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品德是(  )。

  • A.自然现象
  • B.生物现象
  • C.个体现象
  • D.社会现象
试题出自试卷《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冲刺卷(2)》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某中学的于老师作为一名班主任,每天都要管理的事情太多,经常感到分身乏术,真希望有个助手能够帮助自己。有一天,于老师突然想到,能不能让学生来代替自己,行使班主任的“特权”呢?于是决定试一试。经过认真考虑,于老师决定选择平时在班上威信较高的班干部郑莉莉作为第一个试验对象。一天课后,于老师找到郑莉莉同学作了一次长谈,说明了自己的设想,也谈了老师对她的期望,第二天,在班会会议上,于老师向全班同学宣布了自己的计划:下一周,由郑莉莉同学当班上的“代理班主任”,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任课老师,班上的一切工作由“郑老师”主持。 问题: 请运用所学过的有关班主任工作的知识,对于老师的这一做法作出理论分析。

  2. 有研究表明,我国有5%到10%的互联网使用者存在网络成瘾症倾向,青少年学生中患网络成瘾症的人约为3.5%~7%,他们上网的大部分时间是用于游戏或与网友聊天,其次是影视音乐等娱乐。有研究表明,网络成瘾者每周使用网络平均38.5小时(而非成瘾者仅为4.9小时);83%的网络成瘾者是开始使用网络一年内出现症状的;网络成瘾者中78%是使用聊天室、网络游戏和新闻组这类偏重双向沟通的功能,而非成瘾者上网多数出于工作或学习的需要,是将网络视为工具。网络成瘾与吸毒一样,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例如,网络成瘾者普遍认为使用网络对他们的学业、人际关系、经济状况和职业造成中等或严重影响。他们还可能出现孤独不安、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自我评价降低等症状,严重的甚至有自杀意念和行为,而且,还会带来一系列生理变化,发展为身体上的依赖,出现食欲不振、焦躁不安等,甚至会引发心血冠疾病等各种疾患,需要接受深度的心理辅导。 问题: (1)请你结合所学的有关知识分析,谈谈什么是网络成瘾?(2)请分析家庭、学校和宏观的社会环境会对青少年的网络成瘾起到怎样的影响?(3)你认为应该如何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引导,才能避免这种常见的问题?

  3. 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4. 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5.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说服教育法。

  6. 简述教学的主要作用。

  7. 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

  8. 所有的行为变化都是由于学习引起的。

  9. 处罚法能消除不良行为,强化法能培养新的适应行为。因此,两者结合使用会更有效。

  10.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反应的情绪状况是(  )。

    • A.心境
    • B.激情
    • C.应激
    • D.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