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如图所示,一条电场线与Ox轴重合,取O点电势为零,Ox方向上各点的电势φ随x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若在O点由静止释放一电子,电子仅受电场力作用,则判断正确的是( )。

  • A.电子将沿x负方向运动
  • B.电子的速度先增加后减小
  • C.电子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 D.电子的电势能增大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焦耳定律”的内容要求为:“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焦耳定律,用焦耳定律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材料二义务教育九年级物理某版本教科书“焦耳定律”一节,关于“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的演示实验如下:

    如图l8.4-2所示,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两个密闭容器中都有一段电阻丝,右边容器中的电阻比较大。两容器中的电阻丝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两端,通过两段电阻丝的电流相同。通电一定时间后,比较两个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你看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如图18.4-3所示,两个密闭容器中的电阻一样大,在其中一个容器的外部,将一个电阻和这个容器内的电阻并联,因此通过两容器中电阻的电流不同。在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观察两个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你看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义务教育九年级学生,已学过欧姆定律等内容。任务:

    (1)简述焦耳定律的内容。(4分)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要求含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可以采用表格式或叙述式)等。(24分)

  2.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电阻’’的内容要求为:“知道电压、电流和电阻。”

    材料二义务教育九年级物理某版本教科书“电阻”一节,关于“比较小灯泡的亮度”的演示实验如下:

    比较小灯泡的亮度

    如图l6.3-l,把长短、粗细相同的铜丝和镍铬合金(或锰铜)丝分别接入电路,闭合开关,观察电路中小灯泡的亮度。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义务教育九年级学生,已学过电流、电压等内容。任务:

    (1)简述电阻的内涵。(4分)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电阻”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要求含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可以采用表格式或叙述式)等。(24分)

  3. 某教师为了解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等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了如下检测题,检测结果是每个选项都有学生选择。

    题目: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发声.一定是因为物体在振动

    B.我们听不到声音.一定是因为物体不振动

    C.物体振动频率越高.我们听到的声音就越大

    D.物体振动的振幅足够大时.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问题:(1)指出正确选项,针对错误选项分析学生在物理知识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

    (2)针对错误选项,设计教学片段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4. 物理教学演示技能的功能有哪些?

  5. 下面是一道关于功的习题及解答如下:

    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汉在男子5 kg级铅球项目中以14 m的成绩获得第一名。若他掷铅球时用力是500 N.则小汉在掷铅球的过程中,对铅球所做的功是( )。

    A.700 J

    B.7000 J

    C.0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解析:根据功的定义W=Fs,小汉在掷铅球的过程中对铅球所做的功W=500N×l4m=7000 J。

    所以答案为B选项。

    (1)指出该题中的错误并分析出错的原因。(10分)

    (2)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解答此类问题的正确思路。(10分)

  6. 如图所示,一条电场线与Ox轴重合,取O点电势为零,Ox方向上各点的电势φ随x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若在O点由静止释放一电子,电子仅受电场力作用,则判断正确的是( )。

    • A.电子将沿x负方向运动
    • B.电子的速度先增加后减小
    • C.电子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 D.电子的电势能增大
  7. 在定量描述教学评价结果时。一般采用原始分或标准分。简述原始分与标准分的含义。

  8. 下列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是( )。

    • A.α粒子散射现象
    • B.天然放射现象
    • C.光电效应现象
    • D.原子发光现象
  9.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E为电源,其内阻为r,L为小灯泡(其灯丝电阻可视为不变),R1、R2为定值电阻,R3为光敏电阻,其阻值大小随所受照射光强度的增大而减小,V为理想电压表。若将照射R3的光的强度减弱,则( )。

    • 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 B.通过R2的电流变小
    • C.小灯泡消耗的功率变小
    • D.电源内阻消耗的电压变大
  10. 图中倾角θ=30。的粗糙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长为l,质量为m,粗细均匀,质量均匀分布的软绳置于斜面上,其上端与斜面顶端平齐,用细线将物块与软绳连接,物块由静止释放后向下运动,直到绳刚好全部离开斜面(此时物块未到地面),在此过程中,( )。

    • A.物块机械能逐渐增加
    • B.软绳重力势能减少1/4mgl
    • C.物块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软绳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 D.软绳机械能的减少等于其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