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主观

案例:

阅读《醉翁亭记》教学片段,完成下题。

师:刚才几位同学介绍作者时不但结合了注释,还查阅了相关资料,很好。谁能再给大家介绍一下本文的创作背景?(生答)

师:的确,这篇文章写于作者被贬之际。那么,他当时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生:抑郁、感伤。

师:古人常“借酒消愁”,通过预习你们发现作者采取了什么方式来排解内心的苦闷呢?

生:游览醉翁亭。

师:游览了醉翁亭之后,作者的心情又会怎样呢?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醉翁亭记》,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

师:下面老师先朗读一下课文。(稍停)给点掌声啊!(生微笑鼓掌)还有点儿要求,在听老师朗读时,要做好圈点批注,并感受文中流露的情感。(师朗读,生边听读边做圈点批注)

师:好,听了老师的朗读,你们从作者身上感受到了什么?

生:旷达。

生:洒脱。

师:谁能用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作者当时的情态?

生:“醉”。

师:非常准确。我们能感受到此时的作者已不再满腹忧愁,而是放情林木、醉在山水。那么作者到底为何而“醉”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并尝试用你最喜欢的方式学习本文。

(课件展示研讨问题:1.本文结构精巧,想一想作者是如何构思的?2.本文语言出色,品一品,作者是如何锤炼的?3.本文意境优美,想一想作者是如何创设的?学生结合注释自读课文,研讨问题,师从旁点拔、指导)

师:散文,顾名思义,要散,但“散”并不是不着边际的散乱,要做到散而有神,散而不乱。本文在结构上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下面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课件展示问题1)

生:本文思路清晰,让人耳目一新。

师:请你给大家梳理一下本文的思路好吗?

生:第1段,主要写亭周围的环境,亭名的由来;第2段,写景;第3段,写游人的游乐和太守的宴游;最后一段,写日暮醉归。

师:很好。这位同学为大家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下面请看屏幕,结合提示朗读课文。

(课件展示——课文的思路)(生结合课件提示,朗读课文)

师:刚才我们从思路上进行了分析.谁能从其他角度说说?

生:文章线索用得好,行文中作者始终抓住了一根“金线”。

师:这根“金线”是什么?

生:这根“金线”就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乐”,“醉”中之“乐”。

师:能说得具体些吗?

生:写山水,是抒发“得之心”的乐;写游人不绝于途,是表现“人情之乐”;写酿泉为酒,山肴铺地,觥筹交错,是表达“宴酣之乐”;写鸣声上下,飞荡林间,是显示“禽鸟之乐”;而这一切都是为表现太守自我陶醉的“游而乐”。(师生情不自禁地鼓掌)

师:这位同学讲得很精彩。全文围绕一个“乐”字一路写来,将诸多材料巧妙而有序地连缀起来,如同一根彩线串起了一颗颗晶莹的珍珠,成为熠熠生辉的珠链。其他同学还有发现吗?

生:行文中还处处讲究呼应。

师:能给大家举个例子吗?

生:例如文章一开始写到:“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但太守是谁暂不表,埋下伏笔,直到结尾才揭示:“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生:可使文章内在结构严谨。

师:说得真不错!我们又从线索、呼应方面进行了分析,还有新发现吗?(生沉默)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第1段,看看作者是怎样引出“醉翁亭”的?(生自由读第1段)

师:哪位同学先说?

生:作者先写“西南诸峰,林壑尤美”,后写“琅琊山”“蔚然而深秀”,再写酿泉,最后引出醉翁亭。

师: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引出醉翁亭?

生:这样可以使文章曲折生动,引人入胜。

师:除此之外,为使文章层次清晰,在用词上有什么讲究?(生纷纷举手)

生:每一层都用一个“也”字结住。

师:老师也发现了。全文用了21个“也”字,不仅帮助结尾,还成了文意转折的标志,但绝无单调之感。奥妙何在呢?(课件展示研讨问题2)

师:我们不妨做一下比较。大家齐读一下“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一句。如果将它改为“作亭者山之僧智仙,名之者太守”会有什么不同?(生细读品味)

生:没有了“也”字,读起来感觉有点不自然。

生:也表现不出原句作者的那种得意的心情。

师:看来“也”字还有表情达意的作用。

生:老师,还有25个“而”字!

