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单选

为接受先进文化,加强对中原的统治而迁都的历史事件是( )。

  • A.商王盘庚迁殷
  • B.周平王东迁洛邑
  • C.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 D.明成祖迁都北京
试题出自试卷《初中学科知识与能力历史专业教师资格证考前模拟试题3》
参考答案
查看试卷详情
相关试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高祖皇帝晚年手敕太子书:“吾遭乱世,当秦禁学,自喜,谓读书无益。洎践祚(及登基)以来,时方省书,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多不是……吾生不学书,但读书问字而遂知耳, 今视汝书,犹不如吾。汝可勤学习。每上疏,宜自书,勿使人也。”

    一摘自[明]梅鼎祚编《两汉文纪》

    材料二1 942年5月22日八路军将领左权在给妻子刘志兰的信中写道:此间一切正常,

    惟生活则较前艰难多了,部队如不生产则简直不能维持。我也种了四五十棵洋姜,还有二十棵西红柿,长得还不坏。想来北北(女儿名)长得更高了,懂得很多事了。有时总仿佛有你及北北与我在一块玩着、谈着,真是快乐。可惜三个人分在三处,假如在一块的话,真痛快极了。

    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二十一个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愿在党的整顿之风下各自努力,力求进步吧!以进步来安慰自己,以进步来酬报别后衷情。

    一摘编自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抗战家书》

    材料三1 944年6月6日盟军将领巴顿将军在给儿子乔治的信中写道:

    BBC电台今天旱晨说,盟军空降部队和登陆艇大规模在海岸登陆。虽然没有亲自参加此次军事行动,我率领的这支英雄部队很快就会在那里了。优秀的战士可以分为两种:不莽撞的与莽撞固执的。我是后者。人必须选择自己的一种方式,然后坚持下去。武器在更新,但使用武器的人并没有改变。你要客观地读历史,多读些人物传记,你必须知道历史上的人们是怎样做出反应的。要赢得战斗,你绝对不能怀疑你有能力做个好士兵。我所取得的成就在于,我一直相信我对军事的判断是正确的。

    一摘编自[美]安德鲁·卡洛尔《美军战争家书》

     

    问题:

    (1)根据材料一,回答汉高祖对太子的要求及其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禁学”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封家书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如何?

    (3)根据材料三回答,为了让儿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战士”,巴顿提出了哪些建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次军事行动”的名称及历史意义。

  2.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完成“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课的教学后,两位教师分别对学生进行了学习评价。

    教师甲要求学生完成五道选择题和“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论述题。然后,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了批阅与评分。

    教师乙要求学生课后分组收集计划经济时代的购物票证,如布票、粮票、油票、副食票等。然后,教师组织成果汇报会,并使用相关活动量表对学生进行评价。

    (1)上述教师分别采用了什么评价方法?有人认为,教师乙采用的方法会占用学生过多的时间,没有什么价值,你是否同意这样的说法?请说明理由。

    (2)中学历史的学业评价应遵循哪些原则?(请写出三条原则)

  3. 简述宋代商业繁荣的表现。

  4. 简述历史教科书中插图的主要功能。

  5.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著作是( )。

    • A.《史记》
    • B.《汉书》
    • C.《资治通鉴》
    • D.《四库全书》
  6. 《清史稿》中记载:先是世祖亲政,日至票本房,大学士司票拟,意任隆密。康熙时,改内阁,分其职设翰林院。雍正时,青海告警,复分其职设军机处,军机处军机大臣,无定员,由大学士、尚书、侍郎内特旨召入。掌军国大政,以赞机务。明降谕旨,述交内阁。由此可知军机处( )。

    • A.大臣须由专人担任
    • B.掌控军国大事决策权
    • C.分化了内阁的权力
    • D.主要为皇帝提供建议
  7. 为接受先进文化,加强对中原的统治而迁都的历史事件是( )。

    • A.商王盘庚迁殷
    • B.周平王东迁洛邑
    • C.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 D.明成祖迁都北京
  8. 1950年7月,毛泽东指示:文字改革应首先办,不能脱离实际,割断历史。当时简化汉字的出发点可能是( )。

    • A.有利于扫盲,普及文化
    • B.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全面清算
    • C.有利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 D.有利于双百方针的贯彻
  9. 汉文帝时,大臣贾谊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目的是( )。

    • A.把诸侯国分成许多小国
    • B.推行分封制,削弱诸侯
    • C.推行削藩制
    • D.推行推恩令
  10. “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历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下列对这一政策相关的信息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
    • B.重农抑商政策实行的目的是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 C.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内涵就是重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抑制商业的发展
    • D.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使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活力受到了压抑