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占我国总人口70%的农民是社会的弱势群体”,该判断的主、谓项的周延情况是(  )。

  • A.主、谓项都周延
  • B.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 C.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 D.主、谓项都不周延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以“我心中的好老师”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观点明确,语言通顺,条理清楚,逻辑性强,800字左右。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2009年3月23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了《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权益状况比较研究报告》,下面是从该报告中提取出的两则材料。

    材料一:调查发现,78.3%的中国普通高中学生平时(不包括周末和节假日)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在8小时以上,韩国为57.2%,而日本和美国几乎不存在这样的情况。56.7%的中国普通高中学生每天在家学习时间在2小时以上,而美国、日本、韩国普通高中学生分别仅为24.7%、20.5%、15.4%。26.0%的中国普通高中学生在课外补习班或跟家教学习时间在2小时以上,韩国为20.6%,日本和美国仅分别5.8%、2.2%。

    材料二: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休息日里常做的事(前三位)

    (1)请综合两则材料,从中提取两个有关中国高中生的主要信息。(6分)

    (2)根据你的学习体会,请说说造成这一结论的原因是什么?(请写出两点)(8分)

  3.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波波非常喜欢吃橘子,一天波波趁妈妈不注意,偷偷地将一篮橘子全部吃光。结果由于吃得太多,波波出现了呕吐症状,一直吐橘子瓣。波波的幼儿园老师李老师与波波家是邻居,她知道这件事情后,在第二天的课堂上,为了警醒其他幼儿,当着波波的面将波波吐橘子瓣的事情说得绘声绘色,引得同学们一直哈哈大笑,而波波只得低着头被老师和同学嘲笑。从此以后同学们给波波起了个“橘子瓣”的外号。

    材料二:上幼儿园中班的小宇,上课期间尿了裤子,其老师刘老师发现后,对正在嘲笑小宇的其他幼儿说:“小宇可能是上课听得太认真了,忘记了告诉老师要上厕所,我们以后可以向小宇学习他认真听课的好习惯。当然,我们在认真听课的同时,要记住自己还要上厕所,那就更好了。”

    请从教师职业理念的角度评价材料中两名教师的不同做法。(14分)

  4. 某幼儿园在为中班幼儿过集体生日时,拍了一组照片,效果相当好。一家照相馆的老板恰好看到这些照片,选了两张准备做宣传广告用。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

    • A.这样的宣传有益无害,因此不必征得任何人的同意
    • B.只要幼儿园同意老板使用这些照片,就不存在侵权之嫌
    • C.使用幼儿照片需征得幼儿家长的同意
    • D.使用幼儿照片需征得幼儿本人同意
  5.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李老师经常以班级的名义从个体书店以优惠价购买多种课程的阅读资料,然后以全价卖给幼儿,几乎是人手一套。每当节日时候或家长有所求的时候,她向学生家长暗示要礼物、礼品或礼金。此外,她还私下到本市“艺术培训中心”兼课。她经常建议家长把孩子送到该培训中心参加培训。当然,幼儿接受辅导或培训是交较高的培训费的,该培训中心聘请李老师为培训教师,并给李老师发放培训课时费和介绍费。

    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材料中教师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14分)

  6.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下列关于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到2020年,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
    • B.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 C.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惠普性,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
    • D.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
  7. 下列不属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是(  )。

    • A.指南针
    • B.火药
    • C.印刷术
    • D.针灸
  8. 幼儿园园长、教师、医师、保健员和其他工作人员,都应接受过相关的专业训练,或(  )方可上岗。

    • A.经过幼儿师范专科的学习,获得资格
    • B.有过相关工作经验
    • C.经过了有关行政部门的考核,获得资格
    • D.进行了有关教育和保育的实际操作
  9. 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提出“教师职业应视为一门专业”的是(  )。

    • A.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 B.1986年美国《卡内基报告》
    • C.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 D.1995年我国国务院《教师资格条例》
  10. “占我国总人口70%的农民是社会的弱势群体”,该判断的主、谓项的周延情况是(  )。

    • A.主、谓项都周延
    • B.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 C.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 D.主、谓项都不周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