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关于现代教育的“社会目的”,下列表述中不适当的是(  )。

  • A.传递和保存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和文明成果
  • B.培养能更新传统文化、创新文化,具有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
  • C.培养既能适应现实社会生活同时又能合理改造现实社会生活的人
  • D.复制、再生产现有的社会存在模式
试题出自试卷《2016年吉林省特岗教师《教育学基础》习题(6)》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材料:

    学生小刚在老师上课写板书时,手指常常不自觉地敲打桌子,发出“嗒嗒嗒”的响声。有的老师警告说:“是谁?不想听课就出去!”可是这种情况总也制止不住。一位音乐老师上课时发现了这个情况,课后找到小刚。小刚怯生生地站在老师面前,等待老师批评。但是老师没有责备他,而是笑着说:“我发现你节奏感非常好。你可以参加学校的乐队,做一名鼓手。但有一个条件,你在上课时要认真听课,遵守课堂纪律,不要再敲桌子了,好吗?”小刚点点头,热泪盈眶。他在乐队里很努力,进步很快,而且上课再也不敲桌子了。

    案例中的音乐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体现了哪条德育原则?

  2. 赵老师是某中学的一名青年教师,现在正担负着班主任工作,他深深服膺于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格言,发誓要做一名热爱学生的优秀教师。大家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他一心扑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上。为了解和接近学生,以便取得学生的依赖,他与学生一起参加课外甚至校外活动,如打球、下棋、逛电子游戏厅等,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有求必应。但是,一学年下来,赵教师却感到非常沮丧:不仅学校领导批评他过于放纵学生,而且班上

  3. 教师必须做到“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这是因为教师劳动具有(  )。

    • A.创造性
    • B.示范性
    • C.复杂性
    • D.长期性
  4. 关于现代教育的“社会目的”,下列表述中不适当的是(  )。

    • A.传递和保存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和文明成果
    • B.培养能更新传统文化、创新文化,具有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
    • C.培养既能适应现实社会生活同时又能合理改造现实社会生活的人
    • D.复制、再生产现有的社会存在模式
  5. 知识的急速增长要求人们学会学习,(  )比知识教育更重要,方法教育比结论教育更重要。

    • A.能力教育
    • B.集体教育
    • C.情感教育
    • D.价值观教育
  6. 学校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

    • A.劳动
    • B.教学
    • C.课外活动
    • D.班主任工作
  7. 真正为课程论建立提供心理学基础的人是(  )。

    • A.夸美纽斯
    • B.亚里士多德
    • C.赫尔巴特
    • D.卢梭
  8. 把课程分为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依据是(  )。

    • A.课程任务
    • B.课程制定者
    • C.课程的组织方式
    • D.课程管理的方式
  9. 人的身心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  )。

    • A.遗传因素
    • B.环境因素
    • C.教育活动
    • D.个体主观能动性
  10. 提出“教育即生活”这一命题的是(  )。

    • A.布鲁姆
    • B.布鲁纳
    • C.杜威
    • D.夸美纽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