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公共关系学考前练习全真模拟试题卷四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某公司准备举办开业十周年庆典。由于经济危机影响,公司当前经营状况不十分理想,总经理希望公共关系部能拿出一个既经济又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新闻报道方案。公共关系部经理召集全体人员开会讨论对策。甲主张用报纸报道,这样传播面广,全面而且深入;乙主张用电视,这样生动直观,感染力强;丙主张用网络报道,这样成本低又超越时空。大家众说纷纭,议论纷纷,公共关系部经理也无所适从。

    如果你是公共关系部经理,你将怎样确定报道方案,并请说明理由。

  2. 试述公共关系的特征。

  3. 试述广告策划的内容。

  4. 在公共关系公司中,聘请公共关系顾问应注意哪些问题?

  5. 在公共关系危机传播过程中,如何把好“传者关”?

  6. 在公共关系策划中,为什么要首先考虑公众的利益?

  7. 简述处理与顾客公众关系的艺术?

  8. 简述处理与内部公众关系的艺术?

  9. 下列公众类型中,属于按同一标准划分的是()

    • A.内部公众
    • B.首要公众
    • C.稳定公众
    • D.非公众
    • E.潜在公众
  10. 公共关系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有哪些?

  11. 部门并列型的组织公共关系部门设置的特点有()

    • A.公共关系部门可直接参与最高层决策
    • B.公共关系部门传播业务较完整
    • C.公共关系部门有较独立的职权去调动资源和协调关系
    • D.此类设置一般适合于较大型组织
    • E.公共关系部门地位高于其他部门
  12. 米特罗夫将危机管理分为()

    • A.信号侦测
    • B.探测和预防
    • C.控制损害
    • D.恢复阶段
    • E.学习阶段
  13. 组织的人员形象的外显包括()

    • A.素质
    • B.能力
    • C.作风
    • D.仪表
    • E.态度
  14. 受众选择“3S”论中的“3S”是指()

    • A.选择性标识
    • B.选择性记忆
    • C.选择性注意
    • D.选择性理解
    • E.选择性分析
  15. “全员PR管理”要求组织上下必须达到()

    • A.领导有强烈的公共关系意识
    • B.领导必须抓住每一个公共关系环节
    • C.全员加强公共关系配合
    • D.每个员工都成为职业公共关系人员
    • E.营造良好的公共关系氛围
  16. 针对不同的组织环境和组织公共关系具体状态,可采取不同的公共关系行为方式,包括()

    • A.建设型公共关系
    • B.维系型公共关系
    • C.防御型公共关系
    • D.进攻型公共关系
    • E.矫正型公共关系
  17. 斯蒂文·芬克的阶段分析理论将危机过程划分为()

    • A.危机潜在期
    • B.危机突发期
    • C.危机蔓延期
    • D.危机控制期
    • E.危机解决期
  18. —项较完整的广告策划,一般包括()

    • A.市场调查
    • B.广告定位
    • C.广告创意
    • D.广告媒介安排
    • E.广告效果测定
  19. 公共关系公司按内部业务可划分为()

    • A.合作型公司
    • B.独立型公司
    • C.专门业务服务公司
    • D.综合服务咨询公司
    • E.专项业务服务公司
  20. 公共关系工作对象中最敏感、最重要的部分是()

    • A.内部公众
    • B.顾客公众
    • C.政府公众
    • D.媒介公众
  21. 在下列公共关系活动的方式中,以采集信息、舆论调查、民意测验为主的是()

    • A.宣传型公共关系
    • B.交际型公共关系
    • C.社会活动型公共关系
    • D.征询型公共关系
  22. 在公共关系工作中,属于“必争之地”的是()

    • A.顺意公众
    • B.逆意公众
    • C.边缘公众
    • D.目标公众
  23. 直觉思维最常用的形式是()

    • A.理论思维
    • B.形象思维
    • C.联想思维
    • D.创新思维
  24. 对组织的政策、行为和产品持赞成意向和支持态度的公众对象属于()

    • A.边缘公众
    • B.顺意公众
    • C.首要公众
    • D.次要公众
  25. 公共关系危机的典型表现形态是()

    • A.品牌危机
    • B.形象危机
    • C.信誉危机
    • D.舆论危机
  26. 在下列公共关系的四个模型中,被称为科学劝说模型的是()

    • A.新闻代理模型
    • B.公共信息模型
    • C.双向非对称模型
    • D.双向对称模型
  27. 公共关系人员所应具有的沟通意识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种()

    • A.协调意识
    • B.调查意识
    • C.环境意识
    • D.信息交流意识
  28. 公共关系预算的内容不包括()

    • A.费用预算
    • B.人力预算
    • C.时间预算
    • D.效果预算
  29. 公共关系专著《有效的公共关系》在美国被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其作者是()

    • A.艾维?李
    • B.卡特利普和森特
    • C.巴纳姆
    • D.爱德华?伯尼斯
  30. —个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是该组织的()

    • A.信誉度
    • B.美誉度
    • C.知名度
    • D.可信度
  31. 在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中,人的最低层次需要是()

    • A.安全的需要
    • B.生理的需要
    • C.社交的需要
    • D.自我实现的需要
  32. 影响受传者选择性理解的心理因素予年f()

    • A.需要
    • B.态度
    • C.情绪
    • D.意图
  33. 组织标志在视觉传达中的基本功能是()

    • A.延伸性
    • B.领导性
    • C.识别性
    • D.同一性
  34. 能将企业识别的基本精神——差异性充分表达出来的是()

    • A.MIS
    • B.VIS
    • C.BIS
    • D.Cl
  35. 整合营销的最高阶段是()

    • A.形象的整合
    • B.协调的整合
    • C.基于消费者的整合
    • D.关系管理的整合
  36. 人际关系的行为主体是()

    • A.个人
    • B.公众
    • C.组织
    • D.群众
  37. 目前,我国较为盛行的公共关系人员应急培养方式是()

    • A.公共关系培训班
    • B.函授教育
    • C.大专培训班
    • D.见习培训
  38. 影响受传者选择性理解的心理因素不包括()

    • A.需要
    • B.态度
    • C.情绪
    • D.认知
  39. 组织的全员公共关系培训即指对全员进行公共关系教育,其重点是()

    • A.公共关系知识普及教育
    • B.公共关系思想及意识教育
    • C.政治思想教育
    • D.公共关系能力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