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主观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诵读叫醒太阳

①虽已不是莘莘学子,可每日清晨,仍爱好卷书诵读。"-3我耽于汉字的节奏与韵律,耽于文句的美妙与精彩,唇齿相扣,声音如青云出岫,一股清朗之气便油然而生,顿觉世间最大的享受莫过于此。

②当年爱上诵读只为父亲。

③那时父亲常常外出打工,总选择在清晨出发。他的清晨是勤勉的。父亲只喜欢好读书的孩子。他对我训诫很多,其中一句几乎是我和他之间永远不会停止的脉动:一日之计在于晨。父亲身体力行的结果,就是我天蒙蒙亮就卷书诵读。小河边,芦苇地,田埂上;从黎明读到太阳出来,从喑哑读到声音嘹亮,从迷糊读到神清气爽。清晨诵读是对父亲的礼赞,诵读让父亲安心地一次次出征。

④记得那回年根,天下大雪不能出门。我便站在西院廊檐下诵读。父亲一早起来扫雪,他扫了门前扫屋后,最后迟迟疑疑来到院子里。父亲悄无声息地扫着,一下一下,提着气儿,生怕动静大了干扰我读书。我只得用足力气,提高嗓门,以示我的投入和沉迷。尽管如此,父亲只扫到我身后五步远就停住了。直到我收起书回屋,他才接着去扫那堆雪。

⑤打那以后,每次晨读我都会想起那场雪,想起干活利落的父亲小心翼翼提着气儿扫雪的样子。我记得那个早晨,除了朗朗书声外,世界异样地寂静,父亲的脸上挂着稀有的笑意。

⑥初中以后,学习任务重了。诵读不仅在清晨进行,每天黄昏,或者星期天的下午,只要有空,我就会拿着书出去,到野地里,找一块无人的草坡,坐下来,静静地享受阅读。那时,我在那样的地方,读书之专注之投入——真的忘记了一切。一个下午背完一本书,手指在地上掘出一个深坑都不知道。

⑦一个午后,时间尚早,趁着父亲休息,我拿着课本悄悄去了河边,钻进了密不透风的芦苇丛,大声诵读起来。书越读越薄,我决心背下它。想不到父亲四处找我,他去了所有僻静的地方,我沉浸在诵读中,当然听不见他的呼唤。父亲越找越焦急,当他最后拨开重重的芦苇冲到我面前时,我由于太专心,竞吓得失声尖叫。父亲本想训斥我的话化成惊讶和静默。

⑧他不知道,找个僻静的地方高声诵读已经成了我学习的秘籍。不仅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甚至数学,我都用这样的方式诵读着。

⑨最难忘的是那个春夏之交的傍晚。当时正处于高考复习的紧张阶段。那天,在麦浪沙沙作响的原野深处,我埋下身子,朗声诵读。等我把带去的所有复*-7资料全部装进脑子,背得滚瓜烂熟,这才起身回去。

⑩黄昏走到了温柔的尽头,麦地均匀地呼吸着,麦浪不再起伏,好像大地和一切都作好了准备,迎接夜的来临。大自然吞吐着神秘而幽深的气息。我带着劳动者沉甸甸的疲惫与满足走在浅黄的麦地中间。蓦然回首,我看到无垠的淡黄色的麦田上方,天空呈现出纯净的橘红____

色,在这橘红色之中,正含着一枚浑圆、宁静、深红如浆果的夕阳。

⑾眨眼间,这幅画就消失了,世间恢复了常态,我已经迈着轻盈的步伐回到学校了。之于我,那枚浑圆的夕阳似乎是一个美丽而又笃定的句号,它给了我答案,安慰了茫然、刻苦又不安的18岁。那一刻,我似乎告别了所有的忐忑,完全有理由相信前途的美好和光明。

⑿诵读让我顺利地走进了大学,而且是父亲理想中的中文系,我终于可以一辈子朗读和研习心爱的语文了。

⒀未曾想父亲因为透支太多,竟匆匆离世。换他一生,赢来的这份幸福,怎能不小心享用?为此,我愿意永远是那个清晨出发,用诵读叫醒太阳的人。

根据文章内容,梳理“我”学生时代有关诵读的几件事,填写下表。(4分)

序号时间地点事情
(1)       西院廊檐下“我”用足气力诵读,父亲提着气儿扫雪
(2)一个午后河边芦苇丛中       ,       
(3)春夏之交的傍晚       “我”朗声诵读复习资料,“我”欣赏到麦地美景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一位教师在执教《落花生》一课,学到“父亲”的话“花生的好处很多……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时,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题目为“你更喜欢谁”的辩论。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情绪高涨,“花生派”和“桃子石榴派”针锋相对,结果“不但对别人有用,而且讲体面”的观点占了上风,“花生派”的神情甚是尴尬。

    请谈谈你对以上教学片段的看法。

  2. 下面这篇文章是一个五年级学生所写的日记,请仔细阅读这篇习作,然后完成后面的题目。(16分)

    买菜

    今天,我想吃西红柿鸡蛋汤和炒芦号。于是我对婆婆说:“婆婆,你给我几块钱,让我去买菜吧。”

