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教育心理学发展与2015年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概述、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模拟试卷1
-
认为心理发展只有量的连续累积、不存在阶段性的理论是
- A.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 B.信息加工理论
- C.心理性欲发展理论
- D.社会学习理论
-
维果茨基的观点包括
- A.心理发展起源于社会文化一历史的发展
- B.心理发展以心理工具为中介
- C.心理发展是由外向内的内化过程
- D.心理发展存在学习的最佳期限
-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
- A.注意过程
- B.保持过程
- C.动作再现过程
- D.动机过程
-
关于行为主义的观点表述正确的是
- A.行为主义持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 B.行为主义持发展连续论的观点
- C.行为主义更为强调早期经验的重要作用
- D.行为主义强调个体发展遵从统一的规律
-
班杜拉认为强化的方式包括
- A.直接强化
- B.自我强化
- C.替代强化
- D.社会强化
-
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成分中,超我包括
- A.良心
- B.原型
- C.集体无意识
- D.自我理想
-
在艾里克森看来,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包括
- A.生物因素
- B.心理因素
- C.社会因素
- D.性格因素
-
关于横断设计和纵向设计的表述正确的有
- A.纵向设计更具效率
- B.两种设计都无法排除世代效应的影响
- C.横断设计存在群体差异的影响
- D.两种设计的被试流失都较为严重
-
下面属于发展心理学范畴的学科有
- A.儿童心理学
- B.动物心理学
- C.比较心理学
- D.老年心理学
-
儿童建立“客体永久性”的阶段是
- A.感知运动阶段
- B.前运算阶段
- C.具体运算阶段
- D.形式运算阶段
-
个体心理的年龄特征是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形成的
- A.一般特征
- B.典型特性
- C.稳定特征
- D.本质特征
-
在维果茨基看来,下面的心理机能属于高级心理机能的是
- A.感觉
- B.直观性思维
- C.知觉
- D.随意注意
-
跨文化的研究表明,日本和德国对于婴儿的照顾方式不同,导致儿童形成了不同的依恋类型。根据生态系统理论,上述提及的影响儿童依恋类型形成的因素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 A.微系统
- B.中系统
- C.外系统
- D.宏系统
-
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知能从不平衡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是因为个体具有
- A.运算能力
- B.自我调节能力
- C.适应机能
- D.组织机能
-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各个认知发展阶段存在本质差异之处是
- A.工作记忆容量
- B.语言发展特点
- C.图式
- D.生理成熟
-
六一儿童节,某企业给家有学龄期子女的员工放假,让儿童能够和父母共度节日。根据生态系统理论,该企业的做法属于影响儿童发展的生态系统中的
- A.微系统
- B.中系统
- C.外系统
- D.宏系统
-
某儿童在玩捉迷藏游戏时犯了“掩耳盗铃”式的错误,他本该藏起来,却将自己的眼睛闭上了。根据皮亚杰的观点,该儿童心理发展所处的阶段是
- A.具体运算阶段
- B.前运算阶段
- C.后运算阶段
- D.形式运算阶段
-
作家海明威曾提到他每完成一部分的写作任务就奖励自己一杯咖啡,然后继续写作。按照班杜拉的观点,这属于
- A.直接强化
- B.外部强化
- C.替代强化
- D.自我强化
-
提出心理发展就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低级的心理机能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转化的心理学家是
- A.达维多夫
- B.维果茨基
- C.列昂节夫
- D.鲁利亚
-
发现经典条件作用并进行系统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 A.华生
- B.巴甫洛夫
- C.桑代克
- D.斯金纳
-
华生认为情绪发展的心理机制是
- A.模仿的结果
- B.条件反射的形成
- C.强化的结果
- D.进化的结果
-
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要形成的人格品质是
- A.希望
- B.意志
- C.能力
- D.忠诚
-
根据艾里克森的理论,“合法延缓期”存在于
- A.婴儿期
- B.幼儿期
- C.小学阶段
- D.中学阶段
-
按照艾里克森的发展理论,以获得亲密感作为主要发展任务的年龄阶段是
- A.3~6岁
- B.6~12岁
- C.12~18岁
- D.18~30岁
-
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超我最初形成于
- A.口唇期
- B.肛门期
- C.潜伏期
- D.性器期
-
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小学儿童处于
- A.口唇期
- B.肛门期
- C.潜伏期
- D.性器期
-
最早关注成人期的心理发展并论及中年危机的心理学家是
- A.荣格(Carl Jung)
- B.霍林渥斯(Leta Hollingworth)
- C.科尔伯格(L.Kohlberg)
- D.古德伊洛弗(Florence L.Goodenough)
-
在弗洛伊德看来,与本我存在对立的人格成分是
- A.自我
- B.超我
- C.无意识
- D.前意识
-
在弗洛伊德看来,控制他所提出的“初级过程思维”的人格成分是
- A.意识
- B.本我
- C.自我
- D.超我
-
普莱尔(Wilhelm Preyer)所确立的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是
- A.婴儿期
- B.婴儿期和幼儿期
- C.12岁之前
- D.18岁之前
-
确定现代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的心理学家是
- A.普莱尔(Wilhelm Preyer)
- B.达尔文(Charles Darwin)
- C.霍尔(Stanley Hall)
- D.格赛尔(Arnold Gesell)
-
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普莱尔(Wilhelm Preyer)
- B.达尔文(Charles Darwin)
- C.霍尔(stanley Hall)
- D.格赛尔(Arnold Gesell)
-
调查者给儿童提出新任务,并在随后的一系列间隔密集的时间段中追踪儿童掌握新任务情况的研究类型是
- A.横断设计
- B.纵向设计
- C.聚合交叉设计
- D.微观发生设计
-
柏曼(L.Berman)划分人生阶段的标准是
- A.生理发育
- B.智力发展
- C.个性特征
- D.活动特点
-
下列研究设计类型中,对同组的被试在不同年龄进行重复研究的是
- A.横断设计
- B.纵向设计
- C.聚合交叉设计
- D.双生子设计
-
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有遗传与环境的争论问题、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问题、发展的进程是单一的还是多样的问题。试述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维果茨基的文化一历史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对于上述问题的观点。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l:有研究者想要知道表现出极端人格类型(暴怒型或羞怯退缩型)的儿童在其成年后是否还保留着同样的气质。另外,他们还想了解什么样的经验可以助长人格的稳定或变化,以及暴怒或羞怯型儿童在经历长期适应后会出现怎样的结果。为了解答这些问题,研究者深入钻研了一批儿童几十年的与研究内容有关的档案文献。 材料2:某研究者要求3、6、9、12年级的学生填写一份有关他们与兄弟姐妹关系的问卷,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兄弟姐妹间的互动变得越来越具有平等性。 材料3:某研究者在2002年和2003年分别调查了6、7、8年级学生的性别刻板信念的状况,以了解他们的刻板信念的灵活性的发展趋势。
三种材料涉及的研究设计类型分别是什么?
-
阐述这三种设计类型的优缺点。
-
试述维果茨基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并比较其异同。
-
简述生态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
-
简述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
-
简述艾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
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简述微观发生设计的程序及优缺点。
-
简述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