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主观

探究式课堂教学法相较于一般学习法,其特征有哪些?(10分)

试题出自试卷《2016年教师资格证《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最后冲刺卷(3)》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末日本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它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颁布宪法;经济上“殖产兴业”,发展近代工业,兴办工业企业,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社会上采取“改历”“易服”“剪发”等措施;军事上改革封建军制,建立近代化军队,对日本军人进行武士道教育,实行征兵制,建立一支崇尚“武士道”精神、效忠天皇的军队;文化上派遣留学生到欧美国家学习,效仿西方建立从小学到大学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向学生灌输忠君爱国思想;思想上大力吸收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努力改造落后愚昧的社会风气,确立了“国民皆学”的方针。明治维新打破了传统的身份等级制度,在政府“求知识于世界”的开放政策下,掀起了传播启蒙思想的热潮。

    (1)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是什么?(6分)

    (2)根据以上材料,请你设计至少两个课堂提问。(5分)

    (3)请列举课堂提问的类型。(5分)

  2. 阅读下列历史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回答问题。

    西晋末年到十六国时期,中原地区的世家大族多修筑坞壁,拥有家兵、役使众多的佃客、部曲,这些佃客、部曲没有户籍,是地主的“包荫户”,地主则被称作“包荫户”的宗主,地主既是宗

    族的宗主,也是土地的主人。北魏初期,就承认了宗主对于包荫户的统治权,于是就形成“宗主督护制”。当时实行的赋税制度又叫作九品混通法。即根据贫富,将民户分成9等征收,正税为每户平均纳调帛2匹,絮2斤、丝1斤、粟20斤。此外另有附加税.每户平均纳帛1匹2丈。作为调外之费。可是,事实上在征收中,官吏与大族豪门相勾结,向广大农民转嫁负担。同时,徭役频繁,凶年国民无法生活。

    北魏前期,吏治混乱,地方守宰不论政绩优劣,一律任期六年,而且没有俸禄。官吏到任后,任意搜刮。改革后规定:地方守宰的任期按政绩好坏为准,不拘年限,制定俸禄制度,严惩贪赃枉法者。

    为了稳定社会制度,制止大量人口流动,保证赋税征收。规定丁男(15岁以上的男子)授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20亩露田加倍或加2倍以备休耕,年满70岁还田于官府。桑田为世业,不需还官。按照规定,桑田需种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不宜桑田的地区,改授麻田,男子10亩,妇人5亩。

    废除宗主督护制度,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其职责是检查户口、田亩,以便征收租调和征发徭役。

    废除九品混通制,规定一夫一妇,纳户调帛一匹,田租粟二石,未婚男女4人,从事耕织劳动的奴婢8人,耕牛20头,每租调分别相当于一夫一妇之家的数量。

    494年,迁都洛阳,凡迁都洛阳的鲜卑人即洛阳为籍贯,不得归葬平城。下令改革鲜卑族的习俗。定姓族,确认汉人士族的合法地位,同时改变鲜卑族原来的姓氏为汉姓,鼓励鲜卑皇族和贵族与汉人士族通婚,禁止鲜卑人穿胡服,改穿汉服,禁止在朝廷中讲鲜卑语,改为汉语,如有违反,加以降黜。

    改革曾遭到鲜卑族保守势力的反对,但力量甚微,很快被平息下去。

    (1)概述上述教学内容的主题。(2分)

    (2)请为该材料撰写一份教学提纲。(9分)

    (3)如果讲授上述教学内容,你打算采取哪些方式呈现?(5分)

  3.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以下是某老师设计的教学活动。请结合网络和历史教学的关系对此教学活动加以评价。(16分)

    2005年,在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的时候,网络上不仅有大量当年的珍贵历史资料,而且有很多“二战”历史反思、回顾,以及60周年纪念活动的新闻报道,这为学习历史提供了最好的资料。我们可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运用网络进行学习活动,把书本上的历史变为生活中的历史。

    学习任务——要求每位学生完成一份课外创新作业,作业必须符合历史学科的基本要求:选择教材范围内的历史人物或者事件;有基本简介,有评价;图文并茂,能有动画更佳。

    活动方式——分组:每3人为1组,全班大概分为15—20个组,每组选择3个专题;按照协调员、资料员、汇报设计的角色分工,3个专题学习时角色互换;资料保存要求有专门的文件夹.存放原始资料和汇报文稿的电子文稿;汇报要求是每个专题只允许5分钟。

    评价标准——每次随机选择3位学生,对汇报的学生小组进行评价,标准是选题恰当、论点新颖、史实准确、语言规范、课件精美。

  4. 探究式课堂教学法相较于一般学习法,其特征有哪些?(10分)

  5. 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作用。(10分)

  6. 1963年,法国戴高乐将军说:“她(法国)不再需要任何人,相反,别人开始有求于她了,法国与美国关系的模式怎能不改变?”上述言论反映了(  )。

    • A.法国与美国关系彻底破裂
    • 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导致法美关系调整
    • C.法国主张改变由美国占支配地位的合作关系
    • D.欧洲共同体的建立促使美国重视法国地位
  7. 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中,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里克利改革被视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件,这三次改革的共同方向是(  )。

    • A.逐步提升妇女的政治地位
    • B.从治“公民”到治“万民”
    • C.不断健全民主政治
    • D.城邦政权向所有的人开放
  8. 下列属于情感目标表述的是(  )。

    • A.形成正确的历史时间和空间概念
    • B.感知人类文明史中的实践与创造
    • C.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
    • D.树立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
  9. 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其最有力的依据是(  )。

    • A.颁布《紧急银行法》
    • 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 C.“以工代赈”。缓解失业压力
    • D.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
  10. 苏联早期领导人布哈林曾说:“我们过去以为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却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这一思想符合苏俄(联)实行的经济政策是(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C.斯大林经济体制
    • D.赫鲁晓夫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