师:能说说它的用法吗?(生摇头)

师:“而”字,表示前后词句并列、承接、递进、修饰、转折等关系,但在分析其用法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下面我们来做个练习,看看谁判断得又快又准。

(课件展示练习:说说下列语句(略)中“而”字的用法,体会它们各自语气的轻重)(生抢答,师点拨,讲解)

师:同学们对“而”字的用法了解较好。同学们在句式上有没有新发现?

生:有。成对句子多。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些句子,共同感受这篇文章的优美意境。(课件展示研讨问题3)(听配乐朗读。并鼓励学生想象画面)

师:美吗?

生:美!(生显出陶醉的神情)

师:从这些句子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景物?

生:有山、有水、有林、有泉,简直是一幅山水画。

生:我看到了早晚之景。

师:能给大家描述一下吗?

生:太阳出来,蓊郁的树林本来被薄纱般的雾气笼罩,经日光一照,雾气消散,又显出清新翠绿的颜色。而到了傍晚乌云聚拢,山谷一片昏暗。

师:看来你是真进入课文中了。大家还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四季变幻之美。

师:让我们齐读感受一下。(课件展示醉翁亭四季变化的优美画面,师生齐读感受四季之关)

师:那么作者到底为何而“醉”呢?(生讨论)

师:谁能谈谈?

生:我觉得是为酒而醉。

生:我认为是为美景而醉。

师:还有没有深层次的原因?

生:我觉得最主要的是为百姓的和乐而“醉”。

师:你考虑得很深入。本文为我们展示了一个“醉翁”的形象,让我们感受到了“醉翁”性格深处那放逸坦荡的文人习气和旷达自适的生活智慧。好,下面让我们欣赏一下大家的才艺展示。

生:我画了一幅画。

师:让我们共同欣赏一下。(展示图画,略)

生:老师.我们几个表演一下“众宾欢”可以吗?

师:可以啊!掌声鼓励!(生表演,略)

师:几位同学的表演不但再现了当年的情景,而且还适当地加入了想象。

生:我想领大家游览一下“醉翁亭”。

师:那就请吧。(该生以导游的身份介绍,还自备了“道具”)

师:最后让我们一同背诵课文,再次感悟本文的诗情画意。(生集体背诵课文,师请几位同学当堂背诵,并鼓励)

问题:

以上是某位高中语文教师在讲授文言文《醉翁亭记》一课时的教学实录(节选),阅读并自选两个角度进行评析。

试题出自试卷《2016年教师资格《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模拟试题(8)》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请设计一段教学活动完成下面的[研讨与练习]。

    [研讨与练习]

    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你觉得作者是怎样的人?作者经历磨难之后仍摆脱不了“煎熬”.对此你有何评论? 查看材料

  2. 请依据上述教学目标,设计本篇课文的教学设计,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查看材料

  3. 这是一篇高中学生的习作,请认真阅读。自选角度结合其具体内容指出其优点。

    查看材料

  4. 阅读材料,完成题。

    巴金《小狗包弟》原文

    一个多月前,我还在北京,听人讲起一位艺术家的事情,我记得其中一个故事是讲艺术家和狗的。据说艺术家住在一个不太大的城市里,隔壁人家养了小狗,它和艺术家相处很好,艺术家常常用吃的东西款待它。“文革”期间,城里发生了从未见过的武斗,艺术家害怕起来,就逃到别处躲了一段时期。后来他回来了,大概是给人揪回来的,说他“里通外国”,是个反革命,批他,斗他。他不承认,就痛打,拳打脚踢,棍棒齐下,不但头破血流,一条腿也给打断了。批斗结束,他走不动,让专政队拖着他游街示众,衣服撕破了,满身是血和泥土,口里发出呻唤。认识的人看见半死不活的他,都掉开头去。忽然一只小狗从人丛中跑出来,非常高兴地朝着他奔去。它亲热地叫着,扑到他跟前,到处闻闻,用舌头舔舔,用脚爪在他的身上抚摸。别人赶它走,用脚踢,拿棒打,都没有用,它一定要留在它的朋友的身边。最后专政队用大棒打断了小狗的后腿,它发出几声哀叫,痛苦地拖着伤残的身子走开了。地上添了血迹,艺术家的破衣上留下几处狗爪印。艺术家给关了几年才放出来,他的第一件事就是买几斤肉去看望那只小狗。邻居告诉他,那天狗给打坏以后,回到家里什么也不吃,哀叫了三天就死了。

