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标准预测试卷(8)
-
教师无需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只要掌握专业内的知识就可以了。 ( )
- 正确
- 错误
-
教学过程以学习和掌握间接经验为主,直接经验无关紧要。 ( )
- 正确
- 错误
-
信息技术没有改变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 )
- 正确
- 错误
-
教学原则是人们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 )
- 正确
- 错误
-
生产力对教育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 )
- 正确
- 错误
-
国外有人统计调查了某家族的八代l36名成员,发现其中50名都是音乐家,这是遗传决定的。( )
- 正确
- 错误
-
义务教育与普及教育是一个等同的概念。 ( )
- 正确
- 错误
-
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 )
- 正确
- 错误
-
具有不同认知方式的学生,可以获得相同的认知质量。 ( )
- 正确
- 错误
-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的过程。 ( )
- 正确
- 错误
-
试述因材施教原则及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
-
黄老师教了八年书,一天,刚上课她就很兴奋地宣布:“我想告诉你们,咱们班出了个诗人,小于写了一首很美的诗,我想读给大家听。”黄老师朗读了这首诗,它的确很美。然而,黄老师注意到小于的脸红了,看上去非常不安,班上有些同学在窃窃私语。后来,黄老师问小于是否愿意再写一首诗去参加全市的诗歌比赛,他说他再也不想写了,因为他真的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并不擅长,并且也没时间写。
黄老师听后不知道如何是好,请你帮助黄老师僻决此问题。
-
中学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职业道德素养?
-
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
-
简述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是什么?
-
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被称为__________。
-
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 __________ 的教育思想。
-
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等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是我国提出的__________。
-
从课程功能角度,可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____课程。
-
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有以下几个不同阶段:引起__________;领会知识;巩固知识;检查知识;运用知识。
-
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理的发展,二是____的发展。
-
班级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__________ 。
-
《儿童权利公约》中提倡的体现儿童权利主体地位的四大原则分别是儿童利益最大原则、
原则、尊重儿童观点的原则及无歧视原则。
-
德育内容主要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__________和法制教育等构成。
-
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__________ 、社会性,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
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灵活性、自愿性和( )。
- A.自主性
- B.随意性
- C.规范性
- D.强制性
-
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 A.备课
- B.上课
- C.布置批改作业
- D.成绩考评
-
强调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性、不同学科的相互整合,以双学科或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设计的课程结构是( )。
- A.潜在课程
- B.分科课程
- C.活动课程
- D.综合课程
-
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 )。
- A.发展性功能
- B.个体性功能
- C.教育性功能
- D.社会性功能
-
体育是以( )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 A.提升教育对象智慧
- B.健全品德素养
- C.发展体能,锻炼体魄
- D.追求人生情趣和理想境界
-
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属于教学策略中的( )。
- A.内容型策略
- B.形式型策略
- C.方法型策略
- D.综合型策略
-
讲述是教师主要的教学手段,一般可以分( )三个阶段进行。
- A.导人、详述和汇总
- B.导人、分析和汇总
- C.分析、详述和总结
- D.分析、质疑和总结
-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必须做到“两个全面”,即( )。
- 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
- B.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
- C.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 D.全面发展,面向全体
-
“按照一定标准对被评价者的品德水平和状况予以总结性的等第评定,以显示品德发展水平的差异”,这种评价方法是( )。
- A.等第法
- B.操行品语法
- C.评等评分评语综合测评法
- D.模糊综合测评法
-
( )提出了著名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
- A.裴斯泰洛齐
- B.泰勒
- C.斯宾塞
- D.赫尔巴特
-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 A.知识、智力、能力
- B.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历
- 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D.知识、智力、情感
-
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从内容上看,在较低层次上,是指教师对学生的( )。
- A.亲近感
- B.理解感
- C.尊重感
- D.期待感
-
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为( )。
- A.教学程序
- B.教学步骤
- C.教学组织形式
- D.教学阶段
-
( )是学校的基本功能。
- A.能实现人口的控制
- B.培养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
- C.为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 D.为繁荣文化服务
-
中学德育中的说服教育法要求不包括( )。
- A.强制性
- B.明确目的性
- C.知识性、趣味性
- D.注意时机
-
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课的类型一般可分为( )。
- A.新授课和巩固课
- B.讲授课和练习课
- C.单一课和综合课
- D.理论课和实践课
-
为了分班、分组的目的所进行的测验是( )。
- A.形成性测验
- B.诊断性测验
- C.总结性测验
- D.安置性测验
-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
- A.巩固性原则
- B.直观性原则
-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D.因材施教原则
-
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 )。
- A.动力
- B.动机
- C.条件
- D.基础
-
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 )。
- A.重视高尚品德的培养
- B.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 C.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 D.重视劳动品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