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风湿与临床免疫学主治医师考试练习题库3(强化训练)
-
对该患者应首先进行的药物治疗是
- A.免疫抑制剂
- B.生物制剂
- C.糖皮质激素+抗凝治疗
- D.非甾体类抗炎药
- E.丙种球蛋白
-
与该患血栓形成相关的自身抗体是
- A.抗心磷脂抗体
- B.抗SSA抗体
- C.抗U1-RNP抗体
- D.抗Sm抗体
- E.抗dsDNA抗体
-
入院后患者又出现了左下肢肿,血管彩超提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该患者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低蛋白水肿
- B.继发抗磷脂综合征
- C.心功能不全
- D.血栓性静脉炎
- E.血管炎
-
实验室检查抗核抗体11000阳性,抗dsDNA阳性,补体低,肠镜可见结肠黏膜充血、糜烂。该患者的胃肠道表现是
- A.炎症性肠病
- B.白塞病的胃肠道病变
- C.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胃肠道病变
- D.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 E.血管炎
-
题干:某女性患者,38岁。反复腹胀、腹泻、腹痛1年,加重2周来诊。近几年经常有口腔溃疡,关节痛。查体见面部蝶形红斑,手指指端红色痛性结节,浅表淋巴结轻度增大,心肺无异常,腹部查体轻度压痛,无固定压痛点,无包块,双下肢无水肿。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不应进行的检查是
- A.抗核抗体
- B.补体检测
- C.免疫球蛋白检测
- D.肠镜
- E.手术探查
-
系统性红斑狼疮关节表现的特点是
- A.对称性关节疼痛或肿,较少出现关节畸形
- B.负重关节受累,活动后加重
- C.不对称性下肢关节肿痛
- D.足关节红肿热痛,反复发作
- E.对称性小关节多关节炎,常见关节畸形
-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指数(SLE-DAI)中分值最高的是
- A.肾脏病变
- B.神经系统损伤
- C.皮肤病变
- D.实验室检查指标
- E.血细胞减少
-
某女性患者,61岁,眼干口干10年,伴双手关节肿痛,牙齿多数已片状脱落,残留牙根。实验室检查ANA阳性,抗SSA抗体阴性。最可能的诊断是
- A.系统性红斑狼疮
- B.类风湿关节炎
- C.血管炎
- D.白塞病
- E.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
系统性红斑狼疮肺部受累最严重的病变是
- A.胸腔积液
- B.狼疮肺炎
- C.肺间质病变
- D.弥漫性肺泡内出血
- E.肺动脉高压
-
某女性患者,56岁,一年来双手关节疼痛,以远端指间关节为重,伴膝关节痛,活动后明显。近3个月疼痛加重,双手有晨僵,活动10min后缓解。查体双手远端指间关节内侧面出现质硬的结节,无触痛,双膝关节活动时可闻及骨擦音。该患诊断考虑
- A.类风湿关节炎
- B.骨关节炎
- C.痛风
- D.强直性脊柱炎
- E.反应性关节炎
-
某女性患者,46岁,双手遇冷变苍白,青紫5年,近一年双手指肿胀疼痛,手部及面部皮肤紧绷,伴活动后气短。实验室检查示ANA阳性,血沉30mm/h,免疫球蛋白增高,血尿常规未见异常。下列自身抗体是本病标记性抗体的是
- A.抗ds-DNA
- B.抗Scl-70抗体
- C.抗Jo-1抗体
- D.抗SSA抗体
- E.抗U1-RNP
-
男性,25岁。突发畏寒、发热、咳嗽伴右胸疼痛2天,胸片见右肺叶有大片密度均匀阴影。入院后给予青霉素治疗,体温逐渐下降,病人一般情况也明显好转。该病人2天后体温又开始升高,血象白细胞总数升高,应考虑( )
- A.抗生素剂量不足
- B.机体抵抗力低下
- C.病原菌产生耐药性
- D.出现并发症
- E.休克先兆
-
男性,25岁。突发畏寒、发热、咳嗽伴右胸疼痛2天,胸片见右肺叶有大片密度均匀阴影。入院后给予青霉素治疗,体温逐渐下降,病人一般情况也明显好转。该病人可能的诊断是( )
- A.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 B.肺炎球菌感染
- C.肺炎支原体肺炎
- D.肺结核
- E.军团菌肺炎
-
某女性患者,35岁,因"反复口腔溃疡3年,伴双下肢结节红斑2个月"来诊。查体口腔黏膜可见数个溃疡;下肢小腿可及数个质韧的皮下结节,有触痛;双手关节轻压痛,无肿胀及活动受限。此患者诊断可能是
- A.系统性红斑狼疮
- B.白塞病
- C.皮肌炎
- D.系统性硬化病
- E.干燥综合征
-
男性,50岁。近20天持续痰中带血。胸部听诊在左上肺可闻局限性哮鸣音,咳嗽后无改变。诊断应首先考虑( )
- A.支气管哮喘
- B.肺脓肿
- C.支气管肺癌
- D.左肺肺炎
- E.支气管扩张
-
首先要考虑的治疗措施是( )
- A.止血治疗
- B.手术治疗
- C.抗感染治疗
- D.解痉治疗
- E.解痉、抗感染治疗