    听了这个故事,我又想起我曾经养过的那条小狗。是的,我也养过狗,那是1959年的事情,当时一位熟人给调到北京工作,要将全家迁去,想把他养的小狗送给我,因为我家里有一块草地,适合养狗。我答应了,我的儿子也很高兴。狗来了,是一条日本种的黄毛小狗,干干净净,而且有一种本领:它有什么要求时就立起身子.把两只前脚并在一起不停地作揖。这本领不是我那位朋友训练出来的。它还有一位瑞典旧主人,关于他我毫无所知。他离开上海回国,把小狗送给接受房屋租赁权的人,小狗就归了我的朋友。小狗来的时候有一个外国名字,它的译音是“斯包弟”。我们简化了这个名字,就叫它做“包弟”。

    包弟在我们家待了七年,同我们一家人处得很好。它不咬人,见到陌生人,在大门口吠一阵,我们一声叫唤,它就跑开了。夜晚篱笆外面人行道上常常有人走过,它听见某种声音就会朝着篱笆又跑又叫,叫声的确有点刺耳,但它也只是叫几声就安静了。它在院子里和草地上的时候多些,有时我们在客厅里接待客人或者同老朋友聊天,它会进来作几个揖,讨糖果吃,引起客人发笑。日本朋友对它更感兴趣,有一次大概在1963年或以后的夏天,一家日本通讯社到我家来拍电视片,就拍摄了包弟的镜头。又有一次日本作家由起女士访问上海,来我家做客,对日本产的包弟非常喜欢,她说她在东京家中也养了狗。两年以后,她再到北京参加亚非作家紧急会议,看见我她就问:“您的小狗怎样?”听我说包弟很好。她笑了。

    我的爱人萧珊也喜欢包弟。在三年困难时期,我们每次到文化俱乐部吃饭,她总要向服务员讨一点骨头回去喂包弟。

    1962年我们夫妇带着孩子在广州过了春节,回到上海,听妹妹们说。我们在广州的时候,睡房门紧闭,包弟每天清早守在房门口等候我们出来。它天天这样,从不厌倦。它看见我们回来,特别是看到萧珊,不住地摇头摆尾,那种高兴、亲热的样子,现在想起来我还很感动。仿佛又听见由起女士的问话:“您的小狗怎样?”

    “您的小狗怎样?”倘使我能够再见到那位日本女作家,她一定会拿同样的一句话问我。她的关心是不会减少的。然而我已经没有小狗了。

    1966年8月下旬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的时候.包弟变成了我们家的一个大“包袱”。晚上附近的小孩时常打门大喊大嚷,说是要杀小狗。听见包弟尖声吠叫。我就胆战心惊,害怕这种叫声会把抄“四旧”的红卫兵引到我家里来。

    当时我已经处于半靠边的状态,傍晚我们在院子里乘凉,孩子们都劝我把包弟送走,我请我的大妹妹设法。可是在这时节谁愿意接受这样的礼物呢?据说只好送给医院由科研人员拿来做实验用,我们不愿意。以前看见包弟作揖,我就想笑,这些天我在机关学习后回家,包弟向我作揖讨东西吃,我却暗暗地流泪。

    形势越来越紧。我们隔壁住着一位年老的工商业者.原先是某工厂的老板,住屋是他自己修建的,同我的院子只隔了一道竹篱。有人到他家去抄“四旧”了。隔壁人家的一动一静,我们听得清清楚楚,从篱笆缝里也看得见一些情况。这个晚上附近小孩几次打门捉小狗,幸而包弟不曾出来乱叫,也没有给提了去。这是我六十多年来第一次看见抄家,人们拿着东西进进出出,一些人在大声叱骂,有人摔破坛坛罐罐。这情景实在可怕。十多天来我就睡不好觉,这一夜我想得更多,同萧珊谈起包弟的事情,我们最后决定把包弟送到医院去,交给我的大妹妹去办。

