债务重组的固定资产(尚未计提折旧)进行交换,取得生产用原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900 000元,税款为153 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不考虑处置固定资产的相关税费,此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要求:根据上述经济业务编制甲公司的有关会计分录。
收入的核算
甲企业为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的10%计提盈余公积。2010年发生有关收入的经济业务如下:
(1)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前发生一笔销售退回,退回上年销售的商品。商品货款为50 000元,税款为8 500元,成本为30 000元。款项尚未收到,该企业对此项应收款按2%计提坏账准备。
(2)1月20日,向乙公司销售商品一批,该批商品的成本为750 00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1 000 000元,税款为170 000元。销售时已知乙公司发生财务困难,但为了减少商品积压,将商品销售给乙公司,乙公司作为原材料核算。5月10日,得知乙公司经营情况逐渐好转,乙公司承诺近期付款。12月16日,乙公司由于缺少现金,经与甲企业协商,以其土地使用权抵偿债务,土地使用权的公允价值为1 053 000元(不考虑转让过程中的相关税费),甲企业取得该土地使用权后作为无形资产核算(不需要安装)。
(3)销售商品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1 530 000元,税款为260 100元。货款的现值为1 346 271元,成本为1 200 000元。双方签订的合同约定货款分5年付清,税款一次付清。
要求:根据上述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存货的核算
某企业为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采用计划成本法对原材料进行核算。“原材料”账户借方余额为120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贷方余额为20 000元,“存货跌价准备”账户贷方余额为6 000元。12月份发生下列甲材料的经济业务:
(1)5日,购入甲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85 000元,税款为14 450元,发票等结算凭证已经收到,货款通过银行转账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该批材料的计划成本为80 000元。
(2)20日,出售甲材料,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5 000元,税款为850元,款项已收存入银行(月末结转成本及差异)。
(3)25日,购进甲材料的计划成本为25 000元,材料已经验收入库,但结算凭证未到尚未付款(月末仍未付款)。
(4)31日,汇总结转本月已经付款或已开出商业汇票材料的计划成本和材料成本差异。
(5)31日,“发出材料汇总表”记录发出甲材料(计划成本)为:基本生产车间领用100 000元,辅助生产车间领用15 000元,车间一般耗用5 0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耗用2 000元,在建工程领用3 000元,出售材料的计划成本为3 000元(其计提的跌价准备为15元)。
(6)31日,计算并结转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
(7)31日,对甲材料进行减值测试,其可变现净值为90 000元。
要求:根据上述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应收账款的核算
甲企业为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发生下列关于应收账款的经济业务:
(1)2010年6月1日,向乙公司销售商品一批,开出的增值税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200万元,税款34万元。收到商业承兑汇票一张,票面金额为234万元,期限为3个月,年利率为6%。该批商品的成本为130万元。
(2)2010年6月30日,计算票据利息。
(3)2010年9月1日,票据到期尚未收到款项。
(4)2010年12月31日,货款尚未收回。假设甲企业对此项应收账款采用个别计价法计提坏账准备,提取比例为0.5%。
(5)2011年2月10日,甲企业与银行协商后约定:甲企业将应收乙公司的货款出售给银行,价款为200万元;在应收乙公司货款无法收回时,银行不能向甲企业追偿。甲企业根据以往的经验,预计该批商品将发生销售退回金额为23 400元(包括税款)。
要求:根据上述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企业的资产发生评估增值时,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有( )。
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主体,但不属于法律主体的有( )。
可靠性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之一,其具体要求有( )。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时,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与合并对价的差额应记入的会计科目有( )。
下列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有( )。
企业取得无形资产时,采用合理系统的方法计算无形资产摊销金额应考虑的因素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