    我拿着钱,骑着自行车来到兰园菜场,啊!这里的人真多呀,人们川流不息。我使出吃奶的劲儿从人群中挤到前面,终于找到了卖芦号的滩位,这芦号又长又粗,摊位前几满了人。我灵机一动:先去买西红柿再去买芦号。于是,我来到卖西红柿的地方,卖西红柿的阿姨一看到我就笑眯眯地问:“小朋友,你要点什么?”我答道:“来三个西红柿!”“好嘞!”阿姨精心挑选了三个又大又红的西红柿装进袋子里,接着称了称,然后递给我,说:“一共三元五角。”我付了五元,她找给我一张崭新的一元纸币和一枚硬币。我回到卖芦号的摊位,这时已经走了好几个人。我站在队伍的后面,等呀等呀,终于轮到我了。我急切地跑过去,说:“来半斤芦号。”这位叔叔熟练而迅速地把芦号放进袋子,说:“两块钱。”我接过袋子,付了钱,说了声“THANKS”就跑出去把菜放进篮子,骑车回家了。

    回到家,家长都夸我能干,我听了心里乐滋滋的。

    (1)对这篇习作进行比较全面的评价。(10分)

    (2)为这篇习作写一则简短的评语。(6分)

  3. 请简要概述小学语文新课导入的几种方法。(5分)

  4. 简述“风吹雨”的含义。(2分)

  5. 根据以下古诗,回答下列各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僵卧孤村”,处境本来寂寞凄凉,但诗人并“不自哀”这是为什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向敏中是符离县令向踽之子,从小被父亲严格教诲,成年后,胸有大志,甘于清贫,刻苦学习,后应试中举

    B.向敏中为官廉洁,不入浊流,太宗欲委以大任,有人控告他与贪官皇甫侃有牵连,经查证,纯属无中生有

    C.向敏中富于谋略,得知有禁军士兵想趁傩会作乱,他将计就计,部署士兵埋伏在廊下的幕布中,伺机将傩人一网打尽

    D.向敏中被任命为仆射,接待翰林学士李宗谔时,心知他是皇帝派来特意道贺的,连声诺诺,更显对皇恩的感激之情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俄捕得侃私僮诘之,云其书寻纳筒中,瘗临江传舍。(3分)

    (2)真宗幸澶渊,赐敏中密诏,尽付西鄙,许便宜从事。(3分)

  8. 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说明向敏中“有才略”的一组是(  )。(2分)

    ①能刻厉自立,有大志

    ②请别置局,命官专莅,校其簿籍

    ③按实,尝有书及门

    ④敏中得诏藏之,视政如常日

    ⑤敏中振袂一挥,伏出,尽擒之

    ⑥敏中谢客,门阑寂然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以贿败君子不以言举人

    B.先驰骋于中门外徘徊于斗牛之间

    C.卿往观之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D.宗谔与其亲径入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10.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向敏中,字常之,开封人。父璃,仕汉符离令。性严毅,惟敏中一子,躬自教督,不假颜色。尝谓其母日:“大吾门者,此儿也。”及冠,继丁内外忧,能刻厉自立,有大志,不屑贫窭。太平兴国五年进士,任右赞善大夫,后命为枢密直学士。

    时通进、银台司主出纳书奏,领于枢密院,颇多壅遏,或至漏失。敏中具奏其事,恐远方有失事机,请别置局,命官专莅,校其簿籍,诏命敏中与咏领其局。太宗欲大任敏中,当途者忌之。会有言敏中在法寺时,皇甫侃监无为军榷务①,以贿败,发书历诣朝贵求为末减,敏中亦受之。事下御史,按实,尝有书及门,敏中睹其名,不启封遣去。俄捕得侃私僮诘之,云其书寻纳筒中,瘗临江传舍。驰驿掘得,封题如故。太宗大惊异。时西北用兵枢机之任专主谋议敏中明辨有才略,遏事敏速。

    真宗即位,命敏中为部延路缘边安抚使,俄还京兆。是冬,真宗幸澶渊,赐敏中密诏,尽付西鄙,许便宜从事。敏中得诏藏之,视政如常日。会大傩。有告禁卒欲倚傩为乱者,敏中密使麾兵被甲伏庑下幕中。明日,尽召宾僚兵官,置酒纵阅,无一人预知者。命傩入,先驰骋于中门外,后召至阶,敏中振袂一挥,伏出,尽擒之,果各怀短刃,即席斩焉。既屏其尸,以灰沙扫庭,张乐宴饮,坐客皆股栗,边藩遂安。

    天禧初,进右仆射兼门下侍郎,监修国史。是日,翰林学士李宗谔当对,帝曰:“朕自即位,未尝除仆射,今命敏中,此殊命也,敏中应甚喜。”又日:“敏中今日贺客必多,卿往观之,勿言朕意也。”宗谔既至,敏中谢客,门阑寂然。宗谔与其亲径入。徐贺日:“今日闻降麻⑦,士大夫莫不欢慰相庆。”敏中但唯唯。又曰:“自上即位,未尝除端揆③,非勋德隆重,眷倚殊越,何以至此。”敏中复唯唯。又历陈前世为仆射者勋德礼命之重,敏中亦唯唯,卒无一言。既退,使人问庖中,今日有亲宾饮宴否,亦无一人。明日,具以所见对。帝日:“向敏中大耐官职。”

    (节选自《宋史·向敏中传》)

    [注]①榷务:宋设立的管理贸易和税收的机构。②降麻:唐宋任免将相。③端揆,指相位。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及冠,继丁内外忧忧:忧愁

    B.请别置局,命官专莅别:另外

    C.既屏其尸,以灰沙扫庭屏:隐藏

    D.向敏中大耐官职耐:胜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