    包弟送走后,我下班回家,听不见狗叫声,看不见包弟向我作揖、跟着我进屋,我反而感到轻松,真是一种甩掉包袱的感觉。但是在我吞了两片眠尔通、上床许久还不能入睡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包弟,想来想去,我又觉得我不但不曾甩掉什么,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

    在我眼前出现的不是摇头摆尾、连连作揖的小狗,而是躺在解剖桌上给割开肚皮的包弟。我再往下想,不仅是小狗包弟,连我自己也在受解剖。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我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一方面责备自己,另一方面又想保全自己。不要让一家人跟自己一起堕入地狱。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过去了。我仍然住在这所楼房里,每天清早我在院子里散步.脚下是一片衰草,竹篱笆换成了无缝的砖墙。隔壁房屋里增加了几户新主人。高高墙壁上多开了两堵窗,有时倒下一点垃圾。当初刚搭起的葡萄架给虫蛀后早已塌下来被扫掉了.连葡萄藤也被挖走了。右面角上却添了一个大化粪池,是从紧靠着的五层楼公寓里迁过来的。少掉了好几株花,多了几棵不开花的树。我想念过去同我一起散步的人。在绿草如茵的时节,她常常弯着身子,或者坐在地上拔除杂草,在午饭前后她有时逗着包弟玩……我好像做了一场大梦。满身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

    这样的熬煎是不会有终结的,除非我给自己过去十年的苦难生活作了总结,还清了心灵上的欠债。这绝不是容易的事。那么我今后的日子不会是好过的吧。但是那十年我也活过来了。

    即使在“说谎成风”的时期,人对自己也不会讲假话。何况在今天?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1980年1月4日

    课文介绍

    《小狗包弟》是巴金的著作《随想录》中的一部名篇。描写了作者的一条可爱小狗在文革时期的悲惨待遇,从侧面也展现那个疯狂时代的现实。小狗的悲惨待遇在作者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痛,表达了作者深重的悲悯、愧疚和忏悔之情。

    单元说明

    这个单元学习写人记事的散文。

    这些散文所描写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的人物。作者描摹他们的音容笑貌,叙述他们的行为事迹,字里行间融入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感悟。这些文章可以帮助我们增长见闻,明辨是非、领悟时代精神和人生意义。

    阅读这些文章,要透过对人与事的描写,仔细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看作者如何在人物描写中体现对人物品行的评价、如何在叙事中表现或隐或显的情感倾向。要注意文章中哪些地方最能触动你的心灵,哪些地方让你过目不忘,想想这是为什么。这很可能就是作品的“亮点”,不妨加以圈点批注,认真揣摩。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规定

    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学生情况

    高中一年级,班额50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能够投影实物。

    问题:

    请阅读以上材料为本文制定教学目标并说明依据。

    查看材料

  5. 案例:

    阅读下面的学生作文,完成题。

    大成若缺

    ①人生是一幅水墨画,我们细心勾勒着一笔一画。当我们遇见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时,用力描上一笔。然而,正如水墨画的韵致在于留白,人生似乎总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我们。我们不必妄想将它们全部做到,因为大成若缺,要学会舍弃纷繁与杂念,同时也不泯灭大关怀。

    ②我们要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那是顺应本心的选择。梭罗在瓦尔登湖畔建一座小屋,他说那是更接近天堂的地方;叶芝说他要走了,存心要到一个远离喧啸的湖岛去获得安宁;海德格尔更是认为人应当诗意地栖居。他们所做的远非世人认为的重要的事.但他们的心灵却甘之如怡。鸟儿欢笑,春暖花开,似乎缺少了生活的激情,但只要他们认为这是生命的真谛,这样做又有何不可?

