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多选

公路工程现场质量检查控制的方法主要有(  )

  • A.测量、试验
  • B.观察、分析
  • C.对比
  • D.监督、总结改进
  • E.记录
试题出自试卷《2012年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临考突破试卷(4)》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背景

    某沿海大桥是一座跨径为28.5m+3×40.5m+28.5m的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分上下两幅,每幅单箱顶宽14.50m,底板宽7.00m,梁高由支点的2.75m渐变到跨中的1080m。根据桥位处的地质情况和大桥本身的特点,采用逐段现浇,每段有一超过墩身8.50m的长度,末端浇筑长度为20m。

    支架纵梁采用六四军用梁,为减小纵梁在混凝土重量作用下的过大变形,在每个边跨设一排临时支墩,3个主跨各设置两排支墩,支墩均为摩擦桩,卸落设备采用砂箱。在安装模板时,全面计算并设置了预拱度值。为减小支架变形,混凝土分2次浇筑,第一次浇筑底板和腹板,第二次浇筑顶板和翼缘板。为防止桥墩与支架发生沉降差而导致墩顶处梁体混凝土开裂,采用自两边墩台向跨中分段浇筑的方法。因管道较多、钢筋密,决定采用大直径振捣器直接运送混凝土并振捣,以确保有预应力管道下的混凝土密实。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张拉预应力筋,按要求和规定压浆。

    问题:

    1.混凝土浇筑顺序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2.混凝土振捣是否合理,为什么?

    3.施工单位在计算施工预拱度时,应考虑哪些荷载?

    4.如何对管道进行压浆?

  2. 背景

    某承包人承接了一特大桥梁工程,该工程工期紧、任务重、合同价低。为既要保质保量完

    成工程任务,又能尽力节约施工成本,公司要求项目部认真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和成本控制工

    作。为此提出了四条成本管理的原则:(1)成本管理最低化原则;(2)全面成本管理原则;(3)成本管理有效化原则;(4)成本管理科学化原则。

    为了编写好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项目部组织人员搜集了如下一些资料:施工技术资料、工程设计文件、自然条件及有关政策规定。并拟定了如下编写步骤:(1)分析设计资料,选择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2)计算人工、材料、机具需要量,制定供应计划;(3)编制工程施工总体进度计划;(4)设计临时工程,编制供水、供电(供热)计划;(5)编制工地运输计划;(6)绘制施工平面布置图;(7)分析计算技术经济指标;(8)编写说明书。

    同时,项目部也充分认识到,要降低施工成本,重点是要降低材料成本,特别是抓好材料的

    采购环节。因此在工程开工前,项目部就积极地选择材料供应商。经人介绍,选择了一家砂、石供货商,并依据其资信状况、业绩信誉进行了评价,认为符合相关要求,随后就与其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

    问题:

    1.解释全面成本管理原则的含义。

    2.成本管理的原则是否完整?若不完整,请补充。

    3.项目部为编写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所搜集的资料是否完善?若不完善,请补充。

    4.关于施工组织设计的步骤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5.技术经济指标通常用于评价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如分项工程生产率。请再列举两项技术经济指标。

    6.项目部对材料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价是否恰当?请说明理由。

  3. 背景

    某公路工程所需的主要建材有路基土方填料、砂石材料、水泥、沥青材料、沥青混合料和钢材等。所有材料均由项目部自己采购和组织运输。项目部材料采购部门拟按工程量清单、材料供应计划、材料用量计划、材料用款计划、材料采购计划的顺序进行材料计划管理,并对几种材料的主要工程指标及工程特性提出了如下要求(摘要):(1)对于碎石提出了可松散性要求;(2)为区分砂的粗细度,提出了砂的平均密度和湿度要求;(3)对于水泥提出了针入度的要求。

    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有关部门通过资料分析,发现混凝土工程的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增加较多,主要原因是砂、碎石材料成本的增加。但有关资料表明,砂、碎石的购入原价与施工预算时的价格一致。

