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人力资源管理自考公共关系学综合模拟测试(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试述广告的功能。

  2. 上海纺织局第三医院为了医治患了癌症的病人,新建了医用直线加速器机房,机房有着良好的防护设备,以防止高能X射线的泄漏。

    但是,医院料想不及的是当时日本电视连续剧《血疑》风靡上海,剧中女主人公因受辐射而患上绝症的不幸遭遇,给那些居住在机房附近的居民心中蒙上一层阴影。大家都怀疑自己正处于高能X射线的辐射之中。

    于是,居民由恐惧到愤怒,奋笔疾书,向区防疫站、区环保局、区人大代表表示抗议。认为“医院这样做不道德!直线加速器必须停机!”居民们的抗议引起了医院的高度重视。然而,要停掉直线加速器是不可能的,当时上海仅有几台直线加速器。每逢医院开机治疗时,那些被癌症折磨得痛苦万分的病人们,早早就在候医室长椅上排起一长溜的队伍。

    况且,医院对直线加速器释放出的高能X射线是有严格防护措施的。直线加速器机房四周的墙壁是1.2公尺厚的钢筋水泥墙,放置机器的房间有2公尺厚的钢筋水泥墙。

    因此,开机时很少有X射线泄漏。即使有微量的射线泄漏,对人体也无害。可是这一切,居民并不了解。

    为了消除居民心头上的阴影,协调好医院与社区公众的关系,医院抓住“门户开放、双向沟通”这一问题的关键,采取了一系列公关措施。

    首先,医院摘下“机房重地,闲人免入”的牌子,请进居民群众,让他们参观了解直线加速器,由医生讲解直线加速器的工作原理和医治癌症的作用,消除人们对它的神秘感。

    其次,请区防疫站总工程师重新实地测试,并对居民最怀疑的一堵墙作了技术处理,直至居民感到满意为止。

    第三,召开居民座谈会。会上,区防疫站总工程师公布了测试数据,有关技术人员介绍了高能X射线的特点及防御方法。

    第四,实地走访。院方派出有关人员深入居民家中,对其中一居民反映家中电视机10点钟后图象不清的问题进行实地勘察,结果表明这户居民家中的两台电视机,一台本身有毛病,另一台则是天线选择不当。为了进一步消除居民疑虑,院方请他们到机房,观看正在开机时机房内电视机清晰的图象,证明其丝毫不受高能X射线的影响。并且告诉居民们,晚上10点后院内直线加速器早已停机,所以不存在X射线影响电视机图像清晰的问题。

    经过这一系列的公关活动,解开了居民们心头的疑团,他们纷纷表示对医院的理解和支持,为医院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试结合有关的公共关系知识分析以上案例。

  3. 简述报纸传播的优缺点。

  4. 试述公共关系与人群关系的联系与区别?

  5. 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原则有哪些?

  6. 简述广告的含义及广告活动的构成要素?

  7. 在公共关系危机传播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怎样善用“媒介”?

  8. 简述文字传播媒介的优缺点?

  9. 搞好名流关系必须注意哪些?

  10. 根据受众对象不同,报刊可分为()

    • A.综合性报刊
    • B.专门性报刊
    • C.组织报刊
    • D.社会报刊
    • E.大众报刊
  11. 公共关系观念主要包括()

    • A.形象观念
    • B.公众观念
    • C.传播观念
    • D.互惠观念
    • E.服务观念
  12. 按不同的经营方式,公共关系公司可以划分为()

    • A.专项业务服务公司
    • B.专门业务服务公司
    • C.合作型公司
    • D.独立型公司
    • E.综合服务咨询公司
  13. 根据组织的价值取向,可以将公众分为()

    • A.组织内公众
    • B.组织外公众
    • C.受欢迎的公众
    • D.不受欢迎的公众
    • E.被追求的公众
  14. 公共关系的基本功能包括()

    • A.收集信息
    • B.辅助决策
    • C.传播推广
    • D.协调沟通
    • E.提供服务
  15. 庆典活动的策划要以激起广大公众的兴趣为目的,要达到这一目的,需做到()