    ③我们往往认为大丈夫要建功立业,在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时,恍然发现还有更重要的事,但往往因此一事无成。忙学习之时觉得社会实践更重要,真正参与社会实践了,又认为在求知中夯实根基更为迫切。这样就如一个麦比乌斯环一般,永无了结。放眼当前,不要在意所谓的缺憾,其实那是我们通往更深、更远处的捷径。林徽因曾经是沙龙上众星捧月的焦点人物,却能在被困李庄时恬淡自如地生活,提个瓶子上街添油买醋,她知道此时此刻生存比抱负更重要。

    她旅美留学,循规蹈矩地学习英语和建筑,洋文好得令美国学者费慰梅称奇,她却又在疾病缠身之际坚定信念,毅然留在祖国,用她的细腻经营着中国建筑史上的传奇。她不刻意追求更重要的事,可却在无意间已站上了智慧的高地。

    ④大成若缺,是不必追求刻意的圆满,但绝不是虚无。如果心中没有一个成大事的目标,那也是无法成功的。浮躁喧哗的当今社会,出现了一批钱理群先生所言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智商很高,但把世俗、功利、圆滑等作为了重要的事情。我们要做好眼前的事,却不是谋眼前之利。昔日里如谭嗣同那般为更重要的事业而抛头颅、洒热血的殉道者再难见到,可我们不能泯灭心忧国家大事的情怀。谭继洵身为谭嗣同的父亲,在儿子以身殉国之后曾说:“我虽为达官贵族,但我儿在青史上的名声将会远高于我。”我感动于谭嗣同那实现浮士德所言“最高瞬间”的勇气,也钦佩其父的理性与深远目光,这都是利己主义者无法企及的。

    ⑤身为热血青年,我们不仅要从眼前真正重要的事情做起,更不可丧失了追寻更重要的事的信念,以永远在大成若缺之路上燃灯前行。我们更要铭记,是如谭嗣同那般的正义与勇气,化作了人类文明天幕上与贞德、布鲁诺齐肩的璀璨星辰。

    问题:

    请从第②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③段中找出一处病句,并分别进行修改。

    查看材料

  6. 案例:

    阅读《醉翁亭记》教学片段,完成下题。

    师:刚才几位同学介绍作者时不但结合了注释,还查阅了相关资料,很好。谁能再给大家介绍一下本文的创作背景?(生答)

    师:的确,这篇文章写于作者被贬之际。那么,他当时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生:抑郁、感伤。

    师:古人常“借酒消愁”,通过预习你们发现作者采取了什么方式来排解内心的苦闷呢?

    生:游览醉翁亭。

    师:游览了醉翁亭之后,作者的心情又会怎样呢?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醉翁亭记》,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

    师:下面老师先朗读一下课文。(稍停)给点掌声啊!(生微笑鼓掌)还有点儿要求,在听老师朗读时,要做好圈点批注,并感受文中流露的情感。(师朗读,生边听读边做圈点批注)

    师:好,听了老师的朗读,你们从作者身上感受到了什么?

    生:旷达。

    生:洒脱。

    师:谁能用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作者当时的情态?

    生:“醉”。

    师:非常准确。我们能感受到此时的作者已不再满腹忧愁,而是放情林木、醉在山水。那么作者到底为何而“醉”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并尝试用你最喜欢的方式学习本文。

    (课件展示研讨问题:1.本文结构精巧,想一想作者是如何构思的?2.本文语言出色,品一品,作者是如何锤炼的?3.本文意境优美,想一想作者是如何创设的?学生结合注释自读课文,研讨问题,师从旁点拔、指导)

    师:散文,顾名思义,要散,但“散”并不是不着边际的散乱,要做到散而有神,散而不乱。本文在结构上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下面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课件展示问题1)

    生:本文思路清晰,让人耳目一新。

    师:请你给大家梳理一下本文的思路好吗?

    生:第1段,主要写亭周围的环境,亭名的由来;第2段,写景;第3段,写游人的游乐和太守的宴游;最后一段,写日暮醉归。

    师:很好。这位同学为大家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下面请看屏幕,结合提示朗读课文。

    (课件展示——课文的思路)(生结合课件提示,朗读课文)

    师:刚才我们从思路上进行了分析.谁能从其他角度说说?

    生:文章线索用得好,行文中作者始终抓住了一根“金线”。

    师:这根“金线”是什么?

    生:这根“金线”就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乐”,“醉”中之“乐”。

    师:能说得具体些吗?