    在工程施工中还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水泥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了蜂窝、麻面,项目部认为并未影响结构,因此未做任何处理。

    事件二:在满堂支架桥梁施工中,发生了支架垮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0万元。项目部在事后的第5天向上级公司进行了汇报。

    事件三:在路基施工放样时,由于工期紧,项目部新购了一台全站仪后立即投入使用,并将一台超过规定周检确认时间间隔的仪器也投入使用,使路基工程按时完工。

    问题:

    1.背景中的材料计划管理程序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2.逐条判断对材料工程指标及工程特性要求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3.从“价差”方面分析材料成本增加的可能原因,并提出通过物耗管理控制成本的方法。

    4.事件一中,项目部的做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提出正确的处理办法。

    5.按公路工程质量事故的分类标准,事件二中所述事故属于何种质量事故?项目部处理方式是否恰当?请说明理由。

    6.分析事件三中存在的仪器管理问题,并提出正确的处理方法。

  4. 背景

    某一级公路,路面面层采用C30水泥混凝土。该项目施工单位面层施工过程如下。

    第一步,该施工单位按要求进行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采用实验室确定的“实验室配合比”直接配料;

    第二步,施工单位按要求架设模板;

    第三步,确定好最佳拌合时间,配备一座间歇式搅拌楼拌合;

    第四步,对搅拌混凝土进行现场取样,做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第五步,采用自卸车将新拌混凝土在规定的时间内合格地运到摊铺现场;

    第六步,采用小型机具铺筑法进行摊铺和振捣施工;

    第七步,整平饰面:振动、提浆、整平后用圆盘式抹面机往返2~3遍进行压实整平饰面;

    第八步,按要求进行各类接缝的设置与施工;

    第九步,按要求进行混凝土的养护;

    第十步,养护期满后,采用软拉毛机械进行抗滑沟槽施工;

    第十一步,清除混凝土板缝中夹杂的砂石、泥浆、尘土及其他污染物后进行灌缝施工及灌缝养护。

    问题:

    1.施工单位进行配料时采用的配合比正确吗,为什么?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分哪几个阶段完成?

    2.除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以外,路面用水泥混凝土还应该进行什么强度试验?简述其实验步骤。

    3.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构造施工有哪些方法?简述各自适用条件。

    4.请列出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检测的项目。

  5. 公路工程现场质量检查控制的方法主要有(  )

    • A.测量、试验
    • B.观察、分析
    • C.对比
    • D.监督、总结改进
    • E.记录
  6. 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报告的内容包括(  )

    • A.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 B.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 C.隐患责任人的受教育情况
    • D.隐患的治理方案
    • E.隐患责任人的处理结果
  7. 在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中,可单独作为稳定作用的结合料有(  )

    • A.粉煤灰
    • B.石灰
    • C.水泥
    • D.煤渣
    • E.炉渣
  8. 在计算拱架施工预拱度时,考虑的因素中以下正确的有(  )

    • A.拱架承受的施工荷载而产生的弹性变形
    • B.拱架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非弹性变形
    • C.主拱圈因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引起的挠度
    • D.由结构重力以及汽车荷载引起的弹性挠度
    • E.支架基底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沉陷
  9. 新奥法的基本原理包括(  )

    • A.围岩是隧道结构的主要承载部分
    • B.第一次柔性衬砌与围岩共同工作
    • C.第二次衬砌承受荷载作用
    • D.设置锚杆可提高原岩体强度
    • E.初次支护的作用是保持围岩的自承状同
  10. 填石路堤施工时,正确的施工要点是(  )

    • A.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的填石路堤应分层填筑压实
    • B.施工前,应先修筑试验路段,确定松铺厚度、压实遍数等参数
    • C.在填石路堤顶面与细粒土填土层之间应按设计要求设过渡层
    • D.接近路堤设计标高时,改用土石混填
    • E.岩性相差较大的填料应分层或分段填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