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食品安全员考试试题及答案(1)
-
检验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向社会公布,并在五年内不得委托其承担抽样检验任务。
- A.非法更换样品、伪造检验数据或者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的;
- B.利用抽样检验工作之便牟取不正当利益的;
- C.违反规定事先通知被抽检食品生产经营者的;
- D.未按照规定的时限和程序报告不合格检验结论的;
-
单位食品安全管理自查建议项目中,食品贮存的检查项目包括()。
- A.库房存放食品是否离地隔墙
- B.冷冻、冷藏设施是否能正常运转
- C.贮存温度是否符合要求
- D.食品贮存是否存在生熟混放
-
餐饮服务提供者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基本原则有()。
- A.防止食品受到病原菌污染
- B.控制病原菌繁殖
- C.杀灭病原菌
- D.不食用受到病原菌污染的食品
-
索证中应注意:()
- A.许可证的范围应包括采购的食品
- B.检验合格证、生产许可证与产品的名称、厂家、生产日期或批号等应一致
- C.送货单、检疫合格证明上的品种、数量应与供应的食品相符
- D.检验合格证必须由权威的检测机构出具
-
生吃水产品存在较高的食品安全风险,加工不当可引起(),造成健康损害。
- A.细菌性食物中毒
- B.食源性肠道传染病
- C.食源性寄生虫病
- D.食品腐败变质
-
在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中禁止使用非食用物质,下列属于非食用物质的有()。
- A.吊白块
- B.甲醛
- C.苏丹红
- D.三聚氰胺
-
控制细菌繁殖的措施包括()。
- A.熟食快速冷却
- B.饭菜加工后2小时内食用
- C.具有潜在危害的食品冷冻冷藏保存
- D.冷冻原料在冷藏条件下解冻
-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下面哪些要求是食品生产经营应当达到的()
- A.用水应当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 B.有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 C.餐具、饮具和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应当洗净、消毒,保持清洁
- D.直接入口的食品应当有小包装或者使用无毒、清洁的包装材料、餐具
-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下面哪些属于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 A.用非食品原料加工的食品
- B.无包装的食品
- C.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
- D.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
禁止餐饮服务提供者采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是()。
- A.亚硝酸钠
- B.亚硝酸钾
- C.硫酸铝钾
- D.硫酸铝铵
-
网络餐饮服务提供者除遵守食品安全的一般要求外,还应遵守以下哪些与网络订餐送餐有关的规定()。
- A.网上公示的店名、地址、订餐食品等信息与实际一致,不得虚假
- B.送餐食品盛装或包装严密,防止送餐途中受到污染
- C.送餐食品有保鲜、保温、冷藏或冷冻要求的,应采取能保证食品安全相应措施
- D.委托具备相应能力的企业送餐
-
禁止以()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
- A.掩盖食品腐败变质
- B.掺杂
- C.掺假
- D.伪造
-
单位食品安全管理自查建议项目中,食品贮存的检查项目包括()。
- A.库房存放食品是否离地隔墙
- B.冷冻、冷藏设施是否能正常运转
- C.贮存温度是否符合要求
- D.食品贮存是否存在生熟混放
-
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餐饮服务提供者不得将食品与()一同贮存、运输。
- A.有毒物品
- B.有害物品
- C.食品添加剂
- D.餐饮具
-
()在常温下进行采购验收、原料加工后,应尽快冷藏或冷冻。
- A.肉
- B.禽
- C.蛋
- D.乳制品
-
餐饮服务的功能主要包括()
- A.经济功能
- B.文化功能
- C.社会功能
- D.政治功能
-
造成餐饮环节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污染原因及行为因素有()。
- A.原料腐败变质
- B.加工过程发生生熟交叉污染、从业人员带菌污染食品
- C.食品未烧熟煮透
- D.食用未经加热处理的生食品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作服(包括衣、帽、口罩)最好用白色或浅色布料制作
- B.接触直接人口食品人员的工作服应每天更换
- C.不能穿戴工作服走出食品加工场所
- D.工作服应做到定期更换
-
下列关于食品安全法的条款内容,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或者承担食品检验职责的机构、食品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不得以广告或者其他形式向消费者推荐食品
- B.明星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食品,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所有责任均由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
- C.被吊销许可证的单位,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五年内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 D.食品生产者有责任立即停止生产,召回已经上市的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食品经营者要停止经营,马上作下架处理。如果生产经营者没有履行上述行为,监管部门有责任责令停止经营和召回
-
食品安全标准的性质是()。
- A.鼓励性标准
- B.推荐性标准
- C.强制性标准
- D.自愿性标准
-
经营预包装食品、散装食品经营者,经营设施中对工作服的要求是()。
- A.从业人员不必定期更换
- B.凡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人员必须每日更换
- C.工作人员着深色衣帽
- D.工作人员随意穿着
-
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将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产品配方及标签等事项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备案。
- A.卫生行政部门
- B.农业行政部门
