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6个月的婴儿,诊断为发育性髋脱位。治疗宜采取

  • A.全麻下手法闭合复位,髋“人”字石膏固定
  • B.股骨近端旋转截骨术
  • C.髋关节支具固定
  • D.Salter骨盆旋转截骨术
  • E.髋臼成形术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手术历时大约50分钟,患儿出现外周血压90/58mmHg,心率160次/分,下列哪些处理方法可以尝试

    • A.适当加快输液速度
    • B.增加麻醉机氧流量
    • C.给予舒芬太尼镇痛
    • D.给予艾司洛尔静注
    • E.适当输血
    • F.查动脉血气,分析原因
  2. 手术历时4小时,共输注液体500ml,输血100ml,尿量170ml。术毕50分钟患儿未醒,此时测外周血压76/50mmHg,心率92次/分钟,给予咽喉吸引刺激无呛咳反射及四肢活动,手感患儿体温低,测体温35.9℃,立即采取保温措施,约1小时后,患儿四肢开始活动,此时测体温36.7℃,呼之睁眼后拔出气管导管。患儿出现低体温的可能原因是

    • A.体温调节中枢受抑制
    • B.手术室温度低
    • C.腔镜手术
    • D.呼吸道阻塞
    • E.冷液体、冷血制品的输注
    • F.体表面积裸露过大
  3. 若肠管已坏死,正确的处理是

    • A.肠段切除吻合,Halsted修补术
    • B.肠段切除吻合,疝囊高位结扎术
    • C.肠段切除吻合、Bassini修补术
    • D.肠段切除吻合、McVay修补术
    • E.肠段切除吻合,无张力修补术
  4. 患儿女性,3岁,13kg。因胸腹部及双下肢烧伤后35天,拟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清创植皮术。查体:患儿精神可,胸透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大致正常,测体温36.7℃,外周血压85/45mmHg,心率106次/分,呼吸28次/分。患儿进手术室前30介钟肌注阿托品0.5mg,其目的是

    • A.抑制胃肠道的蠕动
    • B.减少呼吸道的分泌
    • C.减少消化道的分泌
    • D.减少麻醉药的负作用
    • E.延长麻醉药物作用的时间
    • F.预防迷走神经的反射
    • G.缓解小儿恐惧与紧张心理
  5. 如果手术治疗,术中特别要注意的是

    • A.鉴别是斜疝还是直疝
    • B.还纳疝内容物
    • C.疝修补方式
    • D.判断疝内容物有无绞窄
    • E.止血彻底,防止形成血肿
  6. (题干)患儿男,3岁。右腹股沟可复性包块1年余,玩耍后不停哭闹伴呕吐6小时。查体:右侧阴囊肿胀,内可触及肿块,肿块呈蒂状延至腹股沟部,触痛明显,不可还纳。根据患儿情况,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腹股沟直疝嵌顿
    • B.腹股沟斜疝嵌顿
    • C.股疝嵌顿
    • D.滑动性疝嵌顿
    • E.右侧睾丸扭转
  7. 术中发现疝内容物为小肠,颜色呈暗紫色,疝环狭小不易回纳。针对恢复肠活力的措施及观察,以下不必要的是

    • A.迅速切开疝环解除压迫
    • B.系膜根部0.25%普鲁卡因封闭
    • C.热盐水纱布热敷肠管
    • D.注意肠管色泽、蠕动和动脉搏动情况
    • E.肠管是否恢复活力,至少需观察1小时
  8. >6岁患儿,髋臼指数>45。,诊断为发育性髋脱位。治疗宜采取

    • A.全麻下手法闭合复位,髋“人”字石膏固定
    • B.股骨近端旋转截骨术
    • C.髋关节支具固定
    • D.Salter骨盆旋转截骨术
    • E.髋臼成形术
  9. 3~6岁患儿,髋臼指数<45。,诊断为发育性髋脱位。治疗宜采取

    • A.全麻下手法闭合复位,髋“人”字石膏固定
    • B.股骨近端旋转截骨术
    • C.髋关节支具固定
    • D.Salter骨盆旋转截骨术
    • E.髋臼成形术
  10. <6个月的婴儿,诊断为发育性髋脱位。治疗宜采取

    • A.全麻下手法闭合复位,髋“人”字石膏固定
    • B.股骨近端旋转截骨术
    • C.髋关节支具固定
    • D.Salter骨盆旋转截骨术
    • E.髋臼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