    • A.新
    • B.奇
    • C.特
    • D.真实
    • E.生动
  16. 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理论主要有()

    • A.“5W”模式
    • B.把关人理论
    • C.两级传播模式
    • D.受众选择“3S”论
    • E.议题设置论
  17. 把关人的传播行为包括()

    • A.疏导
    • B.沟通
    • C.选择
    • D.抑制
    • E.过滤
  18. 在下列情况中,团体中的个人不易从众的有()

    • A.重视人际关系
    • B.重视组织原则
    • C.情绪稳定
    • D.整体观念不强
    • E.在团体中的地位高
  19. 一般说来,构成态度的要素包括()

    • A.认知
    • B.情感
    • C.意图
    • D.知觉
    • E.需要
  20. 为组织形象管理目标定位和策划提供客观依据的是()

    • A.组织实态的调查分析
    • B.员工阶层的调查研究
    • C.管理阶层的调查分析
    • D.决策阶层的研究分析
  21. 新闻发布会是一种()

    • A.—级传播方式
    • B.两级传播方式
    • C.三级传播方式
    • D.四级传播方式
  22. 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提出的传播学理论是()

    • A.议题设置论
    • B.把关人理论
    • C.“5W”模式理论
    • D.两级传播论
  23. 发布新闻的原则是()

    • A.坚持实事求是
    • B.追求新奇
    • C.具有轰动效应
    • D.强化感染力
  24. 在公共关系人员培养中,比较正规而又有效的途径是()

    • A.函授教育
    • B.大专培训班
    • C.大学本科教育
    • D.公共关系培训班
  25. 组织中最主要、最活跃的生产力要素是()

    • A.内部公众
    • B.社区公众
    • C.政府公众
    • D.媒介公众
  26. 可以使其对本组织充满信心、增强向心力的公众类型是()

    • A.政府公众
    • B.内部公众
    • C.顾客公众
    • D.首要公众
  27. 组织的门面、招牌、橱窗等属于()

    • A.组织的管理形象
    • B.组织的环境形象
    • C.组织的社区形象
    • D.组织的文化形象
  28. 态度“质”的改变是指()

    • A.态度一致性的改变
    • B.态度不一致性的改变
    • C.态度两极性的改变
    • D.态度针对性的改变
  29. 组织报刊面对的公众主要是()

    • A.大众
    • B.社会公众
    • C.特殊公众
    • D.组织公众
  30. 广告策划的基础是()

    • A.市场调查
    • B.广告定位
    • C.广告创意
    • D.广告效果测定
  31. 便于读者迅速获得最新最重要的信息是()

    • A.倒金字塔的优点
    • B.顺时结构的优点
    • C.并列结构的优点
    • D.逆时结构的优点
  32. 将公共关系危机划分为企业公共关系危机、政府公共关系危机、非营利组织公共关系危机的依据是()

    • A.发生的渊源
    • B.组织的类别
    • C.危机的性质
    • D.危机的危害程度
  33. 老主顾、常客、社区居民属于()

    • A.个体公众
    • B.临时公众
    • C.周期公众
    • D.稳定公众
  34. 公众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作不同的区分,以下公众中,属于按关系的稳定程度进行区分的是()

    • A.内部公众
    • B.外部公众
    • C.潜在公众
    • D.周期公众
  35. 对于新的构想比较慎重,但却能相当积极地追随流行的人是()

    • A.早期采用者
    • B.先驱者
    • C.前期追随者
    • D.后期追随者
  36. 在下列公共关系活动方式中,运用最多、最广泛的是()

    • A.宣传型公共关系
    • B.交际型公共关系
    • C.服务型公共关系
    • D.征询型公共关系
  37. 通过报纸杂志等进行信息公布属于()

    • A.新闻代理模型
    • B.公共信息模型
    • C.双向非对称模型
    • D.双向对称模型
  38. BIS的全称是()

    • A.理念识别系统
    • B.行为识别系统
    • C.视觉识别系统
    • D.听觉识别系统
  39. 左右人的行为方向,在态度中具有调节作用的是()

    • A.认知
    • B.情感
    • C.意图
    • D.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