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主观

简述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意义。(10分)

试题出自试卷《2016年教师资格证《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最后冲刺卷(4)》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雍正二年(1724年),雍正力排众议,全面推行“养廉银”制度。具体做法是将原由州县私征之耗羡(注:耗羡,即银两在兑换、熔铸、保存、运解中有一定损耗,故征税时要增加损耗,这种附加称为“耗羡”或“火耗”。)提解归公,收贮于各省司库。各省长官根据下属不同级别、各地事物繁简程度定立分数,从司库提取相当部分作为“养廉银”分发各官,以为各级官员的“日用之资”,从而达到“不使累及民间”,“上不误公,下不累民”的目的。

    ——摘编自吴敌《雍正时期养廉银制度简论》

    材料二

    作为高薪养廉的典范新加坡的做法应当是具有示范意义的。新加坡总理年薪22.84万美元,而同期美国总统年薪是10万美元,而新加坡政府内第四级公务员(从事体力劳动的打字员、司机、杂役人员等)的收入是产业工人的16倍强。除此之外,新加坡的公务人员还有厚的福利待遇没有计算在上列数据内(如退休金、假期、医疗照顾、在职培训、贷款等等)……在新加坡要成为高级官员是非常不容易的,新加坡从早期教育就开始寻找从政人才,对他们进行严格培训,并常常派他们到国外深造,并不计较家庭背景,而重实际能力。……在新加坡,由于立法周全而明确,执法严明,使贪污行为很容易被查处,而且还要为此付出相当大的代价,腐败的成本远大于收益。

    ——据《检察日报》(2004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雍正时期实行养廉银制度的主要特点。(6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新加坡的养廉政策较雍正的养廉银制度有哪些不同之处?(10分)

  2.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有位老师在教“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时,出示材料:

    清代有很多人参加科举考试,指望获取功名,出人头地。广东花县有个农家子弟,叫洪火秀,1814年出生。花县距当时的广州城很近,现在的花县隶属广州市。洪火秀9岁开始读“四书五经”,家里其他人都务农,供养他一个人念书,指望他光宗耀祖、改变家境。他从14岁就参加秀才资格考试,考不上就再准备,隔几年就再考。1843年,洪火秀第4次应试又落榜了。这年他29岁,整整考了15年。

    教师提问:连秀才都考不上,打击太大了。他会怎么想呢?

    请对该老师的做法做出评价。

  3. 新课程改革对课堂组织提出的新要求包括哪些?(10分)

  4. 简述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意义。(10分)

  5. 简述历史教师使用历史教科书的策略。(10分)

  6. 假如你是古罗马的一位法官,当你遇到以下的案子时,你判为合法的是(  )。

    ①一个奴隶为他的主人工作了20年后,要求主人给予他自由,他的主人却不答应

    ②某自由民要求他女儿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老来从子

    ③某平民擅自将他富裕的大儿子的财产的一部分,分给了他的小儿子

    ④一个拥有100个奴隶的罗马贵族,在急需劳动力的收割季节,到市场上卖了20个奴隶,赚取了一大笔钱

    • A.①②④
    • B.①②
    • C.①④
    • D.②④
  7. 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和货币。”苏俄实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马克思的设想最大的不同是(  )。

    • A.实施的条件
    • B.所有制结构
    • C.经济管理模式
    • D.产品分配方案
  8. “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贵贱的社会差别。”中国近代最有利于实现这两个梦想的时期是(  )。

    • A.国民革命时期
    • B.土地革命时期
    • C.抗日战争时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9. 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把课程目标分解成三个层面,即(  )。

    ①知识与能力②过程与方法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④运用和理解

    •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10. 唐代谏官隶属门下省,职责是谏净皇帝的过失。到宋代,制度改革将谏官从门下省独立出来,职责变为纠正宰相过错。下列改革措施的用意与此相同的是(  )。

    • A.以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立通判以牵制
    • B.设转运使,将地方财政收入大权大部收归中央
    • C.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把军权掌握在皇帝手里
    • D.设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