    生:写山水,是抒发“得之心”的乐;写游人不绝于途,是表现“人情之乐”;写酿泉为酒,山肴铺地,觥筹交错,是表达“宴酣之乐”;写鸣声上下,飞荡林间,是显示“禽鸟之乐”;而这一切都是为表现太守自我陶醉的“游而乐”。(师生情不自禁地鼓掌)

    师:这位同学讲得很精彩。全文围绕一个“乐”字一路写来,将诸多材料巧妙而有序地连缀起来,如同一根彩线串起了一颗颗晶莹的珍珠,成为熠熠生辉的珠链。其他同学还有发现吗?

    生:行文中还处处讲究呼应。

    师:能给大家举个例子吗?

    生:例如文章一开始写到:“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但太守是谁暂不表,埋下伏笔,直到结尾才揭示:“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生:可使文章内在结构严谨。

    师:说得真不错!我们又从线索、呼应方面进行了分析,还有新发现吗?(生沉默)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第1段,看看作者是怎样引出“醉翁亭”的?(生自由读第1段)

    师:哪位同学先说?

    生:作者先写“西南诸峰,林壑尤美”,后写“琅琊山”“蔚然而深秀”,再写酿泉,最后引出醉翁亭。

    师: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引出醉翁亭?

    生:这样可以使文章曲折生动,引人入胜。

    师:除此之外,为使文章层次清晰,在用词上有什么讲究?(生纷纷举手)

    生:每一层都用一个“也”字结住。

    师:老师也发现了。全文用了21个“也”字,不仅帮助结尾,还成了文意转折的标志,但绝无单调之感。奥妙何在呢?(课件展示研讨问题2)

    师:我们不妨做一下比较。大家齐读一下“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一句。如果将它改为“作亭者山之僧智仙,名之者太守”会有什么不同?(生细读品味)

    生:没有了“也”字,读起来感觉有点不自然。

    生:也表现不出原句作者的那种得意的心情。

    师:看来“也”字还有表情达意的作用。

    生:老师,还有25个“而”字!

    师:能说说它的用法吗?(生摇头)

    师:“而”字,表示前后词句并列、承接、递进、修饰、转折等关系,但在分析其用法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下面我们来做个练习,看看谁判断得又快又准。

    (课件展示练习:说说下列语句(略)中“而”字的用法,体会它们各自语气的轻重)(生抢答,师点拨,讲解)

    师:同学们对“而”字的用法了解较好。同学们在句式上有没有新发现?

    生:有。成对句子多。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些句子,共同感受这篇文章的优美意境。(课件展示研讨问题3)(听配乐朗读。并鼓励学生想象画面)

    师:美吗?

    生:美!(生显出陶醉的神情)

    师:从这些句子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景物?

    生:有山、有水、有林、有泉,简直是一幅山水画。

    生:我看到了早晚之景。

    师:能给大家描述一下吗?

    生:太阳出来,蓊郁的树林本来被薄纱般的雾气笼罩,经日光一照,雾气消散,又显出清新翠绿的颜色。而到了傍晚乌云聚拢,山谷一片昏暗。

    师:看来你是真进入课文中了。大家还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四季变幻之美。

    师:让我们齐读感受一下。(课件展示醉翁亭四季变化的优美画面,师生齐读感受四季之关)

    师:那么作者到底为何而“醉”呢?(生讨论)

    师:谁能谈谈?

    生:我觉得是为酒而醉。

    生:我认为是为美景而醉。

    师:还有没有深层次的原因?

    生:我觉得最主要的是为百姓的和乐而“醉”。

    师:你考虑得很深入。本文为我们展示了一个“醉翁”的形象,让我们感受到了“醉翁”性格深处那放逸坦荡的文人习气和旷达自适的生活智慧。好,下面让我们欣赏一下大家的才艺展示。

    生:我画了一幅画。

    师:让我们共同欣赏一下。(展示图画,略)

    生:老师.我们几个表演一下“众宾欢”可以吗?

