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标准预测试卷(10)
- 
				
联系实际说明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 
				
__________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依据反映活动的形式,知识可以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 
				
根据性格的特征差异,性格可分为 、情绪型和意志型。
 - 
				
沉思型认知方式的特点是反应慢、___________。
 - 
				
动机性遗忘理论最早由__________提出。
 - 
				
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流派有桑代克的__________和斯金纳的__________。
 -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 等五种因素。
 -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___________ ,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
 - 
				
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__________三个过程。
 - 
				
勒温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___________和放任型。
 - 
				
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学习中的运用。
 - 
				
简述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
 - 
				
简述个别化教学的基本环节。
 - 
				
如何利用迁移促进学生的学习?
 - 
				
简述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 
				
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 )。
- A.先快后慢
 - B.先慢后快
 - C.前后一样快 .
 - D.没有什么规律
 
 - 
				
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对刺激情境做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联结力量就会增加,这符合下列哪一条学习规律?( )
- A.练习律
 - B.效果律
 - C.准备律
 - D.近因律
 
 - 
				
研究表明,学生座位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
- A.有影响
 - B.没有影响
 - C.几乎没有影响
 - D.有实质性影响
 
 - 
				
某儿童特别害怕猫,心理老师让她看猫的图片、谈论猫,再让她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猫,让她靠近笼中的猫,最后让她摸猫、抱起猫从而消除对猫的恐惧反应。这个案例中采用的心理辅导方法是( )。
- A.自我控制法
 - B.系统脱敏法
 - C.特定性训练
 - D.强化法
 
 - 
				
认为学习个体的理解过程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理论是( )。
- A.认知发现理论
 - B.认知同化理论
 - C.认知建构理论
 - D.顿悟学习理论
 
 - 
				
小明性格内向,不敢向他人请教问题,当他鼓起勇气和同学交流时,教师立刻对他给予表扬。教师采用的这种行为改变方法是( )。
- A.强化法
 - B.代币奖励法
 - C.示范法
 - D.行为塑造法
 
 - 
				
桑代克的学习理论被称为( )。
- A.尝试-错误
 - B.认知-发现理论
 - C.联结-认知理论
 - D.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 
				
注意的两种最基本的特性是( )。
- A.指向性与选择性
 - B.指向性与集中性
 - C.指向性与分散性
 - D.集中性与紧张性
 
 - 
				
“无论我们教何种学科,都必须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这是( )的观点。
- A.斯金纳
 - B.桑代克
 - C.布鲁纳
 - D.班杜拉
 
 - 
				
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
- A.主动性和稳定性
 - B.积极性和内化性
 - C.内化性和意志性
 - D.适应性和社会性
 
 - 
				
在学生品德心理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 A.道德认识
 - B.道德情感
 - C.道德意志
 - D.道德行为
 
 - 
				
下列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一项是( )。
- A.计划策略
 - B.学习策略
 - C.监控策略
 - D.调节策略
 
 - 
				
在群体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这种现象称为( )。
- A.服从
 - B.屈服
 - C.场依存性
 - D.从众
 
 - 
				
“亲其师、信其道”主要表明了( )的作用。
- A.道德认识
 - B.道德情感
 - C.道德动机
 - D.道德意志
 
 - 
				
下列哪个不是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 )
- A.流畅性
 - B.变通性
 - C.科学性
 - D.独创性
 
 - 
				
在问题解决的策略中,系列搜索策略也称( )。
- A.启发式
 - B.搜索式
 - C.算法式
 - D.排列式
 
 - 
				
当个体行为符合群体规范时,群体就会给予赞许或鼓励,从而进一步强化其行为。这属于( )。
- A.群体归属感
 - B.群体认同感
 - C.群体压力
 - D.群体动力倾向
 
 - 
				
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称为( )。
- A.原型
 - B.定势
 - C.变式
 - D.问题
 
 - 
				
在维纳的归因理论中,下列属于内部的、不可控的、稳定的因素是( )。
- A.努力
 - B.能力
 - C.任务难度
 - D.运气
 
 - 
				
受先前活动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特殊准备状态称为( )。
- A.原型启发
 - B.功能固着
 - C.负向迁移
 - D.定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