-
男性,12岁,出现肢端震颤2个月,并且进行性加重。查体无肌张力变化,肌力正常。检查重点应是( )
- A.下肢肌肉肌电图
- B.肌酶谱
- C.角膜K-F环
- D.风湿三项
- E.头颅MRI
-
何时做颅脑CT检查,诊断脑梗死阳性率较高( )
- A.发病后即可见异常低密度影
- B.发病6小时以后
- C.发病12小时以后
- D.发病48小时以后
- E.发病2周以后
-
癫痫的临床诊断大多数情况下需依据( )
- A.神经系统查体
- B.脑电图改变
- C.脑脊液检查
- D.可靠的病史
- E.CT扫描
-
某下肢瘫痪患者,经查肢体不能自行抬起,但有肌肉的收缩,此肌力应判为( )
- A.0级
- B.1级
- C.2级
- D.3级
- E.4级
-
对癫痫有重要诊断价值的辅助检查是( )
- A.脑脊液(CSF)
- B.计算机体层扫描(CT)
- C.磁共振(MRI)
- D.脑电图(EEG)
- E.脑彩超(TCD)
-
确诊疟疾最简便而迅速的方法是( )
- A.血涂片
- B.骨髓涂片
- 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D.吖啶橙荧光染色法
- E.B超
-
脑出血病人的CT图像正确的是( )
- A.起病后即可见高密度异常影
- B.起病后24小时内无改变
- C.可见脑室扩大
- D.起病后即可见低密度异常影
- E.起病24~48小时后可见高密度异常影
-
确诊催乳激素瘤,血清PRL应( )
- A.>100μg/L
- B.<200μg/L
- C.>150μg/L
- D.>300μg/L
- E.>50μg/L
-
下列哪项检查结果对诊断慢性肾衰竭时水与电解质紊乱最有意义( )
- A.代谢性酸中毒,高血磷,低血钙
- B.代谢性碱中毒,低血磷,低血钙
- C.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磷,低血钙
- D.代谢性碱中毒,低血磷,低血镁
- E.低血钠、低血钙、低血钾
-
女性,65岁,急性一氧化碳重度中毒。经积极治疗神志恢复,3天后出现偏瘫。患者诊断时应首先考虑( )
- A.并发脑出血
- B.颅内感染
- C.迟发性神经病
- D.并发脑梗死
- E.中毒反跳
-
下列检查不属于内分泌功能鉴定试验的是( )
- A.尿3-甲氧基4-羟基苦杏仁酸VMA测定
- B.血钾、钠、氯测定
- C.OGTT试验
- D.血清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测定
- E.甲状腺放射性核素扫描
-
血浆胰岛素水平升高时,其靶细胞会相应发生哪种改变( )
- A.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
- B.胰岛素受体数目增多
- C.胰岛素受体亲和力增加
- D.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作用下降
- E.胰岛素受体亲和力减低
-
男性,36岁。因患再生障碍性贫血需要输血。当输入红细胞悬液约200ml时,突然畏寒。发热,呕吐1次,尿呈酱油样。血压10.0/6.0kPa(75/45mmHg)。该患者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一种输血不良反应(并发症)( )
- A.循环超负荷
- B.细菌污染反应
- C.过敏反应
- D.溶血性输血反应
- E.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
关于内分泌兴奋性试验,下列哪项正确( )
- A.观察正常反馈调节是否消失
- B.是否有自主性激素分泌增多
- C.有无功能性肿瘤存在
- D.可估计激素的储备功能
- E.多用于内分泌亢进时
-
阿糖胞苷的毒性作用是( )
- A.皮肤干燥、脱屑、口角皲裂、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
- B.口腔溃疡、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脱发、骨髓抑制
- C.骨髓抑制、心肌损害、呕吐、食欲减退,局部刺激
- D.骨髓抑制、心脏毒性、胃肠道反应、口腔黏膜炎、脱发
- E.发热等过敏反应、高尿酸血症
-
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可判断( )
- A.肾炎与肾病性血尿
- B.感染与非感染性血尿
- C.肾源性与非肾源性血尿
- D.原发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 E.泌尿系畸形与肿瘤性血尿
-
血管内溶血的实验室特殊检查是( )
- A.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减少
- B.粪胆原排泄量增高
- C.血红蛋白尿及含铁血黄素尿阳性
- D.网织红细胞增多
- E.骨髓中幼红细胞增生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