- C.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 D.质量监督部门
-
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应当烧熟煮透,其加工时食品中心温度应不低于()。
- A.60℃
- B.80℃
- C.70℃
-
食品加工场所应距粪坑,污水池,垃圾场,旱厕等污染源()
- A.15米以上
- B.25米以上
- C.35米以上
- D.100米以上
-
排水沟应保持通畅、便于清洗,设有可拆卸的盖板。排水的流向应为()
- A.由低清洁操作区流向高清洁操作区
- B.由高清洁操作区流向低清洁操作区
- C.无所谓流向
- D.由低清洁操作区流向高清洁操作区,然后再流向低清洁操作区
-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是()。
- A.关键点的控制
- B.食品危害的分析
- C.食品危害的控制
- D.安全风险的分析
-
清洁操作区指:()
- A.冷菜间、裱花间
- B.备餐间
- C.两者都是
-
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由()规定。
-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 B.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
- C.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 D.国务院质量监督部门
-
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应烧熟煮透,加工时食品中心温度应不低于()。
- A.50℃
- B.60℃
- C.65℃
- D.70℃
-
清洗消毒后的餐饮具保洁场所应纳入()范围进行管理。
- A.清洁操作区
- B.准清洁操作区
- C.一般操作区
- D.以上都可以
-
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食品安全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别对()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 A.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
- B.食品流通、食品生产、餐饮服务
- C.餐饮服务、食品流通、食品生产
- D.食品生产、餐饮服务、食品流通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质量监督、农业行政等部门在日常监督管理中发现食品安全事故或者接到事故举报,应当立即向同级()部门通报。
- 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B.卫生局
- C.工商行政管理局
-
使用紫外线灯消毒的,应在无人工作时开启()分钟以上。
- A.20
- B.30
- C.60
-
餐馆经营的食品中可以添加()。
- A.药品
- B.任何中药
- C.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
- D.少数西药
-
清洁操作区指:()
- A.冷菜间、裱花间
- B.备餐间
- C.两者都是
-
库房管理中应坚持()原则,以避免出现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 A.左进右出
- B.先进先出
- C.随意取用
- D.就近取用
-
我国禁止餐饮业采购、加工和销售的螺类是()。
- A.福寿螺
- B.黄泥螺
- C.织纹螺
- D.田螺
-
食品的保质期是指它的()。
- A.生产日期
- B.最佳食用期
- C.出厂日期
-
被吊销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其法定代表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年内不得申请食品生产经营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和担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 A.二年
- B.三年
- C.四年
- D.五年
-
经营预包装食品的经营者,经营场所面积50平方米以上,机械通风管道进风口要距地面()米。
- A.1米
- B.2米
- C.3米
- D.4米
-
下面关于食品安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经过高温灭菌过程,食品中不含有任何致病微生物
- B.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 C.原料天然,食品中不含有任何人工合成物质
- D.虽然过了保质期,但外观、口感正常
-
发现以下哪种情况时说明食品可能变质()
- A.啤酒冒泡多
- B.罐头胖听,盖子鼓起来
- C.虾、蟹烧熟后颜色变红
-
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的,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 A.三年以下
- B.三年以上七年以下
- C.七年以上
- D.十年以上
-
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缴纳罚款、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同时支付时,应当如何处理?()
- A.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 B.先缴纳罚款、罚金
- C.必须同时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缴纳罚款、罚金
- D.由违法者、监管部门以及消费者三方协商解决
-
个体工商户应当于每年的()到核发营业执照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委托的工商所验照。
- A.1月1日至5月31日
- B.2月1日至6月30日
- C.3月1日至7月31日
- D.4月1日至8月31日
-
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在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应保持个人卫生,以下哪项做法可以导致食品污染。()
- A.戴戒指
- B.戴口罩
- C.穿戴洁净的工作服帽
-
排水沟应保持通畅、便于清洗,设有可拆卸的盖板。排水的流向应为()
- A.由低清洁操作区流向高清洁操作区
- B.由高清洁操作区流向低清洁操作区
- C.无所谓流向
- D.由低清洁操作区流向高清洁操作区,然后再流向低清洁操作区
-
公民发现食品商店销售的食品有质量问题,应当向()部门投诉。
- A.食品药品监督部门
- B.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 C.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 D.食品安全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