    师:可以啊!掌声鼓励!(生表演,略)

    师:几位同学的表演不但再现了当年的情景,而且还适当地加入了想象。

    生:我想领大家游览一下“醉翁亭”。

    师:那就请吧。(该生以导游的身份介绍,还自备了“道具”)

    师:最后让我们一同背诵课文,再次感悟本文的诗情画意。(生集体背诵课文,师请几位同学当堂背诵,并鼓励)

    问题:

    以上是某位高中语文教师在讲授文言文《醉翁亭记》一课时的教学实录(节选),阅读并自选两个角度进行评析。

  7. 对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的“表达与交流”方面的实施建议,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
    • B.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 C.应鼓励学生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
    • D.鼓励学生开展多种活动,如写书评、读后感,举办读书报告会、作品讨论会等
  8. 以下是某位高中语文教师有关《苏武传》一课的教学反思(节选),阅读并回答问题。

    《苏武传》是一篇传记体裁的名篇,其主题就是通过阅读,让读者感受苏武高贵的灵魂。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就是以“高贵”作为进入人物灵魂的切入点.教学的研究课题也是“与高贵对话”。首先,以“高贵”导入新课,让学生讨论什么是“高贵”。通过讨论,学生懂得了高贵其实与个人的年龄、性剐、职位、民族等没有关系,关键在于心灵的强大与自身的信念。其次,感受“高贵”。让学生在文本中找出能表现“高贵”的事件。第三,解读“高贵”。让学生思考,作者是通过哪些手法来解读“高贵”的。第四,拓展“高贵”。让学生搜集和整理有关“高贵”的名言名录。

    对上述教学反思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突出了文本人物的形象特点,准确地抓住了文本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要求
    • B.以文章人物形象为切入点能够让学生围绕人物展开讨论。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达到与文本人物进行深入沟通与对话的目的
    • C.四个问题,体现了层层深入的课堂教学节奏。有利于学生领略文学作品在选材和表现上的艺术手法,使学生在知识积累中拓展、迁移
    • D.整个阅读教学课堂以“高贵”为中心串联在一起,课堂结构紧凑,阅读中心明确,提高了阅读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9. 某教师在教学《鸿门宴》一课时,设计了下面一段教学过程:

    教师在教学“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这句话时,以计算机操作坐标轴的方式将四人位置标示出来,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尊卑及文中所蕴之意。

    以下对这一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使用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使用多媒体设备,巧妙展现中国古代座次文化,更利于学生形象理解、分析并识记
    • B.教师特意使用多媒体展现项王的排座,其实质是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他藐视敌人,骄傲自大的性格特征
    • C.教师抓住座次安排这一教学点,用新颖的形式进行深层教学,为学生理解项羽最后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 D.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教师虽然为学生拓展了座次文化这一知识点,但和内容联系点不是特别紧密,抓小失大
  10.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生1读《念奴娇·赤壁怀古》)

    (读完后,其他学生鼓掌)

    师:读得非常好。人们说诗词,七分诗,三分读。我觉得生1的3分可以得满分了。我想同学们通过自己朗读,也能达到生1这样的高度。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三分钟。大声朗读,然后想一想你能读出什么味道来?这种味道从何而来。

    (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

    师:好,三分钟到了。我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我先请个女同学。其他同学看看她能读出味道来吗?

    (生2读《念奴娇·赤壁怀古》,读完后,其他学生鼓掌)

    师:好,请坐。我问问生3,你看她读出味道来了吗?

    生3:我觉得应该说读得还是不错的。但是不如生1那样激情澎湃一些。因为可能是语调问题。

    师:哦.有点含情脉脉了是吗?你来读一下我们听听。

    (生3读《念奴娇·赤壁怀古》,读完以后,其他学生鼓掌)

    师:你读的时候可能有你对诗词的理解,当然还与个人的气质和音质有关系。生3就是重量级的.生2就是小小的女孩儿,可能读出来声音就不那么浑厚,读得也不错。我觉得阅读是极具个性的审美活动。你读应该读出你自己的味道来。

    师:我想听听同学们读出了什么味道,能讲一讲这种味道从何而来吗?要落实到诗词之中。

    谁来讲?你读出什么样的感觉了?这种感觉是具有个性的,无所谓对或错。这么好的诗词没有我们的阅读是很遗憾的。我找个同学来起个头儿。

    这是某位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时的教学片段,以下对其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段教学过程反映了阅读教学是古诗词教学的最重要方法
    • B.教师要求学生想想“能读出什么味道来?这种味道从何而来?”其实质是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这就更有目标,效率也会更高
    • C.这段教学既有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也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要求
    • D.教师最后的总结发问体现了教师将阅读回归文本内容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