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简述中国城市群面临的主要问题。
44. 通过上面的材料,评价北京市西城区的建设情况。
北京市西城区是中国首都北京的中心城区之一,面积31.66平方千米,户籍人口80万,设有10个街道办事处,28个居(家)委会。2000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195亿元,财政收入23亿元,居民可支配收入1.1万元。西城区既是北京的政治、文化中心,又是重要的金融、商业活动区。
1995年,西城区从中心城区的特点出发,以社区建设为依托,通过开展社区环保活动、社区教育和科普、社区文化、社区医疗服务等工作,先后实施了120多项示范工程,开展了一批可持续发展行动。其中,加强环境保护,促进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始终是西城区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西城区在环境保护方面作了一项卓有成效的行动——绿色行动。
西城区从2000年上半年开始,在区政府的积极倡导和引导下,在全区范围内发起了创建绿色小区、绿色学校和绿色商店的绿色行动。在此过程中,注重培养全区居民的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意识,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护环境,创造一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文明和谐的新型关系。绿色行动方案同时提出了“绿色”标准和绿色小区、学校和商店的具体内容。
“绿色”小区倡导小区的绿化美化;小区有文体设施,开展有特色的群体活动;邻里和睦,互助互爱,居民遵纪守法,小区社会秩序良好;有科普宣传栏等宣传设施,开展面向居民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积极推广新型节水、节电技术与器具,实现垃圾袋或垃圾分类,开展回收废旧电池等环境危险物活动。
“绿色”学校倡导中小学在校园内建立宣传可持续发展内容的提示牌、板报、宣传栏等,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在校园内使用节水节电设施,实行垃圾分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绿化、美化社区环境、建设校园等社会公益劳动,宣传可持续发展等。
“绿色”商店要求商店内环境整洁、购物环境良好,倡导绿色消费,优先向消费者推荐销售有国家认定的环境标志商品,在世界水日、消费者权益日等,积极开展有特色的公益宣传活动,增强消费者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在政府的组织引导下,西城区内有关街道社区、商店和学校都积极行动起来,投身于“绿色”小区、学校和商店的建设活动。
例如,西城区大乘巷家委会共有350户居民,1200多人,分别居住在两幢楼28个门里。在北京地球村和北京市环境保护基金会的支持和帮助下,大乘巷发起“环境保护,从垃圾分类做起”的行动。逐渐有60%多居民主动实行垃圾分类。至2000年下半年,共收集废塑料6400多千克,废纸6000多千克;尤其重要的收获是,居民们减少垃圾量400多车(人工车),实现了垃圾减量。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43. 什么是社区、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
40. 简述依附理论的基本观点。
41. 论述中国社区建设的原因及其本质。
42. 论述家庭的功能。
39. 简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分工的思想。
37. 简述中国社区发展的原则。
38. 简述中国城市群面临的主要问题。
36. 简述后福特主义的特征。
35. 社会控制的方式有 【 】
2005年初级经济师考试《旅游经济专
初级旅游经济师试题及答案一
初级旅游经济师试题及答案二
2005年初级经济师考试《邮电经济专
初级经济师试题及答案1(邮电经济)
初级经济师试题及答案1(保险经济)
初级经济师试题及答案2(邮电经济)
初级经济师试题及答案2(保险经济)
初级经济师试题及答案3(保险经济)
2014年经济师初级考试真题《建筑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