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主观

为什么说制定教学设计必须了解学生,知道学生的情况?(10分)

试题出自试卷《2016年教师资格证《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深度押密卷(3)》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以下是某老师在备辛亥革命一课时,对辛亥革命思想基础这一部分的教学设计。请在观察

    案例后回答:思想基础: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板书)

    师:“山雨欲来风满楼”,在辛亥革命爆发前,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做了大量的思想宣传和动员工作,使民主革命的思想广泛传播,他们向西方学习,提出的“三民主义”成为指导思想,同改良派论战,又一次掀起中国近代史上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使更多的人认识到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必要性。

    师:(教师引导学生看教材,并提出问题)三民主义是怎样提出来的?内容是什么,核心是什么.性质如何?

    学生: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先生将其宗旨概括为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其核心是民权主义。是当时比较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教师情景设置,把学生分为改良派和革命派,利用相关材料进行论战)

    师:通过论战,使更多人冲破改良思想的束缚,投身革命,壮大了革命的力量。康有为、梁启超先生曾是戊戌变法的领袖、时代的弄潮儿,但在革命形势蓬勃发展的时候却成了历史发展的绊脚石。我们从康有为、梁启超先生的行动上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学生:思想应该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

    (1)该教师在讲解这一板块时运用的最典型、最特别的是哪种教学方法?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该教学方法的认识。(8分)

    (2)你觉得该教师在对这一板块进行讲解时的情景设置是否恰当?请说明理由。(8分)

  2.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在学习“俄国农奴制改革”时.教师先利用投影显示新闻片段:据俄罗斯新闻网2005年6月8日报道,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使俄罗斯最终告别了落后的农奴制。为了纪念这位沙皇在世界近代史上做出的巨大贡献,俄罗斯政府于2005年6月7日.在莫斯科红场旁边竖立起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首座塑像。在揭幕式上,市长卢日科夫说:“今年,俄罗斯人民有幸经历了本国历史上和文化界的一件大事,经过艺术家们的努力,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首座塑像终于在莫斯科落成了。政府竖立他的塑像是为了向这位曾经解放了千百万俄国农奴的勇敢改革者致敬,正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最终引领俄罗斯抛弃了落后的社会制度。”全俄罗斯东正教大牧首阿列克谢二世在致辞中说:“亚历山大二世不仅使俄罗斯摆脱了农奴制的桎梏.同时在国内也十分重视教育兴国,创立了许多大学。”致辞后,阿列克谢二世亲自为塑像进行了东正教封圣并主持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追悼弥撒。

    然后,教师引入新课:以上这则新闻告诉我们,亚历山大二世的农奴制改革在俄国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那么,这究竟是一场怎样的改革?为什么对俄国历史产生了如此重要的影响呢?让我们进入本专题的历史之中去寻求答案。

    请对此课堂导入进行评价,并说明课堂导入的要求有哪些?

  3.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家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

    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分开,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

    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诉权,则一切便都完了。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这段材料可以体现出什么思想?(8分)

    (2)如果将这段材料应用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一节的教学,可以说明什么问题?(8分)

  4. 为什么说制定教学设计必须了解学生,知道学生的情况?(10分)

  5. 简述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10分)

  6. 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1763——1790))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根据他的看法,创立美国联邦政府(  )。

    • A.背离了美国革命的原则
    • B.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力
    • C.忽视了对个人自由的保护
    • D.维护了商人和农场主的利益
  7. 简述说课对高中历史教师及其教学活动的作用。(10分)

  8. “这是一种朴素的共产主义思想,与基督教的平均主义和中国本土的乌托邦思想都是相一致的。”能体现上述特点的历史文献是(  )。

    • A.《天朝田亩制度》
    • B.《海国图志》
    • C.《孔子改制考》
    • D.《国民党一大宣言》
  9. 文献记载钢铁是“杂炼生(生铁)缫(熟铁)为刀镰者。”此文献提到的金属冶炼技术发明于(  )。

    • A.春秋战国时期
    • B.两汉时期
    • C.魏晋南北朝时期
    • D.隋唐时期
  10. 1930年,美国通过了《斯姆特一霍利关税法》,对2万余种进口商品征收高关税,立即引起欧洲国家对美国产品的报复措施,使全球贸易几乎终止。在1913——1938年的25年间。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83%,但是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年增长率为0.7%……许多国家对对外贸易的依赖性减小了。据此我们可以推测(  )。

    • A.美国的关税法有利于缓解经济危机的伤害
    • B.1913年一1938年期间经济全球化趋势被改变
    • C.面对全球性危机,人类缺乏必要的合作认识
    • D.经济实力的增长使得“许多国家对对外贸易的依赖性减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