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关于“微波背景辐射具有黑体辐射谱”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当辐射与物质之间进行充分的相互作用,黑体辐射谱才能形成
  • B.现今宇宙间的物质密度极低,它们和辐射的相互作用微乎其微,不可能形成黑体辐射
  • C.微波背景辐射具有黑体辐射谱,说明在很久以前宇宙间物质密度很大
  • D.这与大爆炸宇宙理论中关于宇宙开始温度很高,逐步由热变冷的预言相符合
试题出自试卷《2013年GCT考试《语言表达能力测试》专家预测试卷(二)》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第三段说“它必定来自整个天空,而不可能源自某个孤立的物体”的理由是:

    • A.是无法消除的背景辐射。
    • B.它在7.35厘米处的微波噪音与3.5K的黑体辐射相当。
    • C.背景辐射的各向同性程度极高。
    • D.辐射温度为2.7K。
  2. 下列不属于“微波背景辐射”的特点的一项是:

    • A.微波背景辐射在7.35厘米处的微波噪音与2.7K的黑体辐射相当。
    • B.微波背景辐射具有起源于很久以前的“黑体辐射谱”。
    • C.微波背景辐射源自天空的各个方向,其辐射强度的差异不超过千分之三。
    • D.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谱是辐射和物质间进行充分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3. 关于“微波背景辐射具有黑体辐射谱”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当辐射与物质之间进行充分的相互作用,黑体辐射谱才能形成
    • B.现今宇宙间的物质密度极低,它们和辐射的相互作用微乎其微,不可能形成黑体辐射
    • C.微波背景辐射具有黑体辐射谱,说明在很久以前宇宙间物质密度很大
    • D.这与大爆炸宇宙理论中关于宇宙开始温度很高,逐步由热变冷的预言相符合
  4. 微波背景辐射

    微波背景辐射是1965年以来在微波波段上探测到的具有热辐射谱的背景辐射,温度约3K(即绝对温度3度)。

    上世纪40年代末,美籍俄国物理学家盖莫夫、美国天文学家阿尔弗等提出并发展了“大爆炸宇宙论”。他们预言,以100多亿年前的那次“大爆炸”肇始的宇宙,冷却到今天,应处处充满温度是绝对几度的“背景辐射”。

    60年代初,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两位无线电工程师彭齐亚和威尔逊为了改进与卫星的通讯,研制了一种高灵敏度接收天线系统,1964年,他们在测量“银晕”(银河系外围由稀疏分布的恒星和星际物质组成的球形区域)气体的射电强度时,发现存在着无法消除的背景辐射,它在7.35厘米处的微波噪音与3.5K的黑体辐射相当。这种背景辐射的各向同性程度极高,所以它必定来自整个天空,而不可能源自某个孤立的物体。1965年,他们又把辐射温度订正为2.7K,并在当年7月把这个发现公之于世。这就称为3K微波背景辐射。

    微波背景辐射最主要的特征是具有“黑体辐射谱”。只有当辐射和物质之间进行充分的相互作用,黑体谱才能形成。现今宇宙间的物质的密度极低,它们和辐射的作用微乎其微,所以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谱必定起源于很久以前。

    微波背景辐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高度各向同性:在天空的各个方向上,辐射强度的差异不超过千分之三。这说明在如今相距极远的诸天区之间,早先存在过导致辐射的均匀化的相互联系。

    以上特征都和宇宙不断膨胀由热变冷的大爆炸理论作出的预言相吻合。所以人们认为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是对大爆炸宇宙论的有力支持。它是20世纪天文学上的一项重大成就。为此,两位发现者同获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励。

    按照本文,微波背景辐射的准确温度应该是:

    • A.3K
    • B.2.7K
    • C.3.5K
    • D.7.35cm
  5. 第二段介绍大爆炸宇宙论对微波背景辐射的预言,对其作用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微波背景辐射发现的必然性。
    • B.说明微波背景辐射发现的科学性。
    • C.说明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在宇宙学中的意义。
    • D.说明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在物理学中的地位。
  6. 对文章有关情况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总体上看,中间三段的论证结构是层进式。
    • B.第三段告诫人们不要从外观或家境这样的角度去识别人才。
    • C.第四段对“马”的分析运用了发展的观点。
    • D.结尾一段照应开头,使文章浑然一体。
  7. 属于对待人才的不正确做法的一项是:

    • A.洗不必江河,马不必骐骥
    • B.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
    • C.健儿需快马,快马需健儿
    • D.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任不重则无以知人之德
  8. 对文章二、三段内容或写法的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 A.两段都是谈的“如何识才”,但是角度不一样:第二段侧重于“要有识才之士”,第三段侧重于“识才之法”。
    • B.两段都是谈的“如何识才”,但是角度不一样:第二段重在“强调不要埋没人才”,第三段重在阐明“贵在识才”。
    • C.第二段的中心句是“人才如果遇不上‘伯乐’,就会被埋没”;第三段的中心句为“要发现人才,贵在识才”。
    • D.两段阐明中心时都运用了对比法,第二段是“纵比”,第三段是“横比”。
  9. 对文章首段的写法及其目的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紧扣文旨,开门见山,提示下文内容,抒发作者的感受。
    • B.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总提下文内容、激发读者的兴趣。
    • C.联系背景,落笔点题,总提下文内容,激发读者的兴趣。
    • D.交代背景,紧扣标题,提示下文内容,抒发作者的感受。
  10. 下列对于本文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孔子在继承了周礼的基础上,大胆地提出了“仁”的思想,并把“仁”的这种道德规范融人到了“礼”的具体内容中去。
    • B.孔子有一种顺理成章的逻辑,就是君子想要成君子之名,最基本的前提是不违背“礼”,否则,无从谈起。
    • C.后世人对孔子所乐道的君子人格称道的原因,主要是君子对“仁”的遵循和永无止境的追求。
    • D.作者认为,在孔子的时代,作为以“仁”为追求目标的君子人格,必须切实地遵循仁道,才